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每月痛经痛到滚地 妈妈食谱该怎么补?

2015-10-19 10:51 来源:网友分享

  No.1:气血不畅

  气滞血瘀要行气活血

  气滞血瘀,简单的理解就是气血不通畅,造成体内滞留,经血无法顺畅排出。偏重于气滞的女性,除了痛经,还有胸闷、嗳气、乳房痛、小腹胀等症状,舌色暗;而偏重于血瘀的少女,还可能伴有口唇、指甲紫暗,黑眼圈重,经血暗并夹有血块等症状,舌紫暗。

  对于此类型的痛经少女,要行气活血,多吃墨鱼、萝卜、丝瓜、芹菜等,水果可以吃些荔枝、橘子、山楂等。

  【推荐食谱】墨鱼萝卜丝

  墨鱼,即常说的乌贼,具有养血通经、滋阴调经的功效,而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对气滞、血瘀的痛经少女十分合适。

  做法:墨鱼2只,白萝卜一只(个头小),洗净切丝,少许瘦肉切片,姜一片拍碎。锅中放适量油,爆香姜蓉,放瘦肉炒至五六成熟。加入萝卜丝,翻炒1分钟,再加入墨鱼丝翻炒2分钟。最后加点料酒、盐,翻炒几下即可。

  No.2:寒湿凝滞

  又寒又湿要多吃鸡、羊

  寒邪、湿邪,会与经血相搏结,导致经血运行不畅,腹痛难耐。这类少女痛经时热敷腹部比较有效,腹部吹到冷风痛经加重,每次月经量也比较少,经血紫暗有块,容易四肢冷,小便清且长,舌苔比较白。对于此类型痛经,应该要祛寒、利湿,散阴寒凝滞之邪,多吃鸡肉、羊肉、鲤鱼、鲫鱼、韭菜、生姜、栗子等。

  【推荐食谱】板栗烧鸡

  鸡肉可以温中益气、活血脉、补虚健脾胃,对畏寒怕冷、月经不调、贫血、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而板栗则可健脾养胃、活血止血,均适合寒湿凝滞的痛经患者食用。

  做法:鸡肉一斤,切成块状,焯水备用。板栗20颗左右,煮熟去売、剥皮。锅里放油,爆香葱姜蒜后,倒入鸡块翻炒1分钟。加点生抽、腐乳汁、醋,鸡肉稍微上色后,加入板栗翻炒1分钟。加开水(与鸡肉同高)、盐,中火焖至汤汁收干。

  No.3:阳虚内寒

  要与脾、肾“搞好关系”

  阳气,即所谓的“正气”,若阳气不足导致阳虚,阴寒内盛,就会引发内寒,身体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比如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阳虚内寒的痛经患者要弥补亏损的阳气,“赶走”体内的阴寒,就要与脾肾“搞好关系”。

  据了解,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能达于肌肉四肢;肾阳为人身阳气之限,能温煦全身脏腑组织。所以阳虚内寒的少女要多吃羊肉、牛肉、韭菜、八角、胡椒等温补脾肾、温阳散寒的食物。

  【推荐食谱】当归生姜羊肉汤

  做法:羊肉一斤,洗净切块,水开后放入姜片、羊肉,焯一焯拿出待用。20克当归、30克生姜与羊肉放入砂锅中,加适量黄酒、清水,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炖至羊肉熟烂后加盐调味可。

  No.4:气血不足

  女人补气生血很重要

  气血虚弱引起的经痛不是剧痛,而是沉沉的、绵绵的痛,容易头晕或轻微头痛。这类少女除了痛经之外,还可能出现疲惫乏力、畏寒肢冷、气短少言、面色淡白或萎黄、发育迟缓、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失眠多梦、舌淡脉弱等症状。因此,补气生血才能缓解气血不足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推荐食谱】当归煲乌鸡汤

  当归与黄芪合用,可气血双补,大枣可调和药性,乌鸡可补中益气、添精益髓,脂肪少,四者煲汤特别适合气血不足的女性服用。

  做法:乌鸡半只,砍成块后放入滚水中焯一下,出了血水后捞出,放入砂锅中。8克当归、20克黄芪、5枚大枣洗净后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滚后改文火煲2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No.5: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吃点苦瓜

  湿热下注型的少女往往有阴道瘙痒、白带多、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脉濡数等表现,要及时清热利湿。妈妈们不妨多煮些苦瓜、茄子、冬瓜等利下除湿热的食物,绿豆、薏米、赤小豆做点甜汤也不错。

  【推荐食谱】赤小豆苦瓜排骨汤

  做法:猪排骨一斤,洗净后焯水待用;苦瓜半斤,去瓤切块;赤小豆50克,浸泡1小时。将所有材料放入电压锅中,加适量清水,点击“煲汤”,完成后加盐即可。

  No.6:肝肾亏损

  从小多病的女生最可能是此型

  肝肾不足的症状与气血虚弱相似,但肝肾不足的女性来月经时容易腰酸,下肢无力,耳鸣等。此类型的痛经需要滋补肝肾,可以多吃些牛筋、鸭蛋、木耳、枸杞、核桃等。从小多病、体质较弱的女生容易肝肾亏损。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痛经

挂号科室:妇科

温馨提示:
不宜过食生冷,不宜久居寒湿之地,不宜过劳或过逸等。

痛经(dysmenorrhea),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坠胀,并伴有腰酸或其他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本病最早记载于汉.张仲景《金匮要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多见于20-30多岁女性 常见症状:经期疼痛[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妇科妇产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