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4 08:31 来源:网友分享
1、急性胃肠炎:呕吐伴眩晕、眼颤、平衡失调,常见于前庭器官疾病,如内耳眩晕症,脑供血不足。恶心、呕吐,伴有剧烈的眼痛、头痛、眼部显着充血发红、瞳孔开大,应警惕青光眼。食后即恶心、呕吐,且多伴腹痛、腹泻,常见于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菌痢及阿米巴痢疾等。
2、急性胃扩张:呕吐物有酸臭味及隔日的食物,见于幽门梗阻。食后即吐而无酸味,多数为食管梗阻。呕吐物为黄绿色的胆汁,可能是十二指肠梗阻。呕吐物含有烘便,见于肠 梗阻晚期,带有粪臭味,见于小肠梗阻。呕吐物为枣黑色液体,见于急性胃扩张。
3、肠梗阻:呕吐而不费力,进食即吐,吐出量不多,常因嗅到不愉快的气味或看到厌恶的食物而引起,属于神经官能症范畴。呕吐呈喷射状,常见于脑炎、脑膜炎等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呕吐时呈满口而出状态,常见于肠梗阻。
4、胃癌:如果食物尚未到达胃内就发生呕吐,多为食道的疾病,如食管癌,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后即有恶心、呕吐,伴腹痛、腹胀者,常见于急性胃肠炎。阿米巴痢疾等。呕吐发生于饭后2-3小时,可见于胃炎、胃溃疡和胃癌。呕吐发生于饭后4-6小时,可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呕吐发生在夜间,且量多有发酵味者,常见于幽门梗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妊娠呕吐常于清晨发生。
因胃肠道紊乱导致。更常见于摄入了产气的食物或是源于吞气症(无意识的吞咽空气)。嗳气可减轻大多数恶心、胃灼热、消化不良和胃胀气的症状。核心问题是胃的动力不足(胃镜检查除外胃的器质性疾病,如溃疡、胃炎等):
1.胃食管反流病(GERD)
胆汁反流性胃炎,食量过大,胃不能按时排空,胃内食物积存过久,引起嗳气。
2.精神压力
情绪低落,也会影响到交感神经,使其过度紧张,抑制了胃的蠕动及排空机能,存储的食物存留胃内过久,继而出现发酵气体。
3.不良饮食、生活习惯
进食过多的萝卜、土豆、红薯、板栗等食物,或长期卧床、长时间伏案工作,缺少体育活动也能影响胃排空。
4.胃出口梗阻
嗳气是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并发症,还伴有上腹部胀满不适、厌食、恶心、呕吐。
5.食管裂孔疝
嗳气常发生于进食后,且常伴有胃灼热、酸性液反流以及腹胀。患者常抱怨胸骨下或心前区钝痛,也可放射到肩部。其他症状包括吞咽困难、恶心、体重减轻、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咳嗽和口臭。
6.消化性溃疡
为常见的疾病,常导致嗳气。基本症状是胃灼热和胃烧灼痛。进食后、服用抗酸或减少分泌物的药物后可减轻。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吞咽困难、恶心、呕吐、黑粪、腹胀、饱食感和上腹部压痛。
胃胀气是人体胃病常见的一种现象,常常伴随腹痛,打嗝,放屁等症状,让人感觉极度的不舒服。那么引起位置的原因是什么呢?胃胀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胃胀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吧!
1、消化不良:
有些患者体质较差,会表现胃动力不足,常因进食某些刺激性大的食物或者较难消化的食物而导致肚子胀气。另外,肠道菌群失衡,许多废气就会很容易在肠道内积聚,也会导致肚子胀气的现象。
2、器质性疾病:
如胃肠道肿瘤、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扩张及幽门梗阻等,均可导致胃肠道积气,表现为腹中胀气感和腹部气体滞留两种现象。当胃肠积气过多时,患者可感到腹部不适,表现嗳气、腹胀、肠鸣亢进。
3、功能性疾病:
如消化不良症、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神经官能症等,病情大多数都是严重的,不能掉以轻心。
4、胃肠道疾病:
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肠梗阻、习惯性便秘等。
5、胃肠功能紊乱:
表现为胃肠道中气体吸收障碍、胃肠道内气体排出障碍,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或消失,从而导致体内的气体排不出体外,体内气体越积越多,就出现了肚子胀气的现象。
6、胃酸过多:
胃中过多的胃酸和胰液中和后会产生二氧化碳,而造成胀气、打隔。
早晚养胃粥
材料:粳米50克、大枣10个、莲子20克。
做法:
1、莲子用温水泡软、去芯,粳米淘洗干净,大枣洗净。
2、三者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开后,文火熬煮成粥。
3、根据个人口味调味后早晚食用。
功效:养胃健脾,还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清晨养胃汤
材料:红枣50克,带蚕蛹的蚕茧20个,适量白糖。
做法:
1、将洗净的红枣,和蚕茧一起入锅,加800克水。
2、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15分钟。
3、滤汁入大碗,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汤甜味美,养胃健脾,润肺生津。
健胃营养早餐
材料:小米80g,玉米糁(粗)40g,鲜百合20g。 也可以用干百合。
做法:
1、洗净:将小米和玉米糁洗净,备用。干百合洗净后,需要在冷水中浸泡30分钟让其变软
2、加水:锅内加水1500ml,放入小米和玉米糁。
3、煮粥: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焖煮30分钟。期间不时用勺子搅拌一下,避免粘住锅底。
4、加百合:加入百合,再煮10分钟。将粥盛在碗里就可以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