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治积聚的方法 拔罐有什么坏处

2018-06-18 07:46 来源:网友分享

一、拔罐治积聚的方法

  体内寒湿积聚怎么办 拔火罐可解决

  拔火罐是很多家庭常用的保健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疏通经络、行血祛淤、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的功效,尤其对风寒湿痹所致的急性疼痛、筋骨酸痛等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老年人大多体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拔罐疗法不宜作为日常养生手段。即使是体质较好的中年人,也不能每天都接受拔罐治疗,治疗疾病时应隔日1次,预防保健则1周2次比较适宜。

  拔罐疗法实际上是一种泻法,在拔罐的同时,因肌肤腠理开泄,阳气易随之外脱,故不问体质频繁拔罐易伤正气,使患者卫外能力不足,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劳怕冷,甚至腰酸腹泻、容易感冒等。

  专家建议,一般家庭治疗最好使用真空罐,抽真空时要注意力度,勿使负压过大;每次拔罐治疗5~10分钟即可,老年人更要密切观察其反应;拔罐后若出现水疱,可用消毒针将水疱挑破,涂以龙胆紫药水或伤科油,并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二、拔罐有什么坏处

  一、损伤皮肤

  大家对于拔火罐的操作方式和工作原理应该比较了解,其主要是用罐子与皮肤组合成一个密闭空间,然后通过燃烧消耗密闭空间内氧气,从而减小密闭空间内的压力,通过这种方式将体内的淤气通过毛孔吸出,现在拔火罐有时候不采用明火燃烧的方式,但是其基本工作远离与传统拔火罐还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体内淤气通过毛孔被吸出体外,就会使毛孔舒张,如果舒张时间太久或者舒长力度太大就容易造成毛孔变粗,从而使皮肤变得粗糙,所以提醒大家在拔火罐的时候一定要控制时间和频率,每次拔罐时间不宜超过五分钟,在相同地方拔罐时间间隔不少于三天。

  二、容易诱发中风

  传统意义上拔罐一般是为了理疗,但是随着减肥瘦身风潮的流行,很多人把拔罐用于减肥上,专家特别提醒,由于拔罐之后皮肤毛孔处于舒张状态,这样容易导致外界环境中的寒气进入人体,从而诱发中风,所以在大面积拔罐之后一定要注意不要将拔罐部位暴露在外面,而且要做好保暖工作。另外,还要注意,拔罐结束之后不要立即洗澡或者擦拭拔罐部位。

  三、经常拔火罐容易引起皮肤感染

  如果你经常去拔罐的话,一定要预防这些不该有的事情哦。 经常拔火罐会导致皮肤感染 很多人认为拔罐最少要半小时,这样才能有效果,中医提醒其实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滑完罐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四、拔火罐后洗澡很容易着凉

  拔火罐后洗澡很容易着凉 顺序还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三、拔罐的作用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拔火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具体作用如下:

  1、平衡阴阳。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发热是阳气盛实的表现,而寒战恶寒是阴气盛实的症状,在大椎进行拔罐能够治疗发热的疾病,而在关元进行则能治疗寒性的疾病。

  2、调和脏腑。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穴位通过以通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各种脏腑疾病。

  3、疏通经络。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引作用,刺激体表的穴位及经筋皮部,而穴位及经筋皮部是与经络密切相连的。所以,拔罐能够疏通经络,使营卫调和,祛除经络中的各种致病的邪气,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得,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4、协助诊断。通过观察所有拔罐后体表的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

  5、祛除病邪。拔罐疗法因为以负压吸拔体表的穴位,不公能够开腠理、散风寒,而且还能调整脏腑经络的作用,鼓舞人体的正气,也有助于体内致邪气的排出。

  6、双向调节。在临床取穴和拔罐方法都不变的情况下,拔罐疗法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四、拔罐的方法

  火罐: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排去空气。即借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去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而吸着于皮肤上,称火罐法。又可分为四种:

  1、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不等纸条燃完,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于体表。

  2、内火法:以镊子夹住点燃的酒精棉球,在罐内绕一圈,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有吸住。

  3、贴棉法:用1厘米见方的棉花一块,不要过厚,略浸酒精,贴于罐内壁中段,然后点着,罩于选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

  4、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被拔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罐扣上,可产生较强吸力,使罐吸住。

  以拔罐形式分类,可分为如下几种方法:

  1、单罐: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明显压痛点。可按病变或压痛范围大小,选取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处拔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在肩内陵处拔罐;冈上肌腱炎在肩髃处拔罐等。

  2、多罐: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可在病变部位吸拔数个乃至排列吸拔十数个罐,称为“排罐法”。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位置成行排列拔罐。治疗某些内脏器官瘀血时,可按脏器解剖部位在相应体表纵横排列拔罐。

  3、闪罐:吸拔后即起去,反复多次。即将罐拔上迅即起下,再拔上,再起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上。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证。

  4、留罐:吸拔后留置一定时间。即拔罐后,留置5~15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瘠薄处,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

  5、推罐:又称走罐,吸拔后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处,如腰背、臀髋、腿股等部位。须选用口径较大的罐,罐口要平滑,玻璃罐最好,先在罐口人涂一些滑润油脂,将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向按,前半边不用力略向上提,慢慢向前推动,如此上下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十次,至皮肤潮红或郁血为止。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