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高血压眩晕症 有哪些注意事项

2018-09-09 08:52 来源:网友分享

一、血压性眩晕的缓解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提出高血压病的药物“阶梯治疗”方案。这方案具有治疗简化、副作用减少,对患者因病施治,针对性强的特点。用药先从单一或简单的给药方式开始,疗效不大或无效时,再逐步增加其它药物。

  第一步: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从排钠和减低血容量着手,或用p—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以减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低心搏出量,以达到降压目的,若无效,则进行第二步治疗。

  第二步:可同时用两种药物治疗,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或用其中的任何一种,另加其它一种降压药如利血平或甲基多巴等。利尿剂加利血平,或利尿剂加甲基多巴,或利尿剂加可乐宁,或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或美多心安)加肼苯哒嗪。如仍无效,则进行第三步治疗。

  第三步:同时应用3种药物,如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加血管扩张剂(如阱苯哒嗪),若再无效,可改为第四步治疗。

  第四步:同时应用4种药物,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加血管扩张剂,再加其他降压药如长压定。

  在治疗中,血压得到适当控制,经一段时间巩固后,可试行减药,即逐步“下阶梯”的方法,直减至最少的药物及最小的剂量,且仍使血压稳定,得到适用于每个病人的药物量,同时亦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疗效可达个体最佳水准。本阶梯疗法适用于无合并症的病人。

二、血压性眩晕的注意事项

  1、不要盲目降压。首先弄清是否因肾脏疾病、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妊娠中毒症、大动脉疾病等引起的高血压。须找出病因 ,对症治疗。

  2、用药剂量和种类不能雷同。应按病情轻重分级治疗 ,并注意个体差异 ,药量因人而异。

  3、除轻型或刚出现的高血压外 ,用药尽量不要单一 ,应联合用药 ,复方治疗。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 ,减少每种药物剂量及其副作用。

  4、坚持长期合理服药 ,勤测血压 ,及时调整剂量 ,巩固疗效。

  5、宜逐渐降压。对无并发症的患者 ,要求使血压降至 140/9 0毫米汞柱左右。过度降压可使脑、心、肾供血不足导致进一步缺血,轻者头晕 ,重者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塞。

  6、合理服用降压药 ,不宜骤然停药 ,以免引起血压升高。

  7、防止情绪激动 ,保证睡眠充足 ,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如散步、体操、太极拳、气功等。

  8、戒烟、避免过量饮酒。防止饮食过腻过饱 ,宜清淡 ,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 ,少进食盐和胆固醇过多的食物。

三、血压性眩晕是什么病

  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低血压的诊断常常被忽略,但并不少见,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其危害却极大。低血压分为原发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和症状性低血压三大类。直立性低血压又可分为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和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成年男性血压一般不得低于13-15/8-9千帕(100-110/60-70毫米汞柱);成年女性不得低于发12-13/7-8千帕(90-100/50-60毫米汞柱)。

  这一疾病引起的眩晕有以下特点:

  (1)原发性低血压的眩晕发病率,女多于男,老年人多于中青年人。

  (2)由原发性低血压引起的眩晕常在早晨起床时发作,或以卧位、蹲位、半坐位突然直立时发作。其症状为不能久立,否则血压迅速下降,出现眩晕、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出汗甚至虚脱、暂时意识丧失而倾倒。如果眩晕发作时立即卧倒可以迅速缓解症状。

  (3)低血压所致眩晕与内耳及脑部缺血有关,轻型的低血压引起为轻度的大脑缺血、缺氧而致眩晕。表现为持续性头昏、无力、眼前发黑,当体位改变为直立时症状加重,伴有双侧耳鸣,但无听力减退。虽然直立时有眩晕及自主神经症状,但一般无自发性眼震,平衡功能亦正常。

  (4)当站立过久、疲劳、饥饿或突然起立时立即发生眩晕或晕厥症状,平卧休息片刻后可缓解,发作时常伴有耳鸣,但无听力减退。

  (5)原发性低血压伴有椎-基底动脉硬化或颈椎病时,可发生前庭周围性或前庭中枢性眩晕,出现自发性眼震或位置性眼震,常有一侧前庭功能障碍、一侧耳鸣及听力减退。

四、血压性眩晕的症状表现

  1.旋转性眩晕 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常见于梅尼埃病<曾译美尼尔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经炎等。

  (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性眩晕

  (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5)其它: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3、贫血 老人如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贫血。

  老年人如果不注意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4. 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足,发生容易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时饮食结构的不和理。

  5. 脑动脉硬化 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

  6. 颈椎病 常出现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是该病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

  7.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除头晕之外,还常伴随头胀、心慌、烦躁、耳鸣、失眠等不适。

  8. 心脏病 冠心病早期,有的人可能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等。主要是因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造成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