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3 07:03 来源:网友分享
肝顶部囊肿可见到横膈升高,动度受限,亦可有局限性隆起,肝影增大。有时可显示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整齐的阴影,或有孤形囊壁钙化影。
1、超声表现
(1)为首选检查方法。囊肿呈圆形成类圆形,壁较厚,边界清楚、光整,囊内可见子囊,其中可见光环、光团或活动光点。
(2)病变周围可有回声增强。
2、包虫皮内试验(casoni)试验
为肝包虫的特异性试验,阳性率达90~95%,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超声波检查:能显示囊肿的大小和所在的部位、有时可发现子囊的反射波。同位素肝扫描:可显示轮廓清晰的占位性病变。
3、CT表现
(1)好发于肝右叶,肝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CT值可在-14~25HU,密度均匀一致,增强后无强化表现。边界清楚,光整。囊壁及囊内分隔有增强效应。
(2)大的囊腔内可见分房结构或子囊(囊内囊)。子囊的数目和大小不一。如子囊主要分布在母囊的周边部分呈车轮状。
(3)囊壁可见钙化,呈壳状或环状,厚薄可以规则,为肝包虫病特征性表现。
(4)因感染或损伤,可造成内囊分离,如内、外囊部分分离表现为双边征;如内囊完全分离、塌陷、卷缩,并悬浮于囊叶中,呈水上荷花征。偶尔完全分离脱落的内囊散开呈飘带状阴影。
1.肝包虫病。囊肝包炎极度肿大时右上腹出现肿块,患者有饱胀牵涉感并可有压迫症状。囊肿大多位于右叶,且多位于表面,位于左叶者仅占1/4。囊肿位于右叶中心部时肝脏呈弥漫性肿大,向上发展压迫胸腔可引起反应性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向下向前发展则向腹腔膨出。检查可以发现占位性病变。
2.肺包虫病。因为肺组织很柔软,所以,肺部的包虫会长的非常的快,常有干咳、咯血等症状。约有2/3患者病变位于右肺,且以下叶居多。在无并发症的病例胸部X线检查可见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多环形边缘清晰而光滑的肿块。严重者囊肿穿破,囊液完全排出,在X线上呈空洞型;囊肿破入胸腔时可发生严重液气胸。约半数患者的囊肿破入支气管,随着囊液咳出而自愈,偶可因囊液大量溢出而引起窒息。因此,肺包虫病是非常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脑包虫病。也就是包虫进入大脑,会损伤大脑组织,不过,该病的发病率低(1%~2%),多见于儿童,以顶叶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与颅内压增高症状。
4.骨骼包虫病。也是比较罕见的,国外报告约占全身包虫病的1%~2%,国内报告远低于国外,仅占0.2%左右。
中药治法
虫毒在肝
上腹胀痛,乏力蚋呆,或有包块,或有腹水,或黄疽,或发热。舌质紫,有瘀点或瘀斑,脉弦细。
[治法] 疏肝化瘀,扶正祛虫。
[方药] 鳖甲煎丸加减:丹参30克,黄芪13克,党参45克,当归45克,郁金45克,炒白术13克,香附45克,半边莲13克,大腹皮13克,鳖甲45克,山檀16克,霄丸粉13克(冲)。有黄疽者加菌陈、地耳草、焦枝仁、白茅根等。
西医治疗方法
肝包虫病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
1.囊性包虫病
手术原则为清除内囊,防止囊液外溢,消灭外囊残腔。外囊的处理可采用囊壁内翻缝合,腔内不放引流或填入血运良好的大网膜。囊肿破入腹腔者,彻底清理全腹腔,尤其是盆腔内的包虫内容物。破入胆道者处理原发病的同时,尚须切开探查胆总管,清除全部包虫碎屑,并作胆总管引流或内引流手术(RouX-Y吻合术)。破入胸腔内,先尽快治疗继发性胸内病变,待病情允许再行处理肝内之原发病变。
2.泡性包虫病
争取手术根治,根据病变范围,分别选用肝叶、半肝或肝部分切除术。经手术探查无法切除者,可行姑息性手术,如剔除术或局部注射甲醛溶液或口服甲苯咪唑试验治疗,400~600mg,3次/日,3~4周为1疗程。
肝虫病(echinococcosisoftheliver)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类作为中间宿主而受害。绝大多数细粒棘球绦虫(犬绦虫)的幼虫,少数由泡状棘球绦虫的幼虫入侵肝后致病,以形成寄生虫性肝包囊为特征,故又分别称作肝棘球蚴病或肝泡球蚴病。
中国主要流行于西北、内蒙、西藏等牧畜地区,20~40岁的青壮年就诊率较高,男女之比约为2:1。该病已见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狗是细粒棘球绦虫最主要的终宿主,中间宿主可为羊、马、牛、人等。成虫寄生于狗的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污染牧场、畜舍,常粘附在狗、羊毛上。虫卵为人吞食后,在十二指肠内卵化成六钩蚴,能穿过肠系膜,进入门静脉系统。
其中约75%的幼虫被阻留于肝,尤其是右半肝内,少数可随血循环散布到肺(占15%左右)、脑、肾、脾、眼眶、肌肉等部位。
分类
主要分为两型:细粒棘球蚴和滤泡棘球蚴,前者较多见,称单房型,后者少见,也称多房型。感染途径主要来自牲畜粪内的涤虫卵进入人体后在胃酸的作用下孵化成为囊幼,囊幼穿入小肠肠壁后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并形成包囊,其内壁(包括内层和角质膜)形成内囊。病变周围与肝组织间反应性形成纤维外膜,称为外囊,内囊的胚层可形成含有头节的生发囊,并形成子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