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4 14:03 来源:网友分享
最近,我们的“求证实验室”接到读者家长唐女士的疑问。她称孩子特别喜欢喝含乳饮料,但不怎么爱喝牛奶。尽管知道两者不同,但从买来的含乳饮料营养成分表上,其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竟然与牛奶相当,如果“营养价值类似,能不能把它代替牛奶呢?”
为此记者与苏州市质检所联系沟通,在检验人员的帮助下对市场上的部分纯牛奶和含乳饮料进行了成分测定,发现结果并非如唐女士所料。
实验前准备:
记者在超市中购买了几款盒装的含乳饮料和纯牛奶,里面包含了唐女士提到的两款饮品,并将它们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简单对比。
其中一款绿色包装的“配置型含乳饮料”上写着:能量467kJ”“、蛋白质2.8g”“、脂肪3.3g”“、碳“水化合物17.5g”“、钠145mg”;而另一份由生牛乳为配料的超高温灭菌乳上写着:能量249kJ”“、蛋“白质3.0g”“、脂肪3.2g”“、碳水化合物4.7g”“、钠60mg”“、钙100mg”。乍看之下确实无太大区别。
不过在实验室的数据之下,它们还会如此一致吗?记者随后将其带至质检所的理化室进行实验。
实验1:蛋白质含量检测
蛋白质是衡量乳制品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记者首先对购买的乳品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检测。
质检所的实验人员首先用塑料滴管直接从盒装乳制品中取样,放在天平上进行称量后导入试管中。之后,他们向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浓硫酸并放入消化片,把设备放入消化炉中进行反应,最后再把样品置入蛋白质测定仪中分析,等待结果。
经过实验人员的操作,蛋白质的检测试验结果最终出炉。
首先是唐女士提到的两款饮品: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为3.2%,而含乳饮料仅为1.2%。简单来说,就是每100ml里,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为3.2g,但含乳饮料只有1.2g,并非我们看到的“2.8g”。
难道是商家故意写错了?在实验人员的提醒下,记者注意到这款含乳饮料的营养成分表单位为“每份”,但纯牛奶和其他饮品的单位通常为“100ml”。
“这份饮品总含量是250ml,所以如果换算成100ml的单位,那每份2.8g的蛋白质实际上是每100ml中含1.12g,与实验结果类似。”
实验2:脂肪含量检测
另一个衡量营养的重要指标是脂肪。不过有了之前的经验,记者重新计算了下那款脂肪含量为3.3g的含乳饮料——换算成100ml的单位,仅为1.32g。实际情况如何?我们继续下面的实验。
和所有实验一样,起初实验人员先对这些饮品取样。脂肪的检测相对复杂一些,在取完样品后,需要先后进行水解、萃取、烘干、称量等步骤,整体时间耗时较长。例如水解过程要求水浴加热,保持70~75摄氏度连续水解3小时,其间还要不断往样品内补充氨水。
经过很长时间的等待,记者拿到了检测结果。果然,纯牛奶的脂肪含量为3.3%,而含乳饮料只有1.5%,虽然比标注的1.32g略高,可只有纯牛奶的一半不到。
而在其他几组乳制品的实验中,我们看到除了纯牛奶和鲜牛奶,其他含乳饮料的脂肪及蛋白质含量都只有其一半不到。
实验人员告诉记者,含乳饮料的主要成分除了生牛乳还有大量的水,通常来说可以在配料中看到,“比如这款含乳饮料上写着生牛乳添加量‘≥95g/份’,即每100ml内只含38g生牛乳,所以相比牛奶营养价值显然要低许多。”
实验结论:纯牛奶营养价值难取代
按照类别区分,含乳的饮品可以分为: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含乳饮料和发酵乳等。这其中的前两类即为我们常说的纯牛奶或鲜牛奶,发酵乳为酸奶,而调制乳是指在牛奶中加入少量其他配料,含乳饮料是把牛奶和其他配料加到水里,所以一般调制乳配料表第一位会写“牛乳”,含乳饮料则写着“水”。
为了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区别,实验人员也分别对记者购买的其他乳饮品做了检测,发现总体上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的蛋白质、脂肪含量相当,其次是调制乳、酸奶和含乳饮料。
不过,调制乳和含乳饮料按照配料不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变化较大,例如有一款产品的脂肪含量高达3.7%,甚至超过了纯牛奶,蛋白质含量也有3.1%。
“我们之前也对市场上的乳品进行过检测,应该说牛奶的蛋白质、脂肪含量稳定,其他含乳饮品比较难取代,”市质检所理化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解释说,“部分调制乳虽然两项指标类似,但含有大量糖分和食品添加剂。”
吴中区市场监管局特别提醒:别让孩子误以为含乳饮料就是牛奶
经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到,牛奶的营养价值与含乳饮料不同。对此吴中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综合协调科科长许涛也提醒广大家长,不要让孩子误以为含乳饮料就是牛奶,这是一个大误区。
许科长说,如果长期喝含乳饮料,不但营养价值不如喝牛奶,还可能导致孩子变胖,“家长们可以关心一下配料表,上面一般会写明营养成分,要注意单位是‘每份’还是‘每100ml’。”
另外,纯牛奶或者鲜牛奶有一个指标是其他产品没有的——非脂乳固体。什么意思呢?牛奶中除了脂肪和水分以外物质的总和,也是检验奶源好坏的标准之一,由于其他乳品中添加了物质,目前是无法通过实验测得的。
据了解,非脂乳固体的多少与奶牛食用的饲料有关,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必须“≥8.1%”,否则没资格称其为牛奶(大部分企业执行的标准会更高些)。而在本期的实验中,两款牛奶的该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