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6 12:41 来源:网友分享
老人在晚年时总感觉自己很无用,心理也很孤独,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下,让老人很容易生病。其实,老人生病跟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
1、眼花耳聋时,应及时配戴眼镜和助听器,这样有助于人际交往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身边要带上纸和笔,以便及时将自己所想到的或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以免遗忘;可使用手杖,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2、要坚持学习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如参加老年大学和参观各种展览,坚持收藏或玩乐器,这样可使自己感到生活有意义,并在不断地提高。
3、要坚持作息饮食规律,这样有助于感受到生活有条理、有节奏;可有意识地变换做事的方法来调剂生活,或更换一日三餐的饮食种类和花样,或阅读不同种类的期刊和书籍,或更换家具的布置,这样可使生活保持一种新鲜感。
4、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来做,以减轻家人的负担;不要用传统的道德观念来束缚年轻人,对年轻人的事情不要管得太多;不要经常发脾气,或为自己的病痛唠叨不休。
《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
1. 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功能异常;无重大疾病;相关高危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达标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2. 认知功能基本正常;能适应环境;处事乐观积极;自我满意或自我评价好。
3. 能恰当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
4. 日常生活活动正常,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5. 营养状况良好,体重适中,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专家解读
大病没有 小病稳定
怎样算是没有大病?李教授说,老年人的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等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没有导致功能的异常,而且没有影响基本生活功能的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身体残疾等等。
“小病稳定”则是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指标控制在正常的达标范围内。如高血压,健康老年人的正常血压要低于140/90mmHg;有高血压的老年人,若血压低于150/90mmHg,没有合并症仍然为健康老人。糖化血红蛋白:无糖尿病者:5.0%~6.5%;糖尿病或无糖尿病慢性合并症者:6.0%~7.0%;血脂血总胆固醇3.1~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3.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甘油三酯0.8~2.3mmol/L。
智力正常 自我满意
李教授介绍,认知功能变化在老年人的健康中非常重要,自我满意或自我评价好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表现之一。老年人可在家人协助下用智能量表进行评估,总分30分,初中以上文化者,27分为正常,高龄老人25分为正常。您可以通过下面的简易智能量表(表一),来进行自测。
心态健康 感受快乐
心态健康就是,我们能感觉到生活中的快乐,而不是天天觉得活着没意思、没希望,那种心态是很灰色的。即使非常高龄的老人,仍可以对家庭和社会做贡献,哪怕是照护好自己、能做一顿饭。而且遇到了困难,主动求助,找社区、找朋友、找政府,能解决的大部分都会解决。多帮助别人,也能让自己快乐。
日常生活 自己自理
能维持基本日常生活,是健康老年人标准之一。我们可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评估,达到100分为正常,高龄老人达到95分为正常。
1、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2、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4、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6、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7、充分地了解自己。
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有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以下为睡得过多的危害:
1、损害大脑
研究发现,睡眠过多(或过少)的老年女性,在6年时间里大脑功能会衰退。
2、提高抑郁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长时间睡眠会增加患抑郁症状的风险。在这个研究中,每晚只睡七小时到九小时的参与者,只有27%的可能性患抑郁症,而那些睡九个小时以上的参与者,患抑郁症的可能性高达49%。
3、体重增加
研究人员发现,每晚睡眠时间过短和过长的人,比睡七、八个小时人的体重增加更多。
在研究期间,即使控制食物摄入和加强身体活动,每晚睡9至10小时的人,体重增加5公斤的可能性增加25%。研究人员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因此,这些结果强调,有必要在体重增加和肥胖时,考虑睡眠时间这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