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脏内膜炎如何护理 感染性心脏内膜炎有什么症状

2018-08-21 06:36 来源:网友分享

一、如何护理感染性心脏内膜炎

  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病情重,住院治疗时间长,医疗费用高,往往会出现情绪浮躁、不愿意接受治疗等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与患者交流和沟通,说明检查目的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安心住院,积极配合。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缓解心理压力,避免患者因心理因素而加重痛苦。关心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体温护理

  指导患者及家属准确测量体温,每4小时测量1次并记录,严密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38℃,则应立即采取物理降温,在头部和大动脉处放置冰袋或擦浴。体温>39℃时,应用药物降温。餐后30分钟内、出汗、饮用热水时,不测量体温。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寒战时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配合医生选择血培养采血的最好时机,采血时间宜选在寒战或体温正在升高时和应用抗生素之前,可以提高血培养阳性率。

  3.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酸奶、肉类等,可少量多餐。对伴有心衰的患者则应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但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特别是血钾的调节。还要戒烟戒酒,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4.用药护理

  抗生素治疗时严格按照时间点用药,以确保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若突发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端坐位、下肢下垂,遵医嘱给予扩血管、强心、利尿药物。注意保护静脉,可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穿刺次数。

  5.并发症护理

  当患者出现偏瘫、失语、感觉障碍考虑为脑栓塞;出现腰痛、蛋白尿、血尿考虑为肾栓塞;出现肢体剧痛、局部皮肤温度下降、动脉搏动消失考虑为外周动脉栓塞;出现突然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咯血等表现考虑为肺栓塞。患者一旦出现栓塞表现,应立即与医生沟通进行紧急救治。

二、感染性心脏内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可轻可重,与致病菌不同或应用抗微生物药后症状不典型有关。一般起病缓慢,早期的症状和体征常较轻微,可有不规则发热或低热,也可能仅有长期发热而无其他表现。

  1.感染症状 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几乎所有的病例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不规则,热程较长,个别病例无发热。此外患者有疲乏、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关节痛、皮肤苍白等表现,病情进展较慢。

  2.心脏方面的症状 原有的心脏杂音可因心脏瓣膜的赘生物而发生改变,出现粗糙、响亮、呈海鸥鸣样或音乐样的杂音。原无心脏杂音者可出现音乐样杂音,约一半患儿由于心瓣膜病变、中毒性心肌炎等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出现心音低钝、奔马律等。

  3.栓塞症状 视栓塞部位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发生于病程后期,但约1/3的患者为首发症状,可见欧氏小结。内脏栓塞可致脾大、腹痛、血尿、便血,有时脾大很显著;肺栓塞可有胸痛、咳嗽、咯血和肺部啰音;脑动脉栓塞则有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抽搐甚至昏迷等。病程久者可见杵状指、趾,但无发绀。

三、感染性心脏内膜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1、心电图检查:一般无特异性。在并发栓塞性心肌梗塞、心包炎时可显示特征性改变。在伴有室间隔脓肿或瓣环脓肿时可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和室性早搏。颅内菌性动脉瘤破裂,可出现“神经源性”的T波改变。

  2、一般化验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后者大都在6%~10g%左右,偶可有溶血现象。白细胞计数在无并发症的患者可正常或轻度增高,有时可见到左移。红细胞沉降率大多增快。半数以上患者可出现蛋白尿和镜下血尿。

  3、血培养:怎么检查感染性心内膜炎?专家表示,约有75%~85%患者血培养阳性。阳性血培养是诊断本病的最直接的证据,而且还可以随访菌血症是否持续。病原体从赘生物不断地播散到血中,且是连续性的,数量也不一,急性患者应在应用抗生素前1~2h内抽取2~3个血标本,亚急性者在应用抗生素前24h采集3~4个血标本。

  4、超声心动图检查:瓣膜上的赘生物可由超声心动图探得,尤在血培养阳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能探测到赘生物所在部位、大小、数目和形态。经胸壁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早期诊断生物瓣PVE很有价值,对机械瓣PVE则略差。

四、感染性心脏内膜炎怎么治疗

  1.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心内膜炎最重要的措施。选择抗生素要根据致病菌培养结果或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疗程亦要足够长,力求治愈,一般为4~6周。对临床高度怀疑本病,而血培养反复阴性者,可凭经验按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选用大剂量青霉素和氨基糖甙类药物治疗2周,同时作血培养和血清学检查,除外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引起的感染。若无效,改用其他杀菌剂药物,如万古霉素和头孢菌素。感染心内膜炎复发时,应再治疗,且疗程宜适当延长。

  2.手术治疗

  下述情况需考虑手术治疗:

  (1)瓣膜穿孔、破裂、腱索离断,发生难治性急性心力衰竭。

  (2)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感染,内科治疗不能控制。

  (3)并发细菌性动脉瘤破裂或四肢大动脉栓塞。

  (4)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控制时,手术应在加强支持疗法和抗生素控制下尽早进行。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