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9 20:58 来源:网友分享
1.按摩法。在痛经的时候,可以尝试用按摩的方式去缓解,具体方法如下:俯卧在床上,身体完全放松,舒展身体,平伸双臂,脚趾向内,让朋友摸到你背部的骨盆上脊,轻缓地向脚的方向推去,注意按摩过程中的力度,应当适宜,不要过大或是过小,力度过小缓解不了痛经,力度过大会压迫骨盆,伤到脊椎。或是用拇指点按肚脐的穴位,每穴半分钟;然后仰卧位,用右手掌按揉下腹部约3分钟,再由脐部向耻骨联合推摩半小时,这个按摩法适合在月经前一周就开始进行,这样起到的效果才会理想。
2.饮食法。通过饮食去治疗痛经不失为一好方法,在痛经的时候,更加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过甜或是过咸的食物都不要吃,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不要吃,会令人神经紧张,容易导致月经不适,尤其是在痛经的时候,更应该少吃或不吃含咖啡因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适当吃些香蕉,能减轻腹部疼痛感,还有利于稳定人的情绪;临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能减轻痛经痛苦。
3.指压法。脚部的一些指压点,与骨盆部位的气路是相连,就在脚踝双边的凹陷处,都有指压点,在痛经的时候轻轻地用拇指与其它指尖捏后,延着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双脚交替进行动作,各指压数分钟。
痛经是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一个名词了,很多女性朋友都经历过,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的是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严重影响女性朋友的生活质量。那么痛经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很多女性长期需要长期吃药来改善痛经的症状,只是能引起痛经的原因有很多,大家需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以后,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自己盲目用药,有时会加重病情。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女性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时是造成痛经的主要原因。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女性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发育不良或子宫发育不佳容易使月经外流受阻,造成子宫血液供应异常、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精神、神经、遗传因素,也会使女性朋友引起痛经,少女初潮,心理压力大、久坐导致气血循环变差、经血运行不畅、爱吃冷饮食品等多种情况都会造成痛经。
女性的妇科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还有子宫内放置节育器也会引起痛经。
有些女性朋友在经期期间也喜欢去做一些剧烈运动、冬天为了好看而不穿厚、不穿暖,那样会受风寒湿冷侵袭等,均易引发痛经。
痛经只有经历过的女性朋友才会懂的,建议大家平时要多注意子宫的保暖,不要贪凉,一到夏天就吃那么冰冻的东西,那样容易宫寒,痛经的症状就会更加明显。
经常痛经的女性要做以下这些方面的检查:
1、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一些导致痛经的病因,如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盆腔炎等妇科疾病。肛诊可以检查子宫骶骨韧带结节状是否增厚,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方法。
2、宫腔镜检查:宫腔镜检查能够发现刮宫时遗漏的细小病灶,如小肌瘤、息肉、溃疡等,从而能够准确的诊断出引起痛经的原因,该项检查可在诊刮之后进行。
3、检查激素水平:内分泌系统是身体的总控制者,通过对激素分泌的调节,该系统掌控着机体的整体功能。而因为种种原因引起内分泌失调,会引发一系列病症,损害女性身心健康。
4、其他检查:包括血沉、白带细菌培养、B超盆腔扫描、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刮宫等,最后应用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可及早明确痛经的原因。
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是经欺女人的一大禁忌。因为受体内分泌的黄体酮影响,经期女人皮脂分泌增多,皮肤油腻,同时毛细管扩张,皮肤变得敏感。此时进食油炸食品,会增加肌肤负担,容易出现粉剌、痤疮、毛囊炎,还有黑眼圈。另外,由于经期脂肪和水的代谢减慢,此时吃油炸食品,脂肪还容易在体内囤积。
生冷类
既中医中所说的寒类食物如:梨、香蕉、荸荠、石耳、石花、地耳。这些食物大多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的功效,在平时食用,都是有益于人体的,但在月经期却应尽量不吃或少吃这些食品,否则容易造成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辛辣类
如肉桂、花椒、丁香、胡椒等。这类食品都是佐料,在平时,菜时,菜中放一些辣椒等可使菜的味道变得更好。可是,在月经期的妇女却不宜食用这些辛辣刺激性食品,否则容易导致痛经、经血过多等症。
温馨提示:
不宜过食生冷,不宜久居寒湿之地,不宜过劳或过逸等。
痛经(dysmenorrhea),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坠胀,并伴有腰酸或其他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本病最早记载于汉.张仲景《金匮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