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怎么治疗 口蹄疫的症状有哪些

2017-11-28 08:16 来源:网友分享

一、口蹄疫怎么治疗

  一、治疗措施

  1、云南白药,每日喷2次,连用2天;2天后继续喷3天,每日喷1次;方法:主要喷至鼻腔、口腔、脊背、口蹄糜烂处、皮肤出血点或者溃疡处,如果较为严重的猪可以全身喷雾。(注意有一些猪会出现过敏,开始用发现出现红点等过敏症状要停用)

  2、每吨全价料添加以下成分:复方花青素(中冠健业)1000克、70%黄芪多糖1000克(或者黄芪药材5公斤)、阿莫西林500克(可按产品说明使用)、丹参(用药材较好)2000克、冰片150克,连用7天。此方法对防治继发心肌炎有较好效果(宁波某猪场临床)。

  3、对于不采食的猪,按每50KG体重灌服丹参提取物(可溶水服用)、复方花青素4克、阿莫西林(按产品说明中的治疗量使用)、黄芪多糖5克、冰片0.25克。按以上比例调配用量,每日2次,连用3天。

  二、药物分析

  (1)、云南白药:功能主治: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溃疡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药理作用:

  1、活血化瘀:抑制动物静脉血栓形成,缓解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动物微循环障碍,降低动物血液粘度,改善血液的血流状态。

  2、抗炎:对佐剂,角叉菜胶,异性蛋白,化学致炎剂及棉球肉芽肿等致炎因子造成的动物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3、愈伤:可明显促进动物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生成,以及可显著促进动物溃疡区bFGF的表达和肉芽组织的增生。bFGF与VEGF可促进成纤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此可以加速血管的生长及结缔组织的增生,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2)复方花青素:中冠健业独家研发生产,病毒净化专用。功能主治:预防治疗蓝耳、猪瘟、口蹄疫、圆环病毒、流感、伪狂犬等病毒性疾病;调理猪群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产生非特异性抗体;协助猪群机体修复亚健康和受损免疫细胞;药理作用:通过促进机体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与NK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抗病毒功能。临床试验观察:有明显的调理猪群机体健康的功效,并且有抗病毒、抗炎、抗菌等作用。

二、口蹄疫的症状有哪些

  口蹄疫症状

  口蹄疫感染动物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动物的易感性和病毒的致病性等等。易感性又取决于动物的种属、品种、性别、年龄和生理状态等;病毒的致病性又与它的遗传学和表型特性有关。

  尽管动物是易感性有较大的差别和流动毒株特性不一致,但是多样性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一些特征类型的综合病症状。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是口腔的皮肤和乳房的发热和水泡。典型的手足口病可以良性、恶性或并发症发生。新生儿鹅口疮的特点是最急性和急性心脏炎后股,通常死亡。在相同的,它是可以看到一个亚临床感染。

  口蹄疫特征表现为急性经过阶段。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和临床期,最终康复或死亡。病毒侵入机体至早期症状出现前,为潜伏期,通常为2-3日,有时可达7日,特殊病例可短至12-14小时或延长至14-21日。潜伏期是口蹄疫病毒在侵入部位及动物机体内扩增期。

  前驱期的特征是食欲降低、沉郁,不甚明显地体温升高和奶产量减少。但有时缺乏上述症状或不易被发现。

  充分发展的临床特征是出现典型的水泡。经过12-36小时水泡破溃,局部呈鲜红色的糜烂面。此时体温升高、浓郁、步态紧凑或者跛行,脉搏和呼吸次数剧增,奶量下降和动物体质降低。

  手足口病是最重要的,是心脏的破坏性活动,常为心肌衰竭,快速死亡。同时随着临床症状的发展,畜禽个体扩展到5-7天的情况。

  新生幼畜的特征是病毒引起的心肌炎,通常迅即死亡。

  口蹄疫的并发症常是在患部组织上出现细菌性的化脓-坏死过程。有时表现为多层状的化脓性皮炎或部分角质壳的剥离,腱鞘炎,乳腺炎和胃肠炎等。病期延长者可出现心脏病、内分泌病胰腺、肾上腺等疾患和不育症。一般这类动物最终由于生产能力低下而被淘汰。

  根据本病的特性和临床表现的延续性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经过。急性经过持续一至数日,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亚急性经过可持续2-3周,出现特征的临床症状,但往往不甚严重,如果动物很快康复,就认为是良性经过。

  在个别情况下,取决于外界环境不良因素气压低,高温以及机体抵抗力弱和病毒毒力强,可呈现恶性口蹄疫经过,以高度的死亡率为特征。

三、预防口蹄疫的方法

  口蹄疫是一种急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本病主要侵犯牛、猪、羊、骆驼和鹿等动物。人也可感染发病。

  口蹄疫的病原是属于小核糖核酸科、鼻病毒属中的一种病毒。这种病毒已知有A、O、C、南非1、2、3型和亚洲1型共7个主型,每一主型又有若干亚型,目前总计已有65个亚型之多。

  患有本病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猪本病的潜伏期只有1—2天。发病后最初的症状是精神不振,食欲缺损,体温上升至40—41摄氏度,病猪很快在蹄部和口腔粘膜上以及其它部位出现一些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内充满淡黄色或无色的清亮浆液,不久水疱溃破、组织糜烂,如有细菌继发感染,水疱发生化脓与坏死。

  严重病例蹄匣甚至脱落,此时病猪蹄部异常疼痛,不能行走。生长在母猪乳上的水疱发生糜烂时,吃奶的小猪很快受到感染,出现急性肠炎与心肌炎,死亡率很高。鼻镜上和口腔内有水疱和糜烂坏死的,则严重妨碍采食和咀嚼。如无细菌继发感染,水疱溃破后慢慢干涸,最后形成痂皮而脱落痊愈,整个病程大约7—8天。

  发现本病或可疑病猪时,应立即采取封锁场地和隔离病猪措施,并迅速报告有关上级防疫机构,协助诊断。对病猪除采用对症治疗外,病猪以口蹄疫高度免疫血清治疗有良好效果。受威胁的动物可用口蹄疫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

四、口蹄疫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外形呈球形,正20面体对称,直径30nm,无囊膜,分子量为6.9×106,完整的病毒为单链RNA,基因长度为8.5kb,完整病毒颗粒核酸占30%,蛋白质占70%。

  结构基本明了,由5UTR、3UTR和ORF组成,其中ORF内含VP1结构基因,VP2、VP3非结构基因和起始密码号和终止密码子等。VP1与病毒的免疫原性有关,也是病毒主要抗原所在位点。

  病毒多型,有7个血清型,65个亚型,其7个血型为A、O、C,南非SATⅠ、SATⅡ、SATⅢ、亚洲Ⅰ型,以O型为常见。A型又分为32个亚型,O型11个亚型,C型5个,南非Ⅱ型3个,亚洲Ⅰ型3个亚型,最近报道口蹄疫亚型已增加到70个以上,各型无交叉免疫现象。

  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自然条件下,含毒组织和受污染的废料其传染性可达数月,高温和阳光对病毒有杀灭作用,酸、碱对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1%~2%氢氧化钠溶液,30%草木灰水,1%~2%甲醛溶液有效,酚、乙醇、氯仿无效,该病毒对热敏感,60℃ 30min灭活,80~100℃立即灭活。

  二、发病机制

  病畜经损伤皮肤和消化道黏膜感染人体繁殖并扩散附近细胞,在皮肤上形成水疱,然后病毒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和皮肤、器官组织病变和相应症状,胃和大小肠黏膜可见出血性炎症。

  另外,具有诊断意义是部分病毒有心肌病变,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纹,故称虎斑心。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外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