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老人这样过清明的

2017-04-12 09:05 来源:网友分享

  “往年每逢清明前后,都有一些老人扫墓时突然身体不适送来抢救。”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介绍说,这些患者大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胃肠炎等一些慢性疾病。医生提醒,清明时节去扫墓,要当个“清明”老人——

  接受亲人的离去

  《篮球兄弟》里有这样一番对话,“一群漂亮可爱的孩子发生车祸,无一生还,怎么看?”“这是好事,他们去了天堂,不必忍受世间的各种痛苦。”

  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积极的意义,看你怎么看待。老人们不妨也换这样一个视角来看待亲人的离去。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任谁也无法改变和避免。“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活着的人应高高兴兴过日子,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让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

  简化扫墓的仪式

  要接受亲人的离去,总是不太容易,老人也可借助清明节来宣泄内心的哀伤,消除不良情绪。南京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博士指出,压抑情绪需要发泄,通过扫墓和逝去的亲人对话,对感伤的情绪有调适和宣泄的作用,利于老人健康。

  但这份感伤也要适度,有高血压、冠心病史等疾病的老人参加清明节祭扫活动,尽量简化扫墓仪式,弱化追忆和思念,避免过分激动;身体不适,情绪易激动的老人尽量呆在家中,让家人代去。

  做好相应的准备

  由于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体质较弱,外出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祭扫不宜时间过长,避免过度劳累引发身体不适。

  同时根据自己病情的特点,出门要记得随身携带常用药物,例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以备急用。当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等不适时,要及时送医治疗。

  有基础病的老人最好不要长途跋涉去扫墓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国标表示,不少前往老家扫墓的老年人,舟车劳顿回到老家,要操心扫墓的事情,往往休息不够,还要步行前往墓地。春季原本就是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疾病高发期,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操心多了,血压很容易上去,心脏也可能出现问题。他所在的医院,每年清明节期间,都会遇到这类病人。去年就有一个患有高血压的阿伯,扫墓回来后因脑出血送到医院抢救,幸好抢救及时。

  王国标建议,一些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最好不要长途跋涉去墓地扫墓,让晚辈去做扫墓的事。就算老人觉得自己身体还不错,且去墓地也较方便,扫墓时也需注意身体。家人要带上急救药,做好措施才带老人去。遇到老人扫墓情绪比较激动、比较伤心时,子女应及时帮老人疏解伤心情绪,带老人离开墓地,缓解老人悲切的心情。

  老人上山扫墓,最好让年轻人搀扶

  王国标表示,清明时节雨水较多,出门带好雨具,做好防雨工作。一些墓地较远,需走很长一段山路才能到达。老人行走时容易打滑,加上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摔倒后很容易骨折,要尽量避免摔跤等意外发生。所以,老人去山上扫墓时,年轻人要陪伴左右,最好搀扶着老人,以免老人摔倒。

  如果道路实在难走,老年人就不要上山,特别是一些有骨关节疾病的老年人,可以在家里祭拜一下,寄托哀思。若不小心摔倒,老年人千万不要自己马上起身,最好先尝试活动一下身体,如发现活动有障碍、跛行或局部肿胀等情况,不宜再行走。若发生骨折,要尽快送到就近医院就诊。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老人新闻夕阳红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