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饮食禁忌有什么呢 为什么会产生眩晕的情况

2017-06-17 19:57 来源:网友分享

一、眩晕的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1、前庭系统性眩晕

  ①周围性:A.耳源性;B.神经源性。②中枢性:A.脑干病变;B.小脑疾病;C.大脑疾病。

  2.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①眼性眩晕。②心血管疾病。③全身中毒性代谢性疾病。④各类原因的贫血。⑤头部外伤性眩晕。⑥颈椎病。⑦精神性头晕(psychiatric vertigo)、神经官能症等。

  (二)发病机制

  人体平衡与定向功能有赖于视觉、本体觉及前庭系统(合称平衡三联)的协同作用来完成,以前庭系统对躯体姿位平衡的维持最为重要。前庭系统包括内耳迷路末梢感受器(半规管中的壶腹嵴、椭圆囊和球状囊中的位觉斑)、前庭神经、脑干中的前庭诸核、小脑蚓部、内侧纵束、前庭皮质代表区(颞叶)。

  现代研究表明,前庭系统中神经递质在眩晕的发生与缓解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外周和中枢前庭回路中,已证实均存在胆碱能、单胺能和谷胺酸能突触。谷氨酸是前庭神经纤维主要的兴奋性神经传导递质,它可能通过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影响前庭代偿功能。在脑桥和延髓中发现乙酰胆碱M受体,涉及头晕的受体推测主要是M2型。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传导递质,它存在于二级前庭神经元和眼球运动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处。在中枢前庭结构中发现有组胺弥散分布,组胺能受体定位于前庭细胞突触前和突触后,H1和H2两个亚型均影响前庭效应。去甲上腺素主要调节前庭兴奋作用的强度,也影响前庭的适应性。近来发现多巴胺对前庭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正常时,前庭感觉器在连续高强频率兴奋时释放神经动作电位,并传递至脑干前庭核。单侧的前庭病变迅速干扰了一侧紧张性电位发放率(tonic electric potential firing rate),从而引起左右两侧前庭向脑干的动作电位传递不平衡,导致眩晕。

二、眩晕有哪些症状

  (1)前庭周围性眩晕:

  ①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该病是引起眩晕的最常见疾病(约占眩晕患者的20%),可分为3种类型,即后半规管性BPPV、水平性和前半规管性BPPV、水平半规管中的囊石病,但绝大多数属于后半规管性(占所有BPPV的80%以上)。

  患者常在头部位置改变,如在起床、卧床时或仰头时出现瞬间发作性眩晕,持续约几秒钟(一般不超过10s),当头部从动态恢复到某一固定位时眩晕迅即消失。故多数患者对头位的变动有一种恐惧心理,起、卧床时可呈电影慢镜头似的分段逐渐缓慢进行,借以减轻眩晕。Hallpike位置性试验时多数患者可诱发突发性眩晕和旋转性眼震(称位置性眼震),眼震方向朝头所偏方向(低的耳朵一侧),并与患侧相一致。

  本病为内耳耳石器病变,头颅外伤、耳病、老年、噪音性损伤或用链霉素等可使耳石变性,变性和破碎的耳石碎屑在半规管内因头位变动和在重力的作用下而移位,引起内淋巴流动而激活后半规管的毛细胞受体,从而诱发眩晕和眼球震颤。该病经治疗预后良好,但后期易复发,平均随访18个月以后约1/3的患者复发。

  除后半规管外,现已逐渐认识到水平半规管或前半规管亦偶可引起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这种变异型的症状亦可由半规管内活动的耳石碎屑所致。患者既可以是以该种少见类型首次发病,更多是继发于后半规管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做体位疗法之后的并发症。诊断水平性半规管位置性眩晕时,嘱患者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时可迅速诱发出(无潜伏期)水平性眼震,眼震方向是朝向偏头时耳朵低的一侧,持续30~60s。

  此类患者均有后半规管位置性眩晕的病史,临床表现为无论头偏向哪侧均出现位置性眩晕,伴持续水平性眼震,方向朝转头后耳朵位置较高的一侧。症状持续数天后缓解,即可自发缓解或在体位疗法治疗后缓解。目前认为附着在水平半规管上的碎屑是最可能的致病原因。尚无特别的治疗方法,但头部的震动和摇头锻炼可能有效。

  ②梅尼埃(Ménière)病:

  是迷路病变中有代表性的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的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随病变进展可逐渐发生耳聋。该病在眩晕中约占5.9%。

  患者常突然发病,感周围事物和自身的转动和摇晃,故患者不能站立和走路。由于转头、甚至躯干的活动、灯光和声音的刺激均可使眩晕加重,故患者喜闭目静卧。多有耳鸣及耳充塞感,并在病变同侧有耳聋。发作时有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腹泻等。急性发作期常有眼球震颤,呈旋转性或水平性,慢相向病侧。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长者可达数天,发作可一周数次,也可缓解数月至数年。随着病程的延长,眩晕发作程度逐渐减轻,而耳聋则渐呈跳跃式加重,当听力完全丧失时,眩晕发作也即消失。耳聋一般为单侧性,有10%可侵犯两侧。前庭功能试验示病侧前庭动能减弱或消失。除眼球震颤外,神经系统检查无其他异常。

  该病男女均可罹患,以40~50岁最多见,但年轻人和老年人也可发生。病理变化包括内耳的淋巴液代谢失调、淋巴液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引起内淋巴腔积水、膨胀、压力升高,致使脆弱的耳蜗毛细胞变性,病理上未见炎症或出血。曾推测阵发性眩晕发作和膜迷路破裂有关,导致感觉受体破坏,并使含钾内淋巴倾入外淋巴,从而使前庭神经纤维麻痹。

  本病可能为变态反应所致,也有提出由循环障碍、代谢障碍、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由明显的内耳疾病,如炎症、动脉硬化、出血、耳硬化等所产生的类似内耳眩晕症临床表现,称为梅尼埃(Ménière)综合征。

  (2)前庭中枢性眩晕:

  本类眩晕主要属于脑干性,其损害包括前庭核及其联系,因前庭及耳蜗纤维在进入延髓和脑桥是分开的,故听力可不受累。

  脑干病变所发生的眩晕伴发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及不平衡,较迷路病损者顽固;其眼球震颤为垂直性,较粗大,向一侧凝视时较明显且持久。脑干病变的眩晕常同时有脑干其他结构(脑神经及各种传导束)的损害表现。

  ①椎-基底动脉缺血:

  眩晕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发作及其供应区脑干梗死的突出症状,50岁以上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患者突然出现眩晕,应考虑本病。眩晕为旋转性、摆动性,有站立不稳、行走有漂浮不稳感。常伴脑干受损的其他症状,如复视、延髓麻痹征、平衡障碍、共济失调及麻木等。

  若眩晕发作持续仅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在24h内完全恢复,并反复发作,则临床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椎-基底动脉的TIA明显较颈内动脉系统的TIA发作频繁,可每天发作多次,亦可间断反复发作数周或数月,但一般并不是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先兆。另外可有一特殊的猝倒发作,此因中脑红核区域或脑干网状结构的缺血,导致突发性四肢肌张力消失,使在站立或行走时发作倒地,迅即恢复,并无先兆,不伴有意识丧失。

  ②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又称瓦伦贝格(Wallenberg)综合征,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病灶局限于延髓背外侧部位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在老年人绝大多数由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闭塞所致;在中、青年人亦可由炎症、脱髓鞘病变、肿瘤、外伤等所引起。

  临床表现眩晕、平衡障碍、呕吐、语言含糊不清及进食呛咳等症状,检查可见眼球震颤、病侧软腭及声带麻痹、交叉性或偏身性等各种类型的感觉障碍、病侧霍纳(Horner)征以及肢体小脑性共济失调等体征。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头颅MRI检查,一般不难诊断。

三、眩晕的西医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眩晕患者宜安静休息,避免声光刺激,应减少头位变化以免加重症状。对眩晕症状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眩晕发作停止后,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和担心再发,而易形成恐惧性眩晕,若单用药物等疗效欠佳,需辅以精神安慰和耐心解释工作。

  2.体位疗法

  主要用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Brant疗法是嘱患者端坐床沿,头和躯干向一侧缓慢倾倒至床上,然后缓慢回复至原坐姿,再向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连作5次上述动作为一次锻炼,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多数BPPV患者约在2天至1周后症状消失。

  对重症患者,特别是用Brant体位疗法后疗效不佳的顽固性BPPV患者,可用Epley体位疗法(1992)。该疗法是从Hallpike位置性试验演变而来。嘱患者端坐床上,头向一侧偏约30°,向后平卧至头过伸30°,再将头转至正中位(面部朝上),然后向对侧侧卧而头向下30°,再缓慢起坐,最后头恢复至正常位。可上、下午各做1次。此外,Lempert(1997)报道用360°旋转治疗仪治疗眩晕也有较好的疗效。

  3.手术治疗

  梅尼埃(Ménière)病眩晕严重,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或频繁发作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或眩晕虽不顽固但伴有迅速的进行性听力下降,使听力丧失至少在30dB以上,语言辨别率少于50%,用药物等保守治疗1年以上无效者,应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是既要消除眩晕,又应保持听力和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经颅中窝或迷路后径路,前庭神经切断术,可使眩晕消失且保存听力,但手术难度大;还须防止面瘫、脑脊液漏和脑膜炎等并发症。

  内淋巴囊减压术的有效率为60%~80%,亦不影响听力,但应注意前庭小管狭窄、闭塞或囊小畸形等,致手术失败。半规管开窗冷冻术治疗本病,疗效较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而深受欢迎。

  4.药物治疗

  治疗眩晕的药物有两大类。

  首先是减轻眩晕发作的对症治疗药物。常用的有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异丙嗪、倍他司汀;亦可用钙拮抗药,如氟桂利嗪;抗胆碱能药物,如东莨菪碱;拟交感神经药,如麻黄碱;抗多巴胺能药物,如吩噻嗪衍生物等;其他还有地西泮类药物、乙酰亮氨酸和银杏制剂等。

  另一大类是针对引起眩晕的不同原因进行治疗。例如对前庭神经元炎可加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用钙拮抗药尼莫地平或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可给予颈部牵引、理疗和按摩治疗等。

四、眩晕的饮食禁忌事项

  1、眩晕患者的食疗方:

  1) .黑豆3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治盗汗眩晕。

  2.) 黑芝麻、制首乌、枸杞子各25克,杭菊花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活肾虚眩晕,头发早白。

  3) .麻雀2只去毛及内脏,天麻10克切片,水、食盐适量,蒸熟食用,可治阳虚眩晕。

  4) .治肾阳虚头痛、眩晕:狗肉250克,天麻10克,党参15克,附子10克,水煎去药渣,饮汁食狗肉,每日l料。

  5.) 白果仁三个,龙眼肉7个,同炖服,每早空腹服一次,治头眩晕。

  6) .治体弱血虚、营养不良、眩晕:番茄100克,猪肝100克,粳米100克,生姜3片。先将猪肝洗净切片,用盐、酱油、生粉、米酒搅匀;番茄洗净,切开;生姜洗净,去皮,切丝;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煲20分钟,放入番茄,生姜,煮10分钟,再放入猪肝,煮沸几分钟至猪肝刚熟,调味佐膳。

  7) 鲜芹菜500克捣烂取汁,开水冲服,每日服一剂,治高血压、头痛眩晕。

  8) .黑芝麻、制首乌、枸杞子各25克,杭菊花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活肾虚眩晕,头发早白。

  9.) 菊花粥:粳米100克煮粥,将熟时,加入菊花粉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有祛风清热,清肝火,降血压的作用。适用于风热目赤,肝火头痛,高血压,冠心病,眩晕,目暗等症。汗多或脾虚便溏者不宜食用。

  10) .葵花盘一个,乌鸡蛋两个,冰糖适量同煮汤,食蛋饮汤;或葵子6克,去壳研碎,睡前白糖水冲服,治眩晕。

  11.) 组成:生姜汁、蜂蜜、食盐各适量。用法:开水冲服。

  2、眩晕患者吃什么食物对身体好:

  在饮食方面,宜多吃清淡利湿之品,如冬瓜、玉米、小米、荷叶粥、萝卜、豆类及豆制品、黑木耳、茄子、豌豆苗、西红柿、莴笋、橘子、柚子、桃、豆油、茶、鲤鱼、海蜇等。

  其中,特别强调多食金橘、橘饼和萝卜。金橘能理气、解郁、化痰。《随息居饮食谱》说它“醒脾、辟秽,化痰”。

  《中国药植图鉴》还说“治胸脘痞闷作痛,心悸亢进”。这对痰浊中阻眩晕症者,食之为宜。橘饼能化痰、宽中、下气,痰浊中阻眩晕之人宜食之。另外,橘皮、橘红、橘络皆有化痰利气的作用,对痰湿偏重之人眩晕者,食之皆宜。萝卜有化痰热,消积滞的作用。《本草经疏》还说它“去痰癖,化痰消导”。痰浊中阻眩晕者,食之则宜。

  3、眩晕患者不适宜吃什么食物:

  禁忌生冷瓜果、甜食和油腻味重的食物,以免生痰助湿。

  1)蜂蜜

  性平,味甘,虽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但有黏腻壅滞之弊。因此,体虚眩晕者食之颇宜,但痰浊中阻眩晕之人则忌食之。

  2)大枣

  性温、味甘,能补气益血,气血不足眩晕者相宜。但大枣滋腻助痰。《医学入门》中认为“多食动风”。对痰浊中阻眩晕者,食之则加重痰湿,故当忌之。

  3)辣椒

  《食物宜忌》说它“辛苦,大热”,故易耗阴助热上火。《药性考》中指出:“辣椒,多食眩旋,动火故也。”这说明对肝阳上亢,肝火过旺,包括高血压病的眩晕者,应忌食之。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