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8 08:32 来源:网友分享
1、胆固醇性息肉
多发性,突向胆囊腔的小结节;表面呈桑葚状、分叶状或乳头状,呈淡黄或灰黄色;有细蒂与胆囊壁相连;多位于底部或体部少数位于颈部,息肉直径多小于1cm;无血供,回声较强,胆囊壁薄厚正常或稍微偏厚。
2、炎性息肉
多发性,柱状上皮细胞呈单层;息肉呈粉红色扁圆形;多位于胆囊体部,少数位于颈部;息肉表面不光滑,多有蒂,息肉直径较小;有丰富的小血管增生以及有瘢痕纤维组织;有少量血供,为中等回声光团,胆囊壁增厚较明显。
3、腺瘤性息肉
多为单发,多位于胆囊颈部及体部,少量位于底部;一般有较粗的蒂,表面光滑或分叶状;息肉直径均较大,多数直径在1cm以上;有一定的血供,胆囊壁息肉为低回声或中回声,光团胆囊壁稍厚,疼痛及腹胀较明显。
B超检查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可清晰地显示胆囊的各种断面像,还可清楚地显示胆囊壁组织情况(如是否发生占位性病变等),便可检测出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体积、物理定性(是否与囊壁发生粘连、是否有蒂等),故常用于胆囊息肉的检查。
行B超检查前,患者应做好饮食护理。如检查前3天,避免吃牛奶、豆制品、糖类等易在体内出现发酵产气的食物;检查前1天应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晚餐,如面条、黑木耳、豆芽、粥等。避免吃富含胆固醇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油炸食品、蛋黄、肥肉等;检查前1天晚上9点之后,患者就不应吃任何食物,但可摄入适量白开水。检查当日,需禁食水,以做好空腹准备。以此同时,患者应排空大小便,以利于检查。
患者平卧在检查台上,由专业医生进行检查。典型表现为胆囊壁出现点状、小块状、片状的回声光团,并可看到球状、乳头状及结节状突出及阴影;若息肉发生病变,可见息肉有蒂或与胆囊壁发生粘连。综合以上所述,B超检查可为诊断、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患有胆囊息肉就应该积极治疗,那么诊断胆囊息肉的方法有哪些大家知道吗?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请我们的专家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诊断胆囊息肉的方法有哪些的内容。
诊断胆囊息肉的方法有哪些?以下就是诊断胆囊息肉的方法有哪些的介绍: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B超、CT及胆囊造影术。B超检查最有意义,不仅检出率高,而且还能动态观察胆囊息肉的病灶大小、部位、数目、内部结构及囊壁关系。因此,B超可作为诊断胆囊息肉的首选检查方法。杨氏报道B超的检出率为92.7%,特异度为94.8%,假阳性率为5.2%,准确性明显高于CT。
B超表现为胆囊壁上有向腔内隆起的病变,显示中或强的回声光团,光滑周围局部黏膜无增厚、僵硬,有时有蒂,不伴有声影和不随体位移动而随动。胆固醇性息肉在B超上表现较富特征:大多数<10mm,多发为主,主病变往往于胆囊体部,调整体位使之悬垂于胆囊腔内常可见到细小之蒂,息肉摆动幅度很大,仔细检查能见到数个散在分布的子病变。病变回声强度大多数为强回声,少数为中等回声。
诊断胆囊息肉的方法有哪些?相信大家看了以上讲解的内容以后,对诊断胆囊息肉的方法有哪些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以上讲解的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或打进电话进行了解。专家会为您详细的解答。
胆囊息肉的病例以前较为少见,近年来随着B超和CT等影像检查的广泛应用,该病的检出率日益增多。由于胆囊息肉无特殊临床表现,所以诊断必须依附实验室检查,目前公认为B超检查是诊断胆囊息肉最有价值的方法,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不同类型息肉在B超下的表现,以及如何对症处理。
1、不同类型息肉的诊断标准
(1)胆固醇性息肉:此类息肉的发病率占50%以上,迄今为止还未发现有癌变的报道。B超特征:大多数胆固醇性息肉直径小于1cm,以多发为主,多见于胆囊体部,可以看见有细小的蒂,富含胆固醇者可见微弱的声影。
(2)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这类患者占40%左右,包括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
(3)息肉型早期胆囊癌:这类患者较为少见,约占10%左右,B超特征:息肉直径通常大于1cm,多为单发,位于胆囊颈部,高回声,有一半以上患者伴有胆结石。
2、不同表现的息肉该如何处理
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多数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无需手术,但是必须定期B超检查(3-6个月复查一次)。具备下列条件时,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
(1)息肉直径大于1cm;
(2)基底广且为单发性息肉;
(3)之前息肉体积小,复查后有增大趋势,且患者年龄大于50岁的;
(4)腺瘤样息肉合并胆结石的患者。
温馨提示:
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胆囊息肉(polyp of gallbladder),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