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6 16:26 来源:网友分享
炎热的夏天又到了,不仅高温易出汗,有时还湿度大,是一个容易出现湿疹的季节,尤其是皮肤稚嫩、免疫力差的宝宝。常见的湿疹主要表面为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瘙痒、糜烂、渗液等症状,通常伴有刺痒难耐,让人无所适从。
在中医看来,夏季湿疹高发的原因,主要分为“湿”与“热”两方面。下面,小编就与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中医治疗湿疹的原理与具体方法。
为什么夏季容易出现湿疹
中医学认为夏季的特点是暑热兼湿,对皮肤本身有一定的刺激,如果再有脾虚的问题,则体内的湿邪积聚,水湿得不到运化,形成内外夹湿,病情就容易加重和反复;其次,中医讲“五志皆能化火”,生气、着急、过度思虑等不良情绪都可以在人体内形成热邪;再次,摄入过多辛辣、油腻之品,也会导致人体湿热内生,热邪一旦与湿邪相勾结,则湿疹更难去除。对于发病时间相对规律的患者而言,在这两个季节发病前用药调理体质,可以减轻症状、减少复发。
依据病症进行调理
中医治湿疹一方面针对个人体质进行调理,另一方面对于湿疹发病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治疗。根据表现出来的症状推寻病因,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办法。比如说渗液较多,中医认为是湿盛所致,治疗上通过健脾来燥湿、化湿、利湿;如果主要表现为红斑,则认为是热盛,治疗上就要以清热为主。
另外,湿疹发生的不同部位也提示我们在治疗上需各有侧重。比如发于小腿的湿疹,往往说明此人湿重同时伴有血瘀。因为中医认为“湿性趋下”,湿气积聚在下部,故小腿部位容易出现水泡、渗液等;同时,还有气血运行不畅的问题。发于耳部、乳房部位的湿疹,往往说明此人肝胆有湿热,因为这些部位是肝经循行之处,所以治疗上要从肝经入手。
依据体质进行调理
一
湿热浸淫症
表现为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渗液流汁,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方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加减。
二
脾虚湿蕴症
皮损暗红、瘙痒、有脱屑,渗出较少。伴腹胀便溏,舌胖苔白或腻,脉弦缓。治疗以健脾利湿为主,方用除湿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滑石、防风、山栀子、木通、肉桂、甘草)加减。
三
血虚风燥症
病程长,皮损色暗、肥厚、瘙痒或脱屑,伴口干,舌淡苔白,脉细弦。治疗以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为主,方用当归饮子(当归、白芍、川芎、白蒺藜、防风、荆芥、丹参、鸡血藤、黄芪、乌梢蛇、生地、何首乌、炙甘草)加减。
患有湿疹一定要在急性期禁食辣椒、酒等辛香走窜的食物,也不提倡用热水烫洗皮损处,或擅自使用某些偏方,病症严重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1.去除病因
(1)尽管湿疹的病因不易明确,但我们仍然应该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必要的系统检查,尽量找出可能的病因,并加以去除。
(2)有过敏体质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尽量避免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详见病因中的致敏物)以外,还应加强身体锻炼,以便改善过敏体质状态。
2.避免刺激因素 湿疹一旦发生,作为患者,要尽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开水烫洗、肥皂擦洗、饮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湿疹的病情。
3.早诊断、早治疗 根据临床瘙痒剧烈、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好发四肢屈侧及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容易诊断。对密集分布的红色丘疹、丘疱疹伴剧烈瘙痒,应早期治疗。由于早期湿疹大多属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因此外用药治疗应循序相应的原则。
4.过敏性体质或有过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5.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6.衣着宜宽松,以减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纤及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
7.湿疹特别是慢性者,大都通过经年累月的治疗未获痊愈,患者常常失去信心。其实,湿疹不是“不治之症”,由于此病发病原因极为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患者应该与医生合作,建立治愈信心。
温馨提示:
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