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青年千人计划发表乳腺癌研究新成果

2016-10-17 09:41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10月06日讯 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在线刊登了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哈佛医学院等处的一项重要的乳腺癌研究成果,题为“Targeting BRK-positive breast cancers with small molecule kinase inhibitors”。这项研究为BRK激酶在乳腺癌中的的药物作用靶点,提供了一个临床前的概念验证。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厦门分子影像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兼聘教授邓贤明博士,其200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此后在哈佛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10月起,为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中组部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研究方向为化学生物学和药物化学。

  大约80%的乳腺癌过度表达激酶BRK/PTK6,其在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存活和迁移过程中,发挥着各种各样的致癌作用。然而,BRK抑制剂目前还没有被开发作为可能的治疗工具。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一种以并联化合物为中心的方法,来发现一类新的药物,比如XMU-MP-2,作为强有力和有选择性的BRK抑制剂。XMU-MP-2表现出对BRK激酶活性的靶向特异性抑制,并能破坏这种活性介导的信号通路,从而减少了BRK阳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在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XMU-MP-2可抑制致癌性BRK驱动的肿瘤增长,包括BRK转化的Ba/F3细胞和BRK阳性的乳腺癌细胞。值得注意的是,XMU-MP-2可与HER2抑制剂或ER阻断剂密切合作,在体外和体内阻断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总的来说,这些研究结果为BRK激酶在乳腺癌中的的药物作用靶点,提供了一个临床前的概念验证。

  在今年8月份,邓贤明教授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大旺教授合作,在转化医学顶级刊物--Science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题为“Pharmacological targeting of kinases MST1 and MST2 augments tissue repair and regeneration”的研究论文(Sci. Transl. Med. 2016, 352ra108),找到了一种小分子能够特异地靶向Hippo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信号分子激酶MST1 和MST2来促进组织细胞修复与再生。该工作入选为《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封面文章的同时,还受到包括新华社、美国赫芬顿邮报、英国每日电讯报等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相关阅读:厦门大学Science医学:发布再生医学重大突破。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乳腺癌

挂号科室:肿瘤科、乳腺外科

温馨提示:
不明原因的乳晕皮肤水肿、乳头回缩以及乳房皮肤局限性凹陷等,均需认真查清原因,早发现和早治疗。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因。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它是一种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男性罕见,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早在《灵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女性人群尤其是45周岁-55周岁女性 常见症状:乳房肿块、乳头内陷、乳腺癌远处转移[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西医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