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1 11:53 来源:网友分享
(一)颅底骨折
硬脊膜撕裂可以导致脑脊液鼻漏,以患者低头时为著。与之相关的表现包括鼻出血、耳漏,由于血或液体使鼓膜膨出。颅底骨折也可能导致头痛、面瘫、恶心、呕吐、眼球移动异常、斜视、听力丧失或失明、意识水乎减退、Battle征和浣熊眼等。
(二)感冒
普通感冒发作的典型症状便是水样涕伴随喷嚏和鼻塞。鼻腔黏膜水肿可能导致鼻窦痛、鼻窦炎以及味觉、嗅觉丧失。相关症状包括喉咙痛、周身乏力、肌痛、关节痛及轻度头痛。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全身功能减退。这将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引起鼻塞。相关症状包括浑身乏力、食欲减退但体重增加、畏寒、颜面水肿、记忆衰退,毛发焦枯、皮肤及舌体变厚、心动过缓、声音嘶哑等。
(四)鼻畸形
鼻中隔偏曲可能导致单侧或双侧鼻塞、打鼾及后鼻滴涕。由于鼻腔中气流变化,鼻中隔穿孔亦可导致鼻塞感。
(五)鼻骨骨折
鼻塞可以由外伤发展而致,鼻部外伤可能导致鼻黏膜水肿、鼻出血、脓肿、鼻中隔移位等。眶周瘀斑,水肿、鼻部畸形、疼痛及鼻骨劈啪声也有可能出现
1、自我按摩:患者平坐,用拇、食两指在鼻翼两侧自上而下揉摩3分钟,再揉压迎香穴1分钟,当鼻腔有热感时气息就通。每隔2-3小时做一次,2天后鼻塞自然消失。若为重感冒引起轻度发热的鼻塞,配风池穴、合谷穴按摩也有一定帮助。
2、蒸熏法:以食醋20毫升,加热蒸发,患者吸入蒸气,鼻塞自解。也可用葱白或洋葱切碎煮沸,自然呼吸,吸入葱白、洋葱的水蒸汽,过不久能消除鼻塞。
3、填塞法:用热毛巾敷鼻,每次5-10分钟,每日3次,有一定效果。
4、及时就医:急性鼻窦炎表现为除了有鼻塞、流脓鼻涕、张口呼吸等鼻部症状外,较重的还有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烦躁不安等症状。若宝宝患了上感,家长首先应积极进行治疗。及时带宝宝到耳鼻喉科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素,以彻底治愈,防止复发。
5、药物疗法:如果宝宝鼻塞严重,影响呼吸,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0.5%麻黄素呋喃西林滴剂,一般几分钟就能够起作用。但麻黄素对小宝宝有副作用,不适宜过多或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萎缩性鼻炎,影响鼻的嗅觉灵敏度。
鼻塞的检查有前鼻镜检查,鼻腔鼻窦内镜检查等(鼻咽镜检查有纤维鼻咽镜检查、电子鼻咽镜检查)。鼻塞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疾病性引起的鼻塞需要与先天性鼻部畸形相区分,前者一般患有明显的疾病,如鼻炎等;而后者则是由于先天性因素而导致,需要结合进一步检查来确定。
1、出生后即出现鼻塞/鼻部畸形如先天性后鼻孔闭锁、鼻中隔偏曲,因鼻塞而张口呼吸,睡眠时鼾声大,说话带闭塞性鼻音。增殖体肥大,是儿童期鼻塞的主要原因。鼻塞为时甚短,伴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水鼻涕甚至发热等全身症状。
2、急性鼻炎即感冒鼻塞为间歇性和交替性,白天、天热或运动后减轻,夜间、寒冷或入坐后中重;侧臣时下侧鼻塞较重,伴有分泌物增多。
3、慢性单纯性鼻炎鼻塞较单纯性为重,且呈持续性,不受体位的影响,说话呈闭塞性鼻音。
4、慢性肥大性鼻炎,鼻腔内有干燥脓痂而引起鼻塞;或因鼻腔宽大、呼吸气流减低和鼻粘膜感觉神经萎缩而觉,鼻塞,呼出气体有腥臭味。
鼻塞流鼻涕按揉风池穴
按揉风池穴(当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处),将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于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于头部两侧,由轻至重按揉1分钟。这个穴位除了能治疗鼻塞、流鼻涕,还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感冒、落枕等病症。
上肢劳累不适点按曲池穴
点按曲池穴(在两侧肘部横纹外侧端凹陷处,按压上去有酸重感),有缓解上肢不适以及清热泻火作用。每次点按1分钟。需要注意的是,此穴容易造成流产,孕妇禁用。曲池穴还能治疗手肘疼痛、眼疾、牙疼、高血压、贫血等症状。
手脚怕冷按压阳池穴
阳池穴位于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中指、无名指指缝中(或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原理:粘稠的分泌物含有大量致病菌,粘液的长时间停留不仅会堵塞鼻窦开口,加重鼻窦感染,同时这些病菌还会侵入鼻道粘膜及人体,造成粘膜水肿及引发其他呼吸道疾病,形成恶性循环。将其清理干净可开放鼻窦开口,减轻鼻窦内炎症,缓解粘膜水肿。逐步减轻鼻腔总体炎症,进而减少脓性分泌物总量,从根本上解决鼻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