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不和是啥病 怎样缓解肝胃不和

2018-09-03 07:05 来源:网友分享

一、肝胃不和是种什么病

  其实肝胃不和是一种中医病症名称,主要是指肝失疏泻、胃失和降而引起的病理症状,虽然刚开始发病的时候肝胃不和不会带来多么明显的症状表现,但是患者也会出现腹部胀气、腹部隐痛、胃部反酸、嗳气等情况。如果经常有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到相关的中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肝气瘀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以胃脘、胁肋胀满疼痛,嗳气、呃逆、吞酸,情绪抑郁,不欲食,苔薄黄,脉弦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包括肝气犯胃和肝胃郁热。

  本证的肝气犯胃型当与脾胃湿热证相辨别,两者均可出现胃院胀痛,暧气吞酸,呃逆呕吐等症,但肝气犯胃常因情志不畅诱发,而脾胃湿热则没有情志诱因,并且脾胃湿热腹痛不明显,而表现为脘腹痞闷,胀满不适,纳呆厌食等证。舌脉上,肝气犯胃多偏弦脉,舌淡,苔薄白;而脾胃湿热多表现为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二、肝胃不和辨证施治

  1.内治法

  治则: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主方: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

  若胃脘痛甚者,加玄胡、木香、川楝;若嗳气频作,加旋复花、沉香;若肝郁化热而见泛酸嘈杂者,加左金丸;若气滞血瘀而见刺痛拒按者,加蒲黄、五灵脂、丹参;若气郁痰阻者,加旋复花、代赭石、生姜;若兼口苦,便秘者,加大黄、枳实;若气郁化火伤津之干呕,舌红少津者,加麦冬、太子参。若肝气郁滞日久化热而导致肝胃郁热者,可用化肝煎加减治疗。

  2.外治法

  (1)外敷生姜、胡椒适量研末,酒调,外敷脐、腹部,适用于胃脘痛甚者。

  (2)针灸疗法①针刺取内关、期门、中脘、太冲等穴,泻法,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②耳针取胃、肝、皮质下,中等刺激,留针20~30分钟。

三、肝胃不和预防措施都有哪些

  无论是何种疾病发生,都会对人们的健康带来损害,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以免伤害出现。那肝胃不和的预防措施都有哪些?

  (1)调节情绪:日常生活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稳定的情绪对于预防肝胃不和都是有帮助的。

  (2)规律的作息时间:规律的作息时间能够帮助大家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于预防身体疾病的出现,防止肝胃不和都有显著的功效。

  (3)对相关部位进行按摩:肝胃不和的人可以多给太冲穴进行按摩,具有祛肝火,养肝温胃的功效。因此肝胃不和的预防措施当中,经常对太冲穴进行按摩是非常不错的。

  (4)清淡饮食:清淡的饮食对于身体保健非常有好处,因此预防肝胃不和的人也要少吃重口味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以上就是关于肝胃不和的预防的相关内容介绍。肝胃不和和导致人体健康失衡,因此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好相关的预防保健措施,为自己的健康多做基础铺垫,这样才能使自己免于疾病侵袭。

四、肝胃不和有哪些病因

  肝胃不和证是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脏腑功能不协调所致的病证。多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影响胃的功能;或寒邪侵袭肝胃,导致肝胃功能异常等引起。 本证可分为肝气犯胃和寒邪侵袭肝胃二种类型。肝气犯胃者,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气机不畅,则胃脘胁肋胀问疼痛;气郁化火,胃失和降,则暧气吞酸,呃逆呕吐;肝失条达,心神不宁,则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为肝气郁而化火之象。 寒邪侵袭肝胃者,阴寒之邪循肝经上行,则巅顶疼痛;寒邪犯胃,中阳不足,胃失和降,则呕吐涎沫;阴寒之邪内盛,阳气受损,则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弦为阴寒之象。

  环境因素(35%):

  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特殊情况下因寒邪入侵肝胃,扰乱肝胃正常功能所致。以胸胁、胃脘胀痛或窜痛,呃逆、嗳气为审证要点。

  外界因素(30%):

  寒邪入侵肝胃是指因情志不舒,肝失疏泄而引起胃失和降的证候。又称肝气犯胃证,肝胃气滞证。以上原因均可导致扰乱肝胃正常功能,形成肝胃不和证.本证多因情志不舒,肝失疏泄而引起。

  其他因素(20%)

  有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引起肝胃不和。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