2016-11-11 16:35 来源:网友分享
1. 倡导母乳喂养,早起喂养 对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2. 选择合适的喂养乳品 要选用早产儿的奶粉,若必须人工喂养时应选择蛋白质以乳清蛋白为主的配方奶粉有研究表明,改变配方乳健康搜索的成分,如增加枸橼酸钾、氯化钙和碳酸钙健康搜索或乳酸钙,或采用低磷配方可降低早产儿肾脏的净酸排泄[肾脏的净酸排泄(net acid excretion)即尿中阴离子(氯化物磷酸盐硫酸盐、有机酸)总量与阳离子(Na、K、Ca、Mg)总量的差值],从而有效预防或减少晚期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
3. 在母乳分泌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饮食中蛋白质的质和量 配方乳中总蛋白质含量升高时,硫酸的含量亦增高,当摄入高蛋白质时摄入净酸的可能性增大;钙含量高的配方影响该平衡,导致更多的氢离子释放入体液。同时饮食中合成碱增高时,肠道吸收净酸相应增多。牛奶蛋白含的蛋白碱较含蛋白质量小的配方乳高,从而更易引起酸中毒。酪蛋白中苯丙氨酸及甲硫氨酸含量较高,新生儿尤其早产儿肠道中缺乏转换这两种氨基酸的酶,如以酪蛋白为主的牛乳或配方乳喂养,可使这两种酸在血中浓度增高,血尿素氮和血氨也明显增加,并形成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主要针对病因,包括纠正循环障碍、改善组织灌注、控制感染、供应充足能量等。D-乳酸酸中毒予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以及抗生素治疗常常有效。碱的补充不宜首选,仅限于急性而严重的酸血症(pH值<7.1),此时需用NaHCO3治疗,以便赢得时间以治疗基本病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及时输液、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及处理感染等诱因的治疗。静脉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很容易纠正酒精性酮症酸中毒,同时需补充钾、磷、镁和维生素等。
甲醇造成的代谢性酸中毒应尽早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如果透析条件尚未具备,可以置胃管持续性抽吸胃酸,一方面可暂时减轻酸血症,另一方面可以吸去体液,为减轻补充碳酸氢钠所带来的容量负荷创造条件。水杨酸造成的酸中毒常常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乙酰唑胺(醋氮酰胺)可以碱化尿液,使尿中排泄的水杨酸不易转变为非离子化的水杨酸,不易被重吸收,因此常在水杨酸中毒时应用,在患者合并HCO3-水平过高时尤为适用。副醛中毒可由于特殊的呼吸气味而很容易被诊断,一般给予碱性药处理即可。
正常人血乳酸水平甚低,为1~2mmol/L,当超过4mmol/L时称为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临床上分为A、B两型。
A型为组织灌注不足或急性缺氧所致,如癫痫发作、抽搐、剧烈运动、严重哮喘等可以造成高代谢状态,组织代谢明显过高;或者在休克、心脏骤停、急性肺水肿、CO中毒、贫血、严重低氧血症等时组织供氧不足,这些情况都可使NADH不能转化为NAD,从而大量丙酮酸转化为乳酸,产生乳酸性酸中毒。
B型为一些常见病、药物或毒物及某些遗传性疾病所致。如肝脏疾病,以肝硬化为最常见。由于肝实质细胞减少,乳酸转变为丙酮酸减少,导致乳酸性酸中毒。这型乳酸性酸中毒发展常较慢,但如果在合并有组织灌注不足等情况时,酸中毒可十分严重;如存在慢性酒精中毒则更易出现,可能是饮酒使肝糖原再生减少,乳酸利用障碍所致。在恶性肿瘤性疾病时,特别为巨大软组织肿瘤时常常可有不同程度的乳酸性酸中毒。如果肿瘤向肝脏转移,病情可以更为加重。化疗使肿瘤缩小或手术切除以后,乳酸性酸中毒可得到明显好转。部分药物包括双胍类降糖药物、果糖、甲醇、水杨酸以及异烟肼类等服用过多可造成本病,其机制是通过干扰组织对氧的利用、糖代谢紊乱等。少数先天性疾病,包括1型糖原贮积病、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等,都因为糖酵解障碍、能量代谢不足,从而乳酸产生过多。
晚期代谢性酸中毒(LMA)轻症可无症状,仅在血气分析时可被发现。较重者通常在生后2~3周出现症状,常表现为:
1.病史 人工喂养,有摄入较高酪蛋白的病史,特别是早产儿。
2.体重不增 虽摄入热卡已达150kcal/kg,蛋白质已达5g/kg,病儿体重却增长缓慢或不增,尤以低出生体重儿较明显。
3.鼻根及口唇周围无原因的呈现苍灰或青紫色,唇红或樱红色。
4.反应低下 精神萎靡,哭闹少,食欲低下,皮肤苍白,口周发青,肌张力稍低下;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表现有嗜睡、呼吸暂停。
5.呼吸深长 除个别严重酸中毒外,一般呼吸深长均不明显。
临床对外表健康的新生儿,特别是人工喂养的早产儿,在生后2~3周出现不明原因的生长迟缓时,血pH<7.30,碱剩余低于-7.0mmol/L,应首先考虑新生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但由于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也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对晚期代谢性酸中毒(LMA)的诊断应慎重,要分析其摄入蛋白质的质和量是否容易引起晚期代谢性酸中毒;应作必要的检查,除外其他可能的病因;在纠正酸中毒后,观察各项症状是否好转,如纠正酸中毒后症状迅速好转则可确诊代谢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