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在饮食方面也有禁忌

2016-11-17 22:19 来源:网友分享

一、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的饮食宜忌

  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饮食禁忌及护理
  注意保持患儿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母乳喂养,乳母请注意加强营养,多吃瘦肉、鸡汤、鱼汤以及牛奶等高蛋白的食物,同时多吃点蔬菜、水果类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
  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不适宜吃:应限制或少吃鱼、虾、蟹等海腥发物,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的并发症
  并发全身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如肺结核(常有低热、盗汗、消瘦病史)、腹膜结核、淋巴结结核、骨结核、肾结核等,临床诊疗过程中需进一步完善胸片、B超、以及CT、MRI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定,以明确是否有出现上述部位的结核并发症。同时也需要和其他溃疡性皮肤病相鉴别,通常根据穿刺病理学活检等辅查可以明确。

二、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早期损害是一个棕褐褐丘疹,以后发展为结节或斑块,继而形成表浅的边缘参差不齐的溃疡,溃疡边缘呈潜行性,溃疡表面有结痂,底部为颗粒状出血面。无自觉症状。此时结核菌素试验为阴性。经3~6周后附近淋巴结可以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在3~6个月内软化和崩溃,并发生干酪样坏死而形成瘘管。此时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在缺乏明显的外伤时,最初的损害可能很小,中央有银灰色鳞屑,可示苹果酱结节,表面的愈合可掩饰基底部的活动感染或有临近淋巴结肿大。偶尔在愈合的溃疡周围发现狼疮样结节或类似瘰疬皮肤结核。与甲沟炎类似的损害可有报道。眼结合膜病变时可引起水肿和刺激。口腔损害少见,但仍可发生,为无痛性损害。可侵犯牙槽内和牙龈黏膜。原发损害可愈合,但可发展为寻常狼疮,偶尔在发病时可有发热,但轻微。有10%病人有结节性红斑。偶尔可发生栗粒性结核、丘疹坏死型结核等。本病好发于颜面和四肢,约有1/3的患者发生于黏膜部位。

三、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的检查和诊断

  检查
  1.组织病理检查

  初起为急性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坏死区,可见许多炎细胞,可见到较多结核杆菌,3~6周后形成肉芽肿,并出现干酪样坏死,同时结核杆菌逐渐消失。
  2.结核菌素试验可为阳性。
  诊断
  根据皮疹的特点和邻近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发生于儿童患者时,需高度怀疑本病。仔细检查可发现小的瘢痕和狼疮样斑疹。在淋巴结炎症之前,可通过细菌学涂片和培养阳性确诊。本病如见到抗酸菌,应开始抗结核病治疗,不必等待培养或接种结果。在这一阶段损害可与孢子丝菌、放线菌病等混淆。猫抓病、海鱼分枝杆菌感染、梅毒性硬下疳可类似于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但非本病的感染部位和过程可与本病区别。另外通过培养也可做出鉴别。在肛门和生殖器部位皮损,特别是儿童患者可能被漏诊。

四、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治疗原则:治疗结束后,仍需作长时间定期复查,注意有无复发,及时补充治疗。
  2.一般疗法:注意环境卫生及合理的生活制度,充足的新鲜空气、日光,锻炼身体,劳逸结合,增强营养。食物宜低盐。酌情给滋补强壮剂。口服维生素B6、维生素B1等。
  3.局部治疗:可外用15%对氨水杨酸钠、5%异烟肼软膏、1%链霉素外敷。有用链霉素(每次0.2~0.4g)加2%利多卡因液混合局部病灶注射,每4~6日1次,亦有用2%利多卡因加异烟肼病灶周围注射有效。
  4.手术疗法:外科手术清除瘘管。在损害外0.5cm的正常皮肤处切开,深度宜切至肌膜。
  5.全身治疗:异烟肼100mg每日3次,每日3次治疗有效,一般在2~6月皮损消失,少数病人需6个月以上,链霉素每日1g,总量60~100g,为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在皮损消退后宜继续治疗2月。链霉素、异烟肼为一线药物,常与利福平,乙胺丁醇联合用药,可缩短疗程及延迟抗药性。
  x线照射可促进结核组织的吸收,使肥厚增殖性损害变平,促进溃疡愈合,并可使疤痕疙瘩软化。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皮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