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1 06:26 来源:网友分享
浅昏迷只要得到适当的治疗是可以苏醒的。
浅昏迷见于各种热性病、中毒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现震颤性谵妄和昏迷。热性病中与脑有关的有脑炎、脑脊髓膜炎、狂犬病等;因高热而引起意识不清的肺炎、肠伤寒;因痉挛后引起意识不清的破伤风等。中毒、重症糖尿病、重症肝病、肾功能不全的尿毒症、严重的肺气肿和肺纤维化等引起的体内代谢产物蓄积的中毒性意识不清。酒精、一氧化碳、催眠剂、最近的光化学烟雾等的中毒也是意识模糊的原因;外伤后立即引起的意识模糊,但经过数日致数周后因硬膜下血肿而致的意识丧失,则易误诊,要特别注意。小儿在患有腹泻呕吐的丙酮血症和中毒性菌痢时均可引起意识模糊。
浅昏迷(subcoma)指患者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的表情,或肢体有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可存在。呼吸、血压、脉搏无明显变化,可有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主要治疗原发性疾病,同时防止向深昏迷发展。
一、生活要有规律
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二、控制高血压
要想理想地控制血压须注意许多方面:
(1)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我国一项大量人群的干预实验表明,140/80mmHg可能是预防脑血管病的理想血压值。但一些人的血压降低到该水平后反而出现脑缺血的症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降压速度太快,也可能是对于这些人而言的理想血压要略高于上述数值。这是由于个体差异所致。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将血压降低到上述水平或略高而又没有脑缺血的不适症状为宜。
(2)血压要控制平稳:使24h内血压的“波峰”和“波谷”接近,这样既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又可防止血压过低可能导致的脑灌注不足。降压不要过快。
(3)保持舒畅的心情: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环境及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关系。环境因素有饮食、社会环境、生活改变、精神冲突等。高度的应激事件可引起交感神经介导的血管收缩及其他自主神经反应,对血压产生较大且持久的影响。Brod观察到高血压患者在紧张时血管收缩反应比正常人持久。易感性体质者对一般及特殊的应激反应表现为急性且持久的血压升高。心理生理学研究提示,精神紧张、自主神经活动及条件作用均可引起高血压。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十分必要。
(4)同时采取非药物疗法:如限制盐的摄入量、减轻体重、降低血脂、适度运动、生物反馈疗法等,可以巩固和促进药物的降压作用。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临床表现
浅昏迷是指强烈刺激可有反应,可有较少无意识活动,腹壁放射消失,但角膜放射、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腱反射存在。抑制处于皮层水平。
对于昏迷患者,由于检查不合作应有重点地进行检查,其内容包括:①体温、脉搏、呼吸频率和深度、呼吸气味及呼吸道分泌物;②血压;③皮肤有无发绀、出血及出汗;④昏迷程度;⑤瞳孔大小、两侧是否等大及对光反应;⑥眼球活动及眼脑反射;⑦眼底有无视乳头水肿出血和渗出;⑧运动和反射;⑨脑膜刺激征;⑩脑电图、CT检查等。
鉴别诊断
1.浅昏迷
患者意识大部分丧失,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均无反应,但对强烈的刺激有反应,患者各种反射存在,有大小便失禁。
2.中昏迷
患者疼痛反应消失,四肢完全处于瘫痪状态,角膜反射、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减弱,抑制达到皮层下水平。
3.深昏迷
患者意识全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各种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
当身边突然出现疑似昏迷者是,鉴别其是否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棉芯轻触其角膜,正常人或浅昏迷者都会出现眨眼动作,而昏迷特别是深昏迷者毫无反应。当确定昏迷是,应尽快护送昏迷者到医院抢救,在护送昏迷者去医院的同时,注意做好如下几点:
(1)使昏迷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如果昏迷者有活动性假牙,应立即取出,以防误入气管。
(3)注意给昏迷者保暖,防止受凉。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呼唤昏迷者,以了解意识情况,对躁动不安的伤者,要加强保护,防止意外损伤。
(5)外伤者按有关外伤急救。
浅昏迷易与深昏迷混淆
昏迷是意识障碍最为严重的阶段,为高级神经活动的高度抑制。
⑴ 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均无反应,但对强烈的刺激有反应,病人各种反射存在,有大小便失禁。
⑵ 深昏迷:意识全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各种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