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肺大泡的方法 肺大泡的病因有哪些

2018-05-12 10:35 来源:网友分享

一、肺大泡的病因及病理

  肺大泡(pulmonary bulla)(也作肺大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目前绝大多数的肺大泡手术均可在电视胸腔镜(VATS)下完成,2/3的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肺大泡病人的症状与大泡数目、大小以及是否伴有基础的肺部疾病密切相关。肺大泡一般继发于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肺气肿,也有一些病因不清的特发性肺大泡。术中发现体积较大的肺大泡应于其基底部正常肺组织处行肺楔形切除,以完整切除肺大泡;较小的或靠近肺门难以完整切除的肺大泡可行结扎、缝扎或电凝灼烧等处理;位于深部肺组织内的肺大泡,除非巨大或合并感染,否则可不用处理。

  肺大泡(pulmonary bulla)(也作肺大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目前绝大多数的肺大泡手术均可在电视胸腔镜(VATS)下完成,2/3的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肺大泡病人的症状与大泡数目、大小以及是否伴有基础的肺部疾病密切相关。肺大泡一般继发于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肺气肿,也有一些病因不清的特发性肺大泡。术中发现体积较大的肺大泡应于其基底部正常肺组织处行肺楔形切除,以完整切除肺大泡;较小的或靠近肺门难以完整切除的肺大泡可行结扎、缝扎或电凝灼烧等处理;位于深部肺组织内的肺大泡,除非巨大或合并感染,否则可不用处理。

二、肺大泡的临床分类及表现

  肺大泡的临床分类

  根据大泡周围的肺实质内有无阻塞性肺病的表现,可将肺大泡分为以下三类:

  I型

  大泡伴正常的肺实质:其特点大泡位于肺实质内,有明确的空腔和边界。常位于肺尖。大泡较大时,会压迫周围肺组织,但因肺实质正常,病人相对无症状,肺功能仍可接近正常。巨大肺大泡可充填一侧胸腔。

  II型

  大泡伴周围肺实质的广泛气肿:为广泛肺气肿基础上的局部加重,大泡常为多发、双侧、有植入肺内宽的基底,各大泡的大小和累及范围常不同,其症状不仅与大泡的大小有关,而且与其周围的肺气肿的严重程度有关。

  Ⅲ型

  毁损肺:为弥漫性大泡性气肿,使该区域完全失去肺实质,多局限于肺段或肺叶,但也可累及一侧全肺。

  临床表现

  肺大泡病人的症状与大泡数目、大小以及是否伴有基础的肺部疾病密切相关。较小的、数目少的单纯肺大泡可无任何症状,有时只是在胸片或CT检查时偶然被发现。体积大或多发性肺大泡可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尤其是体积超过一侧胸腔容积1/2的巨型肺大泡,或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常会有明显胸闷、气短等症状。大泡内感染可出现肺部感染症状。少数肺大泡病人有咯血和胸痛等症状。

三、肺大泡的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

  1、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大泡最常用的方法。表现为肺野内大小不等、数目不一的薄壁空腔,腔内肺纹理稀少或仅有条索状阴影。最大吸气时拍摄X线可明确肺大泡的数量、位置及真实大小。大泡周围可有受压致密的肺组织阴影,有时(如合并感染)泡腔内可见液平。

  2、胸部CT:是有效的诊断方法,比X线更精确。能清晰的显示大泡的大小、数量及范围,观察X线难以显示的大泡,明确大泡与肺实质的分界以及是否伴有其它肺部疾患,并有助于鉴别气胸和肺大泡。(图1)

  体积大且靠近胸壁的肺大泡需要与气胸进行鉴别。胸片检查均可见局部肺野透亮度增高,但气胸病人胸片见局部完全无肺纹理,且肺组织向肺门方向压缩,弧度与肺大泡相反。另外,气胸常为突发起病,病情变化快,而肺大泡病情发展较慢。胸部CT是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巨大肺大泡与气胸鉴别困难时,作胸穿应慎重,以免刺破大泡,造成医源性气胸,甚至成为张力性气胸。

四、不同肺大泡的中医治疗方式

  由于肺大泡是一种呼吸科疾病中非常特殊的一种,所以在治疗方面是存在一些困难的,肺大泡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的,肺大泡也有大有小,小的肺大泡是没有什么症状的,大的肺大泡会让患者感到胸闷、气短,严重时还会呼吸困难,对于患者来说,及时的治疗很重要,那么,肺大泡的中医治疗效果怎么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痰浊壅肺型肺大泡

  主证:气喘咳嗽,痰多粘稠,咳而不爽,胸闷痛,苔白腻,脉滑。

  方药: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陈皮、半夏、白芥子、莱菔子,茯苓,甘草、厚薄、杏仁。

  治法:祛痰平喘。

  2、肺喘型肺大泡

  主证:喘促短气,语言无力,咳声低弱,自寒畏风,咽喉不利,面红口干,舌质淡红,脉细软而弱。

  方药:生脉散加减人参、玉竹、桑白皮,麦冬、南沙参、黄芩各,五味子,紫苑、黄芪、黛哈。

  治法:益气养阴定喘。

  3、风寒外感型肺大泡

  主证:咳喘并作,痰白而稀,恶寒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方药:三拗汤加减炙麻黄 、生甘草,光杏仁、半夏,细辛。

  治法:散寒宣肺化痰平喘。

  4、肾喘型肺大泡

  主证:咳喘日久,动则喘甚,形疲神惫,汗出面清,肢冷腰酸,舌质淡,脉沉细。

  方药:肾气丸加减附子、山萸肉、丹皮、泽泻、人参补骨酯,肉桂,地黄,茯苓,五味子。

  治法:补肾纳气。

  宣肺平喘,消痰止咳,通气活血,散结复弹,修复气道炎性病灶,消除气流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以治标。温阳固本,整体调节,增强机体适应性调节以治本。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