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4 08:03 来源:网友分享
皮疹见于部分败血症患者,皮疹以瘀点最为多见,多分布于躯干、四肢、眼结膜、口腔黏膜等处。
疑诊败血症时,针对性的抗菌药物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最好抗菌药物应用之前留取血培养。抗菌药物应用原则是针对性用药,及时应用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是治疗败血症的关键,结合临床表现及前期治疗反应予以调整。联合用药,对病情危重者宜选取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三联或四联应用的必要性不大)。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第三代头孢菌素对此类菌有强抗菌活性,敏感率一般大于90%,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大肠杆菌及肺炎杆菌也有抗菌活性。故对此类败血症可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中选用一种,可与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绿脓杆菌败血症时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或碳青酶烯类较好。或将上药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伍用,疗效也好。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对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G-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受外界影响小。
当病原菌进入血循环,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时称败血症。败血症不同于“菌血症”和“毒血症”,前者为细菌仅在血循环中生存而不产生毒素;后者则仅为细菌产生的毒素进入血循环。由此可知,败血症所引起的病情要严重得多。在此应提醒的是,有些家长把“白血病”与败血症混为一谈,其实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并非感染。另外,败血症是一个总称,大夫作出诊断时,会在败血症三个字前面冠上致病菌的具体名称,如大肠杆菌败血症等。
引起败血症的病原菌多种多样,从外科角度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脆弱类厌氧杆菌等常见。
败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1、全身症状:高烧或忽高忽低发烧,烦燥不安、食欲下降,脉搏增快、消瘦、贫血、脱水、酸中毒。严重者出现昏迷、抽风、黄疸、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表现。
2、皮肤与粘膜:常有红斑、痉点、痉斑等。
3、血培养:取血液进行细菌培养时可培养出致病菌。
此外,化验检查可有C反应蛋白强阳性,白细胞汁数增高并表现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并可出现疖,蜂窝织炎,阑尾炎等局部化脓性病灶。
败血症是致病菌侵入血液,在血液循环中生长繁殖,同时释放毒素,造成全身感染的重症感染性疾病。小儿败血症多数起病急、热势高,表现为突然高热,或先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多在 39℃以上,呈持续高热或不规则高热,热退时出汗较多。个别体弱或营养不良的婴儿可无发热,但精神欠佳,面色灰白。
不同致病菌引起的败血症其发热特点有所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发热较高,且持续不退;大肠杆菌败血症发病稍缓慢,发热程度不等,热型不规则;链球菌败血症多为反复发热,热型不定;细菌L型败血症的发热特点是体温波动大,可见多种热型,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逐渐下降几日后,即使在原抗生素继续使用的情况下,体温可再度上升,有的患儿发热可迁延数月。
针对败血症的发热特点,药物降温可选择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也可采用冷盐水灌肠等物理方法降温。对持续高热者可以用消炎痛栓剂从肛门纳入。因败血症发热时间较长,最好多种退热方法交替应用。但各种退热降温的方法只不过是对症处理,关键的治疗是必须选择针对性强的抗生素。
1、新生儿的皮肤、粘膜薄嫩,容易破损;未愈合的脐部是细菌入侵的门户;更主要的是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不受局限,当细菌从皮肤、粘膜进入血液循环后,极易向全身扩散而致败血症。
2、妈妈怀孕期间患感染性疾病时,某些细菌及其毒素,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这种情况新生儿多于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
3、胎儿娩出时,由于母体羊膜早破、羊水污染、产程延长、助产过程消毒不严等,均可增加感染机会,而致新生儿败血症。
4、新生儿反应能力低下,当有某些局部感染时,未被及时发现,如:脐炎、口腔炎、皮肤小脓疱、脓头痱子、眼睑炎等,均可成为病灶,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发展为败血症。
预防新生儿败血症要注意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孕妇感染,以防胎儿在宫内感染;在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产房环境、抢救设备、复苏器械等要严格消毒;对早期破水、产程太长、宫内窒息的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做新生儿护理工作,应特别注意保护好皮肤、粘膜、脐部免受感染或损伤,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在护理新生儿时,要细心观察吃、睡、动等方面有无异常表现,尽可能及早发现轻微的感染病兆,及时处理,以免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