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杆菌感染怎么检查 伤寒的表现及如何诊断

2017-11-21 08:26 来源:网友分享

一、伤寒的传染源有哪些呢

  伤寒杆菌只感染人类,惟一的传染源是患者或带菌者。病原体主要从粪便排出。尿液亦偶有排菌,但远不如粪便排菌重要。患者从潜伏期直到病愈恢复,疾病全过程都可排菌,具有传染性。潜伏期内,患者从粪便排菌,称潜伏期带菌,一般不易察觉。但在发病后2~4 周之间的排菌量最大,传染性最强。恢复期粪便排菌逐渐减少,约2%~5%患者于恢复期后仍继续排菌,一般在3 个月内停止,称为暂时带菌者。少数患者则可长期,甚至终生排菌。病后3 个月以上仍不停止排菌,则称为慢性带菌者。

  还有极少数无伤寒病史的“健康带菌者”,大都为间歇排菌。典型伤寒患者的传染源作用不容置疑。轻症患者因临床表现不典型,难以及时发现与隔离治疗处理,而且患者随意活动范围较大,向周围播散病原体机会也较多,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慢性带菌者一般以胆系带菌为主,原有慢性胆系疾患(如胆石症、胆囊胆管炎)的伤寒患者,较易成为慢性带菌者。慢性带菌者是使本病不断传播,甚至引起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在本病发病率逐步下降的情况下,慢性带菌者的传染源作用显得更重要。其重要性与慢性带菌者的排菌量、排菌持续时间、日常活动范围、从事的职业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慢性带菌者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更为重要.

二、什么叫伤寒呢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持续菌血症,网状内皮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部分病人有玫瑰疹和相对缓脉。本病又称为肠热病(enteric fever)。但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系病原经血播散至全身全器官,而并非肠道局部病变所引起。

  【病原学】

  本病的病原是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族(组),革兰染色阴性,呈短杆状,长1~3.5μm,宽0.5~0.8μm,周有鞭毛,能活动,不产生芽胞,无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

  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力较强,在水中一般可存活2~3周,在粪便中能维持1~2月,在牛奶中不仅能生存,且可繁殖,能耐低温,在冰冻环境中可持续数月,但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日光直射数小时即死,加热至60℃经30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在3%石炭酸中5分钟即被杀死,消毒饮水余氯达0.2~0.4mg/l可迅速致死。

  伤寒杆菌只感染人类,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动物。此菌在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内毒素,对本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以少量内毒素注射于人或家兔静脉内,可引起寒战,发热,不适和白细胞减少,这些现象和伤寒病人的表现极相类似。伤寒杆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均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但这些并非保护性抗体。由于“o”及“h”抗原性较强,故常用于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以辅助临床诊断,亦可用以制做伤寒菌苗供预防接种。“vi”抗原见于新分离(特别是从病人血液分离)的菌株,能干扰血清中的杀菌效能和吞噬功能,是决定伤寒杆菌毒力的重要因素。但抗原性不强,所产生的“vi”抗体的凝集效价一般较低且为时甚短;当病原菌从人体中清除后,“vi”抗体滴度迅速下降。“vi”抗体的检出虽对本病的诊断无多大帮助,但却有助于发现带菌者。含有“vi”抗原的伤寒杆菌可被特异的噬菌体裂解。利用“vi”ⅱ型噬菌体可将伤寒杆菌分为约100个噬菌体型,对追踪传染源有帮助。

三、伤寒有哪些并发症呢

  1.肠出血 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2.4%~15%多见于病程第2~3周可从大便隐血至大量血便。少量出血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脉快;大量出血时热度骤降,脉搏细速,体温与脉搏曲线呈交叉现象,并有头晕,面色苍白,烦躁,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有腹泻者并发肠出血机会较多。病程中随意起床活动,饮食中含固体及纤维渣滓较多,过量饮食,排便时用力过度以及治疗性灌肠等均可为肠出血诱因。

  2.肠穿孔 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4%~4%,多见于病程第2~3周。肠穿孔常发生于回肠末段,但亦可见于结肠或其他肠段;穿孔数目大多为1个,少数2~3个,也有报告多达13个者。肠穿孔的表现为突然右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冷汗,脉细数,呼吸促,体温与血压下降(休克期),经1~2小时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暂时缓解(平静静)。不久体温又迅速上升并出现腹膜炎征象,表现为腹胀,持续性腹痛,腹壁紧张,广泛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至消失,腹腔内有游离液体,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白细胞数较原先增高伴核左移(腹膜炎期)。肠穿孔的诱因大致与肠出血相同,有的病例并发肠出血的同时发生肠穿孔。

  3.中毒性心肌炎 发生率3.5%~5%,常见于病程第2~3周伴有严重毒血症者。临床特征为心率加快,第一心音减弱,心律不齐,期前收缩,舒张期奔马律,血压偏低,心电图显示p-r间期延长,t波改变,s-t段偏移等。这些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变随着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但有报告 伤寒痊愈1年仍遗留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曾一度发生阿-斯综合征者。

  4.中毒性肝炎 发生率约12.8%~60%,常见于病程第1~2周。主要特征为肝肿大,可伴有压痛,少数(0.4%~26.6%)出现轻度黄疸,转氨酸活性轻度升高,絮状反应及浊度试验一般正常。临床容易与病毒性肝炎或阿米巴肝炎相混淆。随着病情好转,肝肿大及肝功能可于2~3周恢复正常,仅个别病例可因深度黄疸并发肝性脑病而危及生命。

  5.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近年来国外报道的发病数有增加趋势,达12.5%~13.9%,国内亦有零星报道。一般见于病程第1~3周,约半数发生于第1周。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肾功能衰竭,并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血小板减少及红细胞碎裂现象。此征的发生与伤寒病情轻重,患者红细胞g-6pd有否缺陷以及氯霉素应用无关,可能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诱使肾小球微血管内凝血所致。

四、伤寒的流行特征有哪些呢

  伤寒化验检查包括血象,尿和粪的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常减低,约(3~5)×10^9/L,分类计数见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核左移,淋巴,单核细胞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尿:高热患者可有轻度蛋白尿,偶尔见到少许管型。粪:在肠出血情况下,可有粪便潜血或血便。

  (1)季节性:本病终年可见,夏秋季为多。我国本病的发病率稳步下降,发病高峰也较为平坦。

  (2)年龄:一般以青少年及儿童为多见,40 岁以上的成人病例相对较少见。

  (3)流行地区:由于城市供水系统日趋完善,目前我国城市中的伤寒病例一般为散发,呈小灶性分布,偶或有小规模暴发流行。本病的发病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但分布也不均匀。在世界范围来说,西欧、北美、日本等国家发病率稳定在低水平。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仍较高。

  (4)流行形式:可表现为:①散发性发病:通常以日常生活接触感染为多,是本病在卫生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病例发生的主要形式。②流行:水源污染可造成水型流行。水型暴发的患者发病日期较集中,有饮用同一污染水源史。各种原因所致的食物污染,可造成食物型流行。患者有进食同一污染食物史。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