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30 07:58 来源:网友分享
也行有人身边有朋友患有创伤性窒息,为了对其进行护理,那么对创伤性窒息有所了解是很有必要的,想要了解创伤性窒息,那么就要先了解其症状,那么创伤性窒息的临床症状是什么呢?
1,多数病人伤后可有短时间的意识障碍,清醒后可有头晕、头胀、烦躁不安、胸闷、胸部不适、呼吸急促和窒息感,严重时有呼吸困难,少数病人可有四肢抽搐、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现象。
2,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皮肤及眼部的变化,病人面颈部、上胸部的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的紫蓝色瘀血点,由针尖大小的瘀血点密集而成,指压仍可暂时褪色,在有帽子、硬领或背包带等部位,因该区域的静脉及毛细血管受到一定外压保护,因而皮肤的颜色变化不大,与其他部位形成明显的对比
3,眼球深部组织内有出血时可致眼球外凸,视网膜血管破裂时可致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4,皮肤颜色大多在2周左右自行消退。眼球结膜下出血多在伤后1~2周内开始吸收,颜色逐渐变橙黄而恢复正常。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应该知道了创伤性窒息的临床症状了吧,如果您有和以上相似的症状,那么请立即就医,进行检查,同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而患者家属也应该细心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加快愈合的过程。
1,一般护理:将患者迅速转移到ICU,行股静脉穿刺置管建立静脉通道,便于补液及中心静脉压的监测,及时纠正休克。进行呼吸、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同时建立动脉通道,以便随时采取血样做动脉血气分析,并监测有创动态血压。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足够的通气量,及早给氧,氧流量5~7 L/min。伴有低血容量休克者,及时补充血容量。休克纠正后, 控制液体入量(每日量1600~1800 ml)和输液速度,以减少炎性渗出,避免加重肺水肿和脑水肿。同时行心理护理。因为受伤突然,加上外观上的显著改变,患者往往感到紧张、害怕,护士要热情、耐心地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告知患者只要及时恰当地处理好合并症,外观皮肤、黏膜的显著改变2周内可恢复正常,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主动配合医护工作。
2,神经系统的观察及护理:伤后昏迷、呼吸困难(呼吸浅快)、头痛、头晕、烦躁、恶心,给予吸氧、镇静、及时脱水及保护脑细胞等治疗及护理措施。
3,眼部的观察及护理:眼结膜下瘀血斑,呈鲜红色,眼睑水肿。护理中注意保持眼部卫生,滴眼液滴双眼,并应用热敷以促进出血的吸收。一般眼睑水肿3 d后开始消退,结膜下出血1周后开始吸收,较严重的出血也多在2周后逐渐吸收恢复。
4,皮肤、黏膜的观察及护理:上胸部、颈部、颜面部皮肤暗紫色表现。护理中保持床单的干燥、清洁、平整,及时清除皮肤污渍,及时更换污染衣物,保持皮肤清洁。1-2周内消失。
5,胸肺部的观察及护理:对骨骨折或伴有性湿肺改变者,护理中密切观察呼吸形态的变化,给予吸氧直至呼吸平稳。除静脉滴注抗生素外,还给予超声雾化吸入,鼓励、协助患者咳嗽排痰,有效控制湿肺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6,腹部的观察及护理:护理中注意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压的变化,观察有无腹腔内脏器破裂出血的可能。腹痛消失、压痛不明显者,给予流质饮食,嘱少量多餐。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您应该清楚的知道了怎样对创伤性窒息患者的护理了吧,只有良好的护理,才能患者的身体恢复加快,疾病早日愈合,过上正常的生活。
创伤性窒息可能并存其他并发伤,如肋骨骨折、血气胸、心脏挫伤及容易忽视的脊柱骨折。
当暴力作用于胸骨与脊柱之间时,应注意心脏挫伤的可能,怀疑有心肌损伤者,其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发生心源性休克,有的可有心绞痛及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变化可从正常心电图到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st- t段的改变。有研究者提出,怀疑有心脏挫伤者,应在icu 内进行监护,并间断做心电图或心电监护,以免漏诊。
创伤性窒息的预后取决于并发伤的诊断和抢救。若未能对并发伤及时地进行诊断与抢救,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若创伤导致颅内轻微的点状出血和水肿产生缺氧,病人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昏迷、头痛、头昏等表现,意识障碍。通过吸氧、镇静,及时降低颅内压后神经系统症状可以很快恢复。
儿童青少年胸部弹性好,不易发生骨折,但可使胸内压增高而发生创伤性窒息。成人则容易发生骨折和创伤性窒息。老年人胸廓弹性差,较易引起骨折,但不易发生创伤性窒息,因此对成人创伤性窒息患者,特别要注意观察肋骨骨折及心脏挫伤的可能。创伤性窒息虽然预后大多良好,但因来势迅猛,若受伤者为学龄期儿童,如合并颅脑损伤者尚可出现颅内出血,颅脑损伤,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智力低下等后遗症,使患者丧失学习能力,甚至使患者变成残疾人,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一旦发生创伤性窒息特别是有合并伤的患者必须积极救治。
宝宝创伤性窒息需要我们做好预防保健工作,避免通过摇晃、搂睡、睡前喂奶、亲吻等不正确方式导致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孩子身体不舒服时,我们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来减轻孩子的疼痛,保护好宝宝。
摇晃
当宝宝哭闹不止或睡眠不安时,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是年轻妈妈的首选之举。宝宝哭得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
健康隐患:人的脑部是一密闭空间,周围有脑脊髓液包住,这样,即使脑部遭受到外来的撞击,脑脊髓液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适当的摇晃可以刺激脑神经的连结,使宝宝安静下来,但那是在脑脊髓液可承受的范围里。
如果长期过度摇晃,可能使宝宝(尤其是10个月内的小宝宝)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脑组织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震荡、脑水肿,甚至颅内出血等。
医生建议:不要以摇晃来哄宝宝。宝宝哭的时候只要抱着他,让他觉得安全就好了;还有市面上卖的摇摇床,也尽量不要长时间使用。
搂睡
不少妈妈常常搂着可爱的小宝宝睡觉,目的是避免宝宝在睡眠中发生意外,或是夜间醒来产生无助感。
健康隐患:如果父母感染了疾病 搂着孩子睡觉时嘴对嘴呼吸,很容易将细菌传给小孩。而且,搂着孩子睡使孩子吸入的多是被子里的污秽空气,而难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容易生病。如果妈妈睡得过熟,把孩子压到身下,或是不小心堵赛了宝宝的鼻孔,更可能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
医师建议:如果实在担心孩子,可以跟孩子同睡,但是要“保持距离”,切忌将孩子抱得紧紧的。可能的话,最好跟孩子分开睡,只要做好安全措施,孩子就不会跌下床或磕碰到。如果担心孩子因黑夜面害怕,不妨在床头安装一个柔和的灯,给孩子一点光线。
睡前喂奶
有些妈妈担心宝宝没吃饱,或是为了让孩子睡得快一点,就让宝宝边吃奶边睡觉。
健康隐患:在宝宝睡前喂奶,很容易造成宝宝乳牙龋齿。这是因为,唾液在睡眠时分泌量和对口腔清洗的功能减少,加上奶水长时间在口腔内发酵,很容易破坏宝宝乳齿的结构。此外,睡前给宝宝喂奶还可能造成宝宝呛咳,因为宝宝在意识不清时吃奶,口咽肌肉的协助性不足,不能有效保护气管口。
医师建议:要避免龋齿的后果,可在吸完奶水后再给宝宝吸两口温开水,稍微清洗口腔内的余奶。而要避免呛咳的危险,喂奶的速度一定要控制得恰当适宜,千万不要过人急躁。此外,孩子哭泣或是呼吸急促、气喘时进食也容易被呛,所以也要避免让宝宝边哭边吃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