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的原因有哪些 肠癌的治疗方法

2017-07-20 14:59 来源:网友分享

一、肠癌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便血:多为鲜血或暗红色血液,与大便不相混,系肿瘤坏死脱落形成溃疡面后的渗血,大量出血的少见。可有黏液排出。感染严重的可有脓血便,量少,大便次数多。

  (2)排便习惯的改变:由于病灶刺激肠道而致肠功能混乱所产生的大便习惯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便意频数,大便次数多,每日数次至十数次,多者达数十次,次数越多,所含的粪汁越少,实际上每次只排出少量血液和黏液。大便变形,带有沟槽或便细、排便不尽感,其程度与癌肿大小有关。若便前肛门内有明显下坠感,便时里急后重并有下腹疼痛,则已属晚期。

  (3)肠壁狭窄梗阻症状:癌肿致肠道狭窄、肠腔阻塞或肠外有压迫粘连所致,表现为腹部气胀不适、疼痛、便秘、肠鸣音亢进,晚期有大便困难、粪便变细等。

  (4)全身症状:因慢性失血、中毒及肠梗阻等并发症有贫血、消瘦、乏力、浮肿等恶病质现象。

  (5)肝转移时的症状直肠癌极易沿门静脉血流发生肝转移,出现腹水、肝大、黄疸、贫血、消瘦、水肿、恶病质等。

二、肠癌的原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大概只有5~8%的肠癌是先天遗传基因变异所造成,有一种大约占1~2%左右的遗传性疾病叫做「家族性大肠息肉症」,这些病人很年轻就开始长大肠息肉,而且一长就是几百几千个,最后爆发成肠癌的可能非常高。这种能是一种叫做APC的基因发生异常,APC基因的功能是减缓细胞生长,正常人肠内息肉受 APC基因抑制,不会随便乱长,但是大肠息肉症的人,APC失常了,大肠里的息肉,才会长个不停。

  再一种更常见,占全部肠癌的5%的先天遗传疾病是「遗传性非息肉肠癌」,带有这种异常遗传基因的人,虽然不太会长息肉,但是,就是容易产生肠癌。如果一个未满50岁的肠癌病人是近亲中有3个人以上,罹患肠癌,那么这个人多半就是「遗传性非息肉肠癌」患者了。

  (2)家族病史

  除了基因变异会遗传之外,请注意身体体质也会遗传,也许这个家族的体质和共通的生活习惯,就是容易让人罹患肠癌。有高达20%的肠癌病患有2位以上的至亲也是肠癌患者,所以注意自己的家族病史是非常重要,医生通常会建议肠癌的家属也提早去做精密的肠道检查。

  (3)年龄

  超过80%的肠癌病例是50岁以上的人,也许50岁以上的运动不足,肌肉衰退,排便机能减低,肠内菌相失衡,代谢机能降低,或者是肠道受毒素长期影响的累积效应等,都是可能的原因,所以,医生会建议50岁以上的人,每年一定要至少做一次肠道检查。

三、肠癌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1)治疗结肠癌的方案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Ⅰ、Ⅱ和Ⅲ期患者常采用根治性的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根据癌肿所在部位确定根治切除范围及其手术方式。IV期患者若出现肠梗阻、严重肠出血时,暂不做根治手术,可行姑息性切除,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直肠癌根治性治疗的基础是手术。直肠手术较结肠困难。常见手术方式有:经肛门切除术(极早期近肛缘)、直肠全系膜切除手术、低位前切术、经腹肛门括约肌腹会阴联合切除。对于Ⅱ、Ⅲ期直肠癌,建议术前行放射、化学治疗,缩小肿瘤,降低局部肿瘤期别,再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2.综合治疗

  (1)辅助化学治疗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5-氟尿嘧啶)的方案是目前III期结直肠癌和部分具有高危因素结直肠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时间为6个月。适用于术前未接受新辅助放射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需要进行辅助放射治疗者。

  (2)IV结直肠癌的治疗 主要是以化学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化疗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贝伐单抗、西妥希单抗、帕尼单抗等多种药物,常用化疗方案有:FOLFOX、XELOX、FOLFIRI等,在化疗基础上酌情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贝伐单抗、西妥希单抗、帕尼单抗)。

  3.放射治疗

  目前效果较好、研究较多的是外科和放疗的综全治疗,包括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三明治”式放疗等,各有其特点。对晚期直肠癌患者、局部肿瘤浸润者、有外科禁忌证者,应用姑息性放疗,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四、如何预防肠癌疾病

  (1)改进饮食习惯。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故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所产生的致癌物质多,作用于大肠时间长,必然导致大肠癌的发生率增加。

  (2)积极防治肠道疾病,积极锻炼身体。预防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对于肠道息肉更应及早处理。大肠息肉分为五大类,即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一种大肠癌癌前病变,所以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时,就应进行治疗,摘除腺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希望有良性腺瘤阶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肠癌。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疗,绝大多数会变成大肠癌,预后是不良的。另外,应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3)定期检查。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警惕大肠癌的警号及早期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肛肠疾病外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