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糖尿病足筛查 糖尿病足的症状体征

2017-11-02 09:26 来源:网友分享

一、糖尿病足的症状体征

  根据糖尿病足部病变的性质,可分为湿性坏疽,干性坏疽和混合性坏疽3种临床类型。

  1.湿性坏疽 临床所见到的糖尿病足多为此种类型,约占糖尿病足的3/4。多因肢端循环及微循环障碍,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损伤感染化脓。局部常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严重者常伴有全身不适,毒血症或败血症等临床表现。

  (1)湿性坏疽前期(高危足期):常见肢端供血正常或不足,局部水肿,皮肤颜色紫绀、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部分患者有疼痛,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或减弱,常不能引起患者的注意。

  (2)湿性坏疽初期:常见皮肤水疱、血疱、烫伤或冻伤、鸡眼或胼胝等引起的皮肤浅表损伤或溃疡,分泌物较少。病灶多发生在足底、足背等部位。(3)轻度湿性坏疽:感染已波及到皮下肌肉组织,或已形成轻度的蜂窝织炎。感染可沿肌肉间隙蔓延扩大,形成窦道,脓性分泌物增多。

  (4)中度湿性坏疽:深部感染进一步加重,蜂窝织炎融合形成大脓腔,肌肉肌腱韧带破坏严重,足部功能障碍,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

  (5)重度湿性坏疽:深部感染蔓延扩大,骨与关节破坏,可能形成假关节。

  (6)极重度湿性坏疽: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化脓、坏死,并常波及踝关节及小腿。

  2.干性坏疽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干性坏疽较少,仅占足坏疽病人的1/20。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肢端动脉及小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严重狭窄;或动脉血栓形成,致使血管腔阻塞,血流逐渐或骤然中断,但静脉血流仍然畅通,造成局部组织液减少,导致阻塞动脉所供血的远端肢体的相应区域发生干性坏疽,其坏疽的程度与血管阻塞部位和程度相关。较小动脉阻塞则坏疽面积较小常形成灶性干性坏死,较大动脉阻塞则干性坏疽的面积较大,甚至整个肢端完全坏死。

  (1)干性坏疽前期(高危足期):常有肢端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怕冷,皮肤温度下降,肢端皮肤干枯,麻木刺疼或感觉丧失。间歇跛行或休息疼,多呈持续性。

  (2)干性坏疽初期:常见皮肤苍白,血疱或水疱、冻伤等浅表干性痂皮。多发生在指趾末端或足跟部。

  (3)轻度干性坏疽:足趾末端或足跟皮肤局灶性干性坏死。

  (4)中度干性坏疽:少数足趾及足跟局部较大块干性坏死,已波及深部组织。

  (5)重度干性坏疽:全部足趾或部分足由紫绀色逐渐变灰褐色,继而变为黑色坏死,并逐渐与健康皮肤界限清楚。

  (6)极重度干性坏疽:足的大部或全部变黑坏死,呈木炭样尸干,部分患者有继发感染时,坏疽与健康组织之间有脓性分泌物。

  3.混合性坏疽 糖尿病患者混合性坏疽较干性坏疽稍多见。约占糖尿病足病人的1/6。因肢端某一部位动脉阻塞,血流不畅,引起干性坏疽;而另一部分合并感染化脓。混合性坏疽的特点是:混合性坏疽是湿性坏疽和干性坏疽的病灶,同时发生在同一个肢端的不同部位。混合坏疽患者一般病情较重,溃烂部位较多,面积较大,常涉及大部或全部手足。感染重时可有全身不适,体温及白细胞增高,毒血症或败血症发生。肢端干性坏疽时常并有其他部位血管栓塞,如脑血栓,冠心病等。

二、糖尿病足的用药治疗

  一旦发生糖尿病足之后,在治疗之前应对病情做到尽可能明确的评价:确定病因学;确定类型和程度;体检或多普勒评价血管通畅情况;检查分泌物并及时进行细菌和药敏试验;评价溃疡周围水肿、炎症和坏死情况;X线检查有无骨髓炎和皮下气体;排除全身感染等。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全身治疗、局部治疗或外科手术。

  1.全身治疗 一般包括代谢控制、扩血管、活血化瘀、抗生素的应用(如存在感染)。

  (1)代谢控制:主要指良好的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佳不利于溃疡的愈合和感染的控制。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尤其是合并感染等所致的应激可进一步升高血糖,一般需换用胰岛素治疗并尽可能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这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基础。血糖应控制在11.1mmol/L以下或尽可能接近正常。

  (2)扩血管和活血化瘀,改善组织供血:临床常采用:①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或加丹参10~20ml,静脉滴注,1次/d;②山莨菪碱,一般剂量0.5~1.5mg/kg,轻者口服,重者静脉滴注;③封闭腰2、3、4交感神经,解除下肢血管痉挛;④前列腺素E静脉注射,具有较好的扩血管作用;⑤抗血小板药物如西洛他唑(培达)在抗血小板的同时尚具有良好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对糖尿病足溃疡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其他如丹参和川芎等亦可辅用。

  (3)神经病变的治疗:可应用维生素B制剂,并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改善神经功能。

  (4)抗生素的使用:糖尿病足溃疡常易继发感染,而使病情迅速恶化,是导致脚坏疽的重要原因,鉴于感染常为多菌株混合感染,且往往合并有厌氧菌感染,一些患者即使存在严重的下肢感染,临床上也可无明显症状和血液学感染的特征。一般在病原菌不明的情况下应给予广谱抗生素和甲硝唑治疗,待细菌和药敏试验结果报告之后必要时再调整治疗。

  (5)高压氧治疗:可改善血循环和下肢缺氧,可试用。

  2.局部治疗 主要包括局部清创术和创面处理。

  (1)清创术:尚有一些争议,但多数主张进行充分的清创,对感染灶进行切开引流,清创范围应扩展至有出血的健康组织,切除所有的坏死组织,尽量保护有生命活力的肌腱和韧带组织;口小腔大的坏疽应扩大切口;多囊脓肿应多个切口,保持引流通畅。小的清创术可床边进行,但多数情况可能需到手术室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局部水疱和血疱的处理应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选用无菌注射器,由水疱低位将其内容物抽出,并在局部涂以2.5%的碘酒以预防感染,局部适当加压使其干瘪。

  (2)创面处理:坚持每天换药,局部可应用浸有抗生素、胰岛素和山莨菪碱(654-2)的混合液(如5%生理盐水250~500ml和人胰岛素40U和庆大霉素24万U或其他抗生素和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40mg)进行清洗和湿敷,其中胰岛素在局部可改善白细胞的功能、刺激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及蛋白质合成,有利于创口的愈合;局部应用抗生素可增强抗感染的效果;山莨菪碱(654-2)局部应用能改善血液循环。白天尽量暴露不包扎,夜间为避免损伤可行包扎;可辅用中药粉去腐生肌,消炎止痛和改善微循环;机械垫衬减轻溃疡部位负重,卧床休息和使用特制鞋等;另外,周林频谱仪或灯泡进行局部照射,有利于保持创面干燥和改善血液循环,每次半小时,每天3~4次;患肢抬高,有利于减轻局部水肿(任何原因的溃疡,只要有水肿,溃疡均不易愈合),必要时辅以利尿剂。近来有报告应用康惠尔糖尿病足系列伤口护理用品(清创胶、渗液吸收贴和溃疡糊等),有助于清除创面坏死腐烂组织,增强局部组织的渗液吸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的吸收。

三、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1、首先要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足部护理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防患于未然。

  2、养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

  (1)每日用温水或柔和的香皂洗足,保持足的清洁。

  (2)洗脚前用手试测水温(水温度为将水放至手背皮肤耐受为宜),绝对不能用热水泡足而造成烫伤,避免皮肤破损。

  (3)足洗净后,应用干毛巾轻轻擦干,包括足趾缝间,切勿用粗布用力摩擦而造成皮肤擦伤。

  (4)为保护皮肤柔软,不发生皲裂,可涂抹护肤油,膏,霜,但不要涂抹于趾缝间。

  (5)足汗多时不宜用爽身粉吸水,以防毛孔堵塞而感染,不宜穿着不透风的尼龙涤纶袜,宜穿棉纱袜或羊毛袜。(6)每天要检查足跟,足底,趾缝,有无溃破,裂口,擦伤和水疱等,如果发现足部病变应及时求医,妥善处理,切不可等闲视之,贻误了治疗时机。

  (7)鸡眼,胼胝不能自行剪割,也不能用化学制剂腐蚀,应由医生处理。

  (8)鞋袜要合适,宽松,每天要换袜,最好有两双鞋子更换,以便鞋内保持干燥,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有无砂石粒,钉子等杂物,以免脚底出现破溃。

  (9)不宜穿尖头鞋,高跟鞋,暴露足趾露足跟的凉鞋,切忌赤足走路或穿拖鞋外出。

  (10)寒冬时切忌用热水袋,暖水壶或电热毯保温,以免足部烫伤。

  (11)足部皲裂不贴胶布,足部真菌感染要及时治疗。

  (12)忌烟酒,对防治血管和神经病变有益。

四、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

  1、周围血管病变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下肢多普勒研究报告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5~3.0倍。来自伦敦的WHO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报告,分别有3%男性糖尿病患者和0.5%的女性糖尿病患者被发现有间歇性跛行,伴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13%~20%单独表现为下肢缺血,另20%~25%周围动脉疾病和神经病变同时存在,46%的截肢与下肢缺血有关。周围血管动脉硬化导致下肢缺血,严重者发生坏疽。在血管病变中除大血管病变外,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病变亦有其相当重要的作用。小血管病变可见其基底膜增厚,血管弹性差使在灌注压减低时,小动脉代偿性扩张的能力降低,在局部损伤时充血反应减弱。基底膜增厚亦阻止活化的白细胞向组织的移行,局部易发生感染。毛细血管结构异常和硬化,加之晚期功能性异常(充血性反应受损、动静脉短路增加和自我调节功能丧失),加重组织缺血和缺氧,促进组织坏死和溃疡并常使已发生的足部溃疡长期不愈合。

  2、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躯体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一般报告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中约60%单独表现为神经病变,25%与其他因素混合存在。糖尿病下肢截肢的患者中有60%与神经病变有关。躯体神经病变中主要是感觉神经病变,它导致痛觉、温度觉、振动觉和位置觉的减退或丧失,感觉神经病变使皮肤完整的保护机制丧失,增加足部损伤的机会(如刺伤、烫伤、擦伤和不自觉的步态改变)并使皮肤在出现小的破损或创伤时而不被察觉,诱发或促发溃疡的发生。运动神经病变导致小肌肉的废用性萎缩,使屈肌和伸肌平衡失调,导致脚趾呈爪状和跖骨头的突出,增加皮肤擦伤的机会;另外,神经病变引起的足部肌肉萎缩和压力失衡,常使患者身体重力集中在跖骨头、足跟和胼胝,胼胝的形成又增加了压力负荷,易致溃疡形成。自主神经病变使下肢皮肤出汗减少,皮肤干燥易破裂和产生裂隙;另外,自主神经病变还使动静脉短路增加,皮肤总血流量增加,结果皮温增加(常易给人以假象:足部的循环良好,危险性小),动静脉分流增加时,减低脚趾的灌注压、营养性毛细血管血流量因“毛细血管盗血”现象而减少和损伤时皮下充血反应减低等,增加糖尿病足的危险性;另外,血流量增加和血流加速,骨吸收增加,致关节塌陷和足畸形,行走时足部新压力点形成,加大溃疡的危险性。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视物不清[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血液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