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疝怎么治疗 腹内疝的症状有哪些

2018-05-03 07:47 来源:网友分享

一、腹内疝如何治疗

  腹内疝所引起的急性肠梗阻可能在短期内导致肠管绞窄和坏死。一旦疑及此病,应立即手术。

  1、术前准备:胃肠减压,充分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2、手术要点:用手轻柔地扩张疝环,以挤压和牵引相结合的手法,小心而缓慢地复位肠襻;如肠管膨胀严重,可切开疝囊抽吸出肠襻内的气、液体并分离粘连有助于复位。修补扩张疝环或系膜裂孔。

  腹内疝均须手术治疗。先天性腹内疝的疝环缘多有重要血管或器官,肠管在复位时不可强行扩张或任意切剪疝环以免损伤。Winslow孔疝可作Kocher切口充分游离十二指肠以扩大疝环。十二指肠旁疝只能在疝环的下方剪开,尤其对右侧十二指肠旁疝绝不可误伤其疝环前缘的肠系膜上血管。总之,术中要求十分注意疝环毗邻的解剖关系。

  真性、先天性腹内疝疝囊为富有血管的腹膜、网膜或系膜,只能在无血管或非血管主干处切开,回纳和检查嵌顿的肠管。如无坏死而扩张的肠管复位有困难,可在严格防止污染的情况下行肠减压后再回纳。如已绞窄坏死,则在疝环入口肠管正常处予以切断,于疝囊内取出坏死肠段,再吻合切端。先天或后天性腹内假疝的手术原则是:疝内容物复位后,剪除粘连带或缝闭所有裂隙以防止复发。

  人患有腹内疝是非常常见的,很多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照顾自己啊,真爱生命,远离危害。

二、腹内疝的症状是哪些

  腹内疝的症状是有几个方面的,一般患上了腹内疝的病人会出现腹痛的情况,而且还会出现呕吐和便秘的情况,另外腹内疝的患者还会出现腹胀及包块。

  腹内脏器自其原来的位置,经过腹腔内一个正常或异常的孔道或裂隙脱位到一个异常的腔隙者称为腹内疝。疝内容物主要是胃和肠管。腹内疝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尚未出现症状的腹内疝临床上多难以确诊。腹内疝的严重后果是可造成胃肠道梗阻,如发生绞窄性梗阻,又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常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因肠坏死而危及生命。本病发病急骤、病程进展快、病情险恶,且早期临床表现又不典型,故早期诊断较难,常导致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凡临床有胃肠道梗阻症状者,特别是在某种手术或外伤后,在进行鉴别诊断时应考虑有腹内疝存在的可能。

  1.腹痛

  继发于腹部手术后的内疝有剧烈腹痛,伴有绞窄性肠梗阻症状,腹痛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重。网膜囊疝、隐窝疝可引起慢性单纯性肠梗阻,多为反复发作的轻度腹痛。

  2.呕吐和便秘

  十二指肠旁疝、胃大部切除术后等高位内疝有频繁呕吐及便秘。隐窝疝、网膜囊疝等非嵌顿性腹内疝则多无恶心、呕吐和便秘。

  3.腹胀及包块

  低位肠管的嵌顿性腹内疝可引起腹胀。网膜囊疝、十二指肠旁疝偶可在上腹部形成包块及局限性腹胀,且叩诊呈鼓音,其他类型的内疝多不能触及包块。

  4.腹部手术后内疝

  多发生于肠功能恢复并开始进食时,可突发剧烈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并有面色苍白、脉率加快及四肢发凉等休克症状和腹膜刺激征。

三、腹内疝的检查有什么

  一、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积 可因缺水、血液浓缩而升高。

  2、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 明显升高时考虑发生肠绞窄。

  3、血清电解质(K 、Na 、Cl-)、血气分析等测定可反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的情况。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腹部透视、腹部平片或CT扫描等除一般肠梗阻征象外,在腹腔内可见某一部位有异常积气,有一团小肠襻聚在一起,不易被推移,似装在一个袋内样,而腹内其他部位的小肠襻则少见。

  Wislow孔疝可见胃向左向后移位,结肠向下方移位,成簇的小肠液平面积聚在小网膜囊区域,肠系膜位于下腔和门静脉之间,小网膜囊内有气液平面,肝下间隙可见多个肠襻影。

  十二指肠旁疝可见小肠盘绕在一起,积聚在疝囊内,位于中线,不能移动或散解,胃体被牵引向下,结肠在小肠襻包块的后方,疝囊内的小肠扩张并呈淤滞状态。左侧十二指肠旁疝可见包裹成团的肠襻位于胃和胰腺之间,在Treitzs韧带水平或胰腺后方,包裹成团的肠襻缺少正常肠襻间的指状突间隙(inter-digitation),肠管扩张并有气液平面;右侧十二指肠旁疝可在右中腹部见到扩张肠管和气液平面,空肠动、静脉分支在肠系膜上动脉后方。

  2、B超 腹腔某一部位可见异常的团块回声,内有或无肠蠕动,团块内部管状或囊状形态随时间及饮食改变。

  3、其他检查 如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检查可见肠系膜血管走向和分布异常,有助于诊断。

四、腹内疝的病因是什么

  腹内疝的出现和很多因素有关系,这给我们治疗腹内疝带来了难处,我们将腹内疝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的腹内疝,另外一种就是继发性的腹内疝。

  由于腹腔内存在有孔隙,故可形成内疝的疝环,这是腹内疝形成的基础。腹内疝的疝环孔隙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腹内疝

  由先天性腹内孔隙所致。胚胎发育过程中,肠转位时,肠系膜与后腹膜壁层之间残留孔隙,旋转异常及结肠固定不良,小肠、游动升结肠、横结肠及乙状结肠等游离肠段系膜可出现先天性裂孔,形成内疝的疝环。正常的后腹膜本来有若干隐窝,但一般都很浅小,不致引起内疝。腹膜隐窝如过深,肠管进入后不易自行复位可形成隐窝疝。

  (1)膈疝和食管裂孔疝

  胃或横结肠等腹内脏器,通过横膈的先天性缺损突入胸腔者称为膈疝。除胃肠道梗阻外,这类膈疝常并有心肺等胸内脏器的受压症状。食管裂孔疝是一种较常见的膈疝。

  (2)网膜孔疝

  游离的小肠襻,偶为肠系膜过长的横结肠,有时可通过网膜孔进入小网膜囊内,称网膜孔疝。因疝囊口的前壁为肝十二指肠韧带,故多数病例会发生绞窄。

  (3)腹膜隐窝疝

  腹膜隐窝如过深,可采用肠管进入后不易自行复位而形成隐窝疝。如十二指肠空肠曲周围的十二指肠旁窝、肠系膜腹壁窝、结肠系膜间窝、回盲窝、盲肠后窝、乙状结肠后窝、膀胱旁等。

  (4)肠系膜裂孔疝

  小肠系膜有时可有先天性的缺损或裂孔,横结肠系膜偶尔也可以有缺损,小肠襻可以穿过此孔而发生梗阻或嵌顿。

  2.继发性腹内疝

  是指继手术或外伤后形成的腹内疝,除创伤性膈疝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所致孔隙

  BillrothⅡ式或胃空肠吻合后吻合口后孔隙的存在可能成为腹内疝的原因。特别是做结肠前吻合,且输入空肠襻过长,又未缝闭空肠系膜与横结肠系膜之间的间隙时,有时可因输出襻或肠管通过此孔隙而形成内疝。输入襻过长可形成较大吻合口后孔隙,是内疝发生的重要原因。

  (2)直肠癌根治术后所致孔隙

  直肠癌做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腹腔内可形成两个孔隙。其一是拖至腹壁造口的肠管与其左侧腹壁之间可形成孔隙,若术中未予缝闭,加之术后又出现腹胀,小肠可疝入造瘘肠管的旁侧而引起内疝。另一孔隙是因盆底腹膜的缝合不当所致,或术后腹胀致盆底腹膜裂开成缝隙,肠管可进入而形成内疝。

  (3)胆道手术及胆肠内引流术后所致孔隙

  胆总管T管引流或胃肠道用导管造瘘后,如导管的位置放的不妥当,肠曲也有可能钻入这些引流管与侧腹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内疝。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