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溃疡_的病因 造成的因素有这些

2016-11-28 15:42 来源:网友分享

一、会阴溃疡的病因是什么

  1、性病:许多性病在病变过程中都会出现外阴部溃疡,这也是外阴部溃疡的最常见原因。

  梅毒:主要发生于Ⅰ期梅毒,称为硬下疳,皮损好发于生殖器部位,也可发生于唇、咽、舌和乳房等处。常为直径1~2cm大小的无痛性溃疡,触之基底软骨样硬度,溃疡表面清洁,上有少量渗出液,数目通常为单个,也可能是2~3个,溃疡未经治疗可在3~8周内自然消失,痊愈后不留痕迹或仅留下轻度萎缩和色素沉着。生殖器疱疹:在生殖器部位先出现多个丘疹、小水疱或脓疱,继而演变为糜烂、溃疡,皮损处有瘙痒和疼痛感,溃疡一般3~4周左右消退,痊愈后可有新的损害发生或在原处复发。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原发性损害为5~6mm的小水疱或丘疹,自觉症状轻微,可形成溃疡,好发于外阴部位,皮损常为单个,有时为多个,无明显自觉症状,数日后自愈,不留瘢痕。腹股沟肉芽肿:多在外阴部位发生皮损,初起皮损为硬的皮下结节,继而形成界线清楚的增生性肉芽肿性溃疡,有臭味,边缘卷滚高起,中心牛肉红色,触之易出血,无疼痛感,溃疡表面有脓液,周围可发生许多卫星状小溃疡。

  2、皮肤病:下列皮肤病也可出现外阴部溃疡。

  固定性药疹:皮损可为疼痛性红斑、水疱、糜烂或溃疡,常单发,也可多发。有明确用药史,每次服药后在同一部位发生,以口唇、龟头、肛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多见,也可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生类似皮损。白塞氏综合征:又称眼-口-生殖器综合征。本病除了有口腔溃疡、眼部损害、皮肤症状、关节症状、血管炎和神经系统病变外,外阴部溃疡也是特征性症状之一。常为疼痛性溃疡,早期疼痛更明显,溃疡约经1~3周愈合,可留有瘢痕,病情易反复发作,长达数年或数十年。

  急性女阴溃疡:多发生于青年女性。起病突然,开始为外阴部溃疡,好发于大、小阴唇的内侧和前庭黏膜。溃疡从米粒大至1~2cm不等,重者溃疡面积大,病变深,表面覆盖坏死膜样物质,局部疼痛明显。病程一般3~4周,愈合后留有疤痕。

  急性湿疹:可发生于阴囊、女阴、肛门等部位。皮疹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的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自觉瘙痒剧烈。由于搔抓等因素易形成小糜烂面或溃疡,不及时治疗易演变为亚急性、慢性湿疹或继发感染。

  3、非特异性损害:外阴部皮肤黏膜也可在搔抓、肛交、手淫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发生溃疡。

  此类溃疡一般比较表浅,疼痛明显,如无继发感染,多在一周内痊愈。由于引起外阴部溃疡的原因很多,因此要从外观、病史、病程和病情演变等方面仔细观察,并结合溃疡面分泌物涂片、培养、血液学检查以及全身状况检查综合考虑。对久治不愈的外阴部溃疡,还应该在病灶处取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患了外阴部溃疡后,患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尽早查明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乱用药物,以免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同时应尽量减少皮损部位的摩擦,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次清洗外阴部后,应拭干水分。部分症状较重的患者还应卧床休息,定期换药,以利于皮损的愈合。

二、会阴溃疡的检查诊断

  外阴溃疡可表现为急性外阴溃疡和慢性外阴溃疡。其中急性外阴溃疡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1、非特异性外阴炎。病情较轻,多在搔抓之后出现溃疡。溃疡一般比较表浅,但疼痛比较厉害,有时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等。

  2、疤疹病毒感染。这种情况起病较快,刚开始病患处出现多个疤疹,疤疹破溃后变成浅表的溃疡,溃疡大小不一,基底部呈黄灰色,边缘组织略高,有明显充血、水肿,有剧痛。

  3、白塞病。也叫眼口一生殖器综合征,是急性外阴溃疡常见的原因。急性外阴溃疡是白塞病的一个发展阶段,可与眼、口腔病变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起病急,常复发。

  而慢性外阴溃疡可见于结核及癌症。外阴结核罕见,偶继发于严重的肺、胃肠道、内生殖器官、腹膜或骨结核。好发于阴唇或前庭戮膜。病变发展缓慢。初起时通常为一局限性小结节,不久即溃破为边缘软薄的浅溃疡。溃疡形状不规则,基底凹凸不平,覆以干酪样污苔。病变部位平时无疼痛感,但受尿液刺激或摩擦后可有剧痛。

三、会阴溃疡的治疗方法

  全身治疗

  (1)卧床休息,注意营养,保持局部清洁,解除思想负担,鼓励治愈信心。

  (2)大量的B族维生素或维生素C口服。

  (3)坏疽型患者需全身使用皮质激素和抗生素(一般首选青霉素和红霉素)。

  (4)必要时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局部治疗

  (1)外用1∶6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后,外用复方新霉素软膏或撒布冰硼散。也可浴后用5%硝酸银溶液涂布创面,再贴复方硝酸银软膏。或先用5%苯酚(石炭酸)液涂在溃疡面,再撒布碘仿粉,最后用10%氧化化锌软膏贴敷。

  (2)对口腔溃疡可涂2%硝酸银溶液,给复方硼酸液漱口。

  (3)对结节性红斑可参照结节性红斑病治疗。

  中医治则

  法宜健脾除湿,清热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也可用甘草泻心汤或龙胆泻肝丸、除湿丸。

  法宜滋补肝肾,清热解毒。方用滋补肝肾丸加减,也可服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法宜健脾除湿解毒。方用除湿胃苓汤或健脾除湿汤加减。

  可用蛇床子、苦参煎水坐浴后,外用黄连软膏或撒布市售冰硼散,外用阴蚀黄连膏,后期可用黄连甘乳膏。对口腔可用金银花、菊花煎水含漱,然后撒布西瓜霜及锡类散或冰硼散。

四、急性外阴溃疡的临床表现

  急性外阴溃疡主要发生在青年女性,发病前先有轻重不等的前驱症状,患者感全身不适、疲乏、体温升高、白带增多,继之阴部灼热、瘙痒、迅速形成溃疡。根据溃疡的临床特点可分为三型。

  坏疽型

  常侵犯小阴唇内侧,多为对称性,溃疡数目少,大而深,红肿明显,边缘不整,表面附有多量脓液或污黄青黑色痂皮,除去后可见基底柔软不平。本型症状较重,常发高热,发展迅速,常造成组织巨大缺损,自觉剧痛。常见于全身营养情况差,或合并有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

  下疳型(性病型)

  好发于大小阴唇内面,也可见于会阴及肛门附近,外表极似软下疳,病程较缓,溃疡呈为扁豆至指盖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深浅不一,边缘不整,有穿凿现象。性质柔软,边缘炎性浸润明显,表面附有灰白色脓性分泌物,可一面治愈,一面新发,数目单发或数个并发。自觉疼痛甚剧。

  粟粒型

  溃疡小,数目多,自帽针头至米粒大,多为圆形或不整形,大小往往始终不变,少有融合。溃疡中心凹陷较深,周缘有炎性红晕,表面有少量脓液,基底有黄色脓苔。自觉症轻微。

  以上三型愈后均遗留萎缩性瘢痕,易复发。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妇科妇产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