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脚气有哪些常见症状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脚气

2016-12-22 13:03 来源:网友分享

一、脚气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本病常为急性发展期脚气,起病较急,夏重冬轻。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成群或散发,壁厚。疱液清,常位于趾间、足心及足侧缘。水疱位于表皮角质层下,由于足跖部角质层较厚,水疱壁不易被穿破,周围皮肤无红晕。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数天后疱液可自行吸收。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脱屑,皮损继续向四周扩大。皮损不断向四周扩展蔓延时,部分小水疱可融合成大水疱。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则疱周出现红晕,疱液化脓变浑浊。疱壁溃破后局部出现糜烂或肿胀。此时,如果用药不当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则容易引起淋巴管炎等一些并发症。

  此型脚气一般自觉剧痒难忍,有时需将水疱抓破才能缓解。经久搔抓后皮肤粗糙、变厚,常可发展为丘疹鳞屑型脚气。

  浸渍糜烂型脚气主要表现为第三和第四趾间,甚至可波及全趾间皮肤浸软,部分趾间皮肤皲裂(皲裂【译】: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手足部皮肤干燥和裂纹,伴有疼痛),有时露出红色糜烂面,有臭味。可引起丹毒、癣菌病等合并症。皮疹夏重冬轻。此型足癣的致病菌尤喜在潮湿、温暖的环境里生长繁殖。因而当其长期寄生于伴有多汗的趾间时,易致表皮层皲裂,并因湿润浸渍而发白。趾间糜烂、角质层浸渍发白是本型特点。多见于足多汗或经常穿透气性差的雨鞋、胶鞋的人,角质贮水过多而浸渍发白。遭到破坏的角质层较松软,很容易刮除而露出红斑糜烂的基底面。

  由于搔抓和摩擦,经常继发细菌感染而发生恶臭,中医称之为臭田螺。《医宗金鉴》写到“臭田螺疮最缠绵,脚丫瘙痒起白斑,搓破皮烂腥水臭……”。“脚丫破烂,其患甚小,其痒搓之不能解,必搓之皮烂,津腥臭水觉痛时,其痒方止,次日仍痒,经年不愈,极其缠绵”。此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痒感。

  如果由念珠菌引起的趾间浸渍糜烂者,自觉症状明显要比皮肤癣菌引起者为轻。如果继发感染后引起的炎症未得控制,可引起一些并发症的产生。如淋巴管炎、小丹毒、蜂窝织炎等,引起足部及小腿局部的红、肿、热、痛。并可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部分敏感体质的患者,可发生癣菌疹等疾病。收由白念珠菌引起者,有时也可致指甲及甲沟的感染。

  丘疹鳞屑型脚气四季均可发生,夏季加重。主要为足跖部鳞屑为主,有时伴有稀疏而较为干燥的小水疱,或红斑、小丘疹。丘疹鳞屑型与角化过度型常伴有甲癣。

  本型最常见,约占脚气半数以上。起病多在第三、四趾间,有红斑、丘疹和鳞屑,以后鳞屑增多,并逐渐扩散到足跖、足侧面,甚至足背,此时可形成边界清楚的环形或弧形边缘。可由水疱型或浸渍糜烂型演变而来。有时受外界因素刺激后,可向水疱型或浸渍糜烂型转变。有时因为搔抓等刺激后,皮肤更加干燥、粗厚,发展为角化过度型脚气。

二、治疗脚气的五点注意事项

  1、如果皮肤角化增厚严重,抗真菌药物很难渗透吸收,可以先用10%水杨酸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等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癣根净、御鲜净。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用温水以1:50比例稀释皮康圣液抗菌液浸泡15-20分钟,使角质软化。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缠绷带,24~48小时后除去。

  2、足部起小水疱,未破溃者,可以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然后选用霜剂。

  3、足癣(足癣【译】: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合并细菌感染,原则上应先局部抗细菌感染。可以用呋喃西林溶液或1∶2000黄连素溶液湿敷。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用中药煎剂浸泡。如用马齿苋30克,生地榆30克,明矾10克,水煎后浸泡或湿敷,每日20~30分钟,待感染控制后,再用抗真菌药物外涂。严重感染者,可以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胶囊、麦迪霉素、红霉素等。

  4、脚气发生继发感染时,局部出现急性炎症,应该先处理继发感染:

  专家提醒,如有红肿,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呋喃西林液湿敷可消炎消肿,必要时还得使用抗生素,按照医嘱适当休息。如果出现发烧,局部皮肤红肿,考虑有丹毒或有淋巴管炎时,需要找医生,采用抗生素治疗,如内服红霉素、阿莫西林或注射青霉素等治疗。

  5、治疗药物不可混用:

  脚气用药最好只选用一种,而不是把多种药交替使用,因为脚气的治疗,并不是药用得越多越好。临床常见有的患者抱怨自己的脚气药治疗效果不好,常常把几种药混着用。事实上,每种脚气药的药效都不一样,多种药物一起用不但不能治好脚气,反而使药效容易混淆,加重脚气症状。

三、引发脚气的常见原因介绍

  1、 生理因素:

  天生就汗腺发达、容易流汗的人,比较容易有脚臭的困扰。因为手掌和脚掌的部位汗腺分布较身上其他地方都要来得多,再加上穿鞋袜的缘故,为细菌、真菌提供了滋生的条件,因此容易发生脚臭。

  2、 疾病原因:

  最常见的就是香港脚、灰指甲及角质溶解症(角质层遭到细菌感染后,导致脚掌厚皮的地方出现像痘疤一样的凹洞)。患者大多数因为流汗量大,汗水的堆积导致细菌、霉菌滋生,换句话说就是因为多汗引发香港脚等疾病,继而造成脚臭的发生。

  3、 外在因素:

  这跟工作与个人卫生习惯相关。有些工作必须经常穿着不透风的鞋袜,譬如警察、军人或是矿工,如果经常流汗,则发射让您更脚臭的机会大增。个人卫生习惯不好,像是鞋袜永远都是同一双或是洗澡草草了事,不重视脚趾头与脚缝的情节,更没有将脚擦干,这些不良的卫生习惯都是造成发生脚臭的元凶。脚气是一种常见病、高发病,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细菌、真菌和微生物大量繁殖生长,人更容易感染脚气。那么一旦感染了脚气应该怎么办呢?专家提醒,得了脚气要到正规医院接受准确的诊断,有针对性的用药,请勿信偏方,以免加重病情。

四、怎么样自我诊断是否患有脚气

  各种类型手足癣患者,都有他自己的主观症状,即自觉症状。除角化过度型脚气外,其余各型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其程度与患者的耐受力有关。同一类型、严重程度相似的不同脚气患者,可有不同的瘙痒感。较敏感患者会觉得瘙痒难忍,寝食不安,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结果会导致患者陷入越痒越想抓、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中,使病情因长期的不良刺激而不断加重。

  不同患者的香港脚症状可能各不同,有些人脚趾间(尤其是最后两个脚趾间)的皮肤会剥落、裂开并坏死。有些人脚底、脚侧会出现红斑、剥落甚至水泡。这些皮肤变化可能伴随着搔痒。脚趾甲也可能出现感染,而且难以治疗。感染将导致脚趾甲剥落、碎裂并增厚,甚至脱落。

  病史询问

  病史包括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全部过程及其他相关情况。通过病人可以找出脚气是怎样发生的,是在哪个季节发生的,发病时是双脚同时起病抑或是某一只脚先起病,后延至双脚。始发部位是足趾间或是足底、足侧,开始发皮疹时是先出现水疱,或是浸渍糜烂或干燥脱屑,自觉有哪些不舒服症状。同时追查病史可发现疾病是怎样一个演化过程。何时、什么情况下会加重,加重到什么程度,加重时有没有特别的因素诱发。又在什么情况下有所好转。患病期间是否看过医生,曾经得出怎样的诊断和作过哪些治疗,效果如何,药物应用时有无不良反应等。

  同时还需了解居住地区的气候条件,患者具体的职业工种,如是否长期从事矿下作业等;家庭中或周围有密切接触的人有无类似患者,有无饲养宠物如猫、狗等嗜好及宠物的健康情况等。

  实验室检查

  真菌直接镜检找到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长出真菌菌落。

  并不是所有的脚气患者,甚至可以说中有很少患者,才会有典型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阳性的实验室检查发现。所以,很多足癣患者都需要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及各项综合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后才能确诊。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脚气

挂号科室:皮肤科

温馨提示:
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此证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群体 常见症状:脚臭、湿性脚气、手、足部厚壁水疱、细菌的混合感染、干性脚气、水疱或大疱损害、侵蚀性水疱[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皮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