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辐射大吗 冠状动脉造影注意事项

2018-08-31 07:35 来源:网友分享

一、什么是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将导管经大腿股动脉或其它周围动脉插入,送至升主动脉,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能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唯一能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论断方法,医学界号称其为“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死亡率约在0.11%-0.14%,心肌梗死率约在0%-0.06%;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患者的心肌梗死与死亡率均约在3.0%。对于有不典型心绞痛症状,临床难以确诊,尤其是治疗效果不佳者,以及中、老年患者心脏扩大、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电图异常,怀疑有冠状动脉病变或畸形,但无创检查结果不能确诊者,冠状动脉造影可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对临床上确认的冠心病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不佳而考虑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必须先进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左心室的功能情况,以正确选择适应症,制定治疗方案。

二、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注意事项

  1.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并将备用药品抽入空针内,如阿托品1mg,利多卡因400mg,异丙肾上腺素0.5mg。

  2.股动脉穿刺成功后,立即由静脉内注射肝素50mg,防止血栓并发症。

  3.压力换能器、三通接头和心导管应连成一个完整的密闭系统,注意排气,并时刻注意,切勿混入气泡。

  4.电击除颤器的电极板涂以导电糊,以备应用。

  5.检查过程中连续心电监测,必要时提醒操作者,监测内容包括:①QRS波幅。②ST段及T波。③心律,如有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立即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0.5~1mg;如有室早、室速,立即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50~100mg,发生室颤时立即予以电除颤。

  6.严密监测压力,压力下降2.67kPa(20mmHg)以上,疑导管顶端堵住冠状动脉时,立即撤离导管.

  7.病情严重或原有心动过缓者,造影前可安置临时起搏器

  8.操作过程中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应予硝酸甘油0.6mg含服,或从导管内注射稀释后的硝酸甘油200ug.必要时重复应用.并予以氧气吸入.

  9.为减少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的并发症,应注意以下各点:①导管勿入冠脉口内,以防机械性阻塞冠状动脉而发生心室颤动.②插管前用肝素液冲洗导管及导引钢丝,操作过程中,酌情用肝素盐水冲洗外套管.③插管动作轻柔、迅速,尽量缩短检查时间。④注射造影剂后,嘱患者咳嗽,因碘造影剂可抑制心肌,减慢心率,甚至可引起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注意可能发生的造影剂反应。如反应严重要及时处理。

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常规处理

  ⒈监测患者有无不适,注意心电图及生命体征等。

  ⒉补足液体,防止迷走反射,心功能差者除外。

  ⒊桡动脉穿刺径路在拔除鞘管后对穿刺点局部压迫4-6小时后可以拆除加压绷带。股动脉入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可即刻拔管,常规压迫穿刺点20分钟后,若穿刺点无活动性出血,可进行制动并加压包扎,18-24小时后可以拆除绷带开始轻度活动。如果使用封堵器,患者可以在平卧制动后6小时开始床上活动。

  ⒋注意穿刺点有无渗血、红肿及杂音,穿刺的肢体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张力、温度及活动有无异常。

  ⒌术后或次日查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心肌酶及心梗三项等。

  ⒍股动脉穿刺的患者第3天出院。

  7.术后在监护室内监护24小时。监护内容:

  (1)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和尿量。

  (2)嘱患者多饮水,以利造影剂排泄。

  (3)观察穿刺局部有无出血和渗血,并注意外周动脉搏动,卧床休息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

  (4)必要时重复心电图检查,注意检查后有无心肌缺血的改变。

四、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

  ⒈假性动脉瘤

  指血液自股动脉穿刺的破口流出并被邻近的组织局限性包裹而形成的血肿,血液可经此破口在股动脉和瘤体之间来回流动。假性动脉瘤与真性动脉瘤的区别在于瘤壁由血栓和周围组织构成,而无正常血管壁的组织结构。其常见症状为局部疼痛,有时较剧烈,瘤体过大时也可产生周围神经血管压迫症状。触诊可发现皮下血肿,有搏动感,听诊可闻及明显的血管收缩期杂音,其确诊有赖于超声多普勒检查。大部分直径<37.5px的假性动脉瘤可自行愈合,无需特殊处理。而直径较大者可通过压迫、瘤体内凝血酶注射和外科修复等方法进行根治,前提是停用肝素、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

  ⒉股动静脉瘘

  指股动脉穿刺造成股动、静脉之间有异常通道形成,大部分股动静脉瘘无明显症状,也不导致严重并发症,许多小的动静脉瘘可自行愈合。少数情况下因动静脉瘘血流量大,可导致静脉扩张、曲张,或患者自身存在严重的股动脉远端血管狭窄,股动静脉瘘导致“窃血”现象,使下肢缺血加重。触诊皮下无血肿,听诊可闻及血管双期杂音。对未能自行愈合或有严重并发症的股动静脉瘘可考虑手术治疗;或在超声引导下压迫封闭瘘管。

  ⒊腹膜后出血

  指血流经股动脉穿刺口、通常沿腰大肌边缘流入腹膜后腔隙。由于腹膜后腔隙具有更大的空间,可储留大量血液;腹膜后血肿起病隐匿,当有明显症状出现时,如低血压,常提示已有严重出血,如诊断处理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死亡,是与股动脉径路相关的最凶险的并发症。主要症状及体征是贫血、低血压、腹部紧张及下腹部疼痛及出汗等,确诊有赖于CT检查。治疗包括以下原则:⑴立即停用抗凝药物。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升压,快速补充血容量,输血、输液,输注量和速度以使血压持续稳定为目标。⑶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定时复查血象,判断有无继续出血,并给与针对性治疗,患者应绝对卧床。⑷对不能有效止血的患者应尽早介入封堵或外科治疗。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