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0 06:18 来源:网友分享
白发怎么治疗可以变黑,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时尚,经常把自己的头发染成各种颜色,有些人甚至会染成白色,看着倒是挺酷。但是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人的白发并不是自己染得,而是疾病导致的,这就让患者非常苦恼,所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种白发被黑的方法。
1、补充维生素
当我们发现自己出现了白发之后,患者就必须要注意补充营养,维生素B族还有某些微量元素如铁、铜都是使头发乌黑的原因之一,所以在饮食上一定要适量摄入含有这些营养成分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粗纤维、蔬菜等。
2、服用黑芝麻
大家应该听过服用黑芝麻能够使头发变得黑亮,其实确实如此,因为黑芝麻有利于黑色素的生存,如果患者每天坚持服用,对治疗白发有一定的效果。
3、头部按摩
白发患者最好能每天坚持按摩头部,可多梳头,多按摩头皮,这都是有助于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头发有了营养,自然能够防止变白。
1、缓解压力
压力太大的人容易掉头发,也容易加速人体衰老,让人提早出现白发。尽可能的将心态放轻松,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或是找一家咖啡店坐一下,喝喝咖啡,发发呆,让自己静下来。
2、戒烟
经常吸烟会加速身体老化,想对抗衰老阻止白发的第一步,就是戒烟!有的人说抽的时间太长已经戒不掉了怎么办?那就从控制数量开始,尽量少抽或是不抽。
3、多喝水
都说人一天要喝够八杯水才算健康,的确,水对于女人是一剂经济又有效的保养品。保持身体水润,可以让肌肤保持年轻活力,延缓衰老,延缓白头发的产生。
4、多吃蛋白质
高蛋白的食物对身体有利,例如,鸡肉,鸡蛋等食物,多吃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对于身体和皮肤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5、多吃黑色食物
黑色食物多入肾,可补益肾精。建议日常饮食加入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木耳、黑豆、黑糯米等等。例如早上可冲泡黑芝麻粉、黑豆粉。此外,龙眼、红枣(或黑枣)、深色葡萄可以防止掉发。海里的黑色食物海藻类,如海带、紫菜等等,含碘丰富,可使头发有光泽。
6、11点以前就寝
许多中医师都同意,与其拼命吃补品养肝补肾,来防止头发提早变白、掉落,不如让自己好好睡一觉。以中医观点来看,晚上11点到凌晨3点,血液流经胆、肝,所以此时应让身体得到完全休息,否则肝的修复功能受到影响,无法养足肝血,连带影响头发无法正常生长。
7、规律运动,放松身心
要让全身气血运行顺畅,尤其能到达顶端的头皮,规律运动是最好的方法,且特别要注重下肢及肩颈部的活动。现代人生活多半久坐不动,因此下肢循环差。
8、手指按摩头皮
梳子建议选择天然木头或牛角材质,比较不容易产生静电,或拉扯损伤发丝。不用梳具时,可以双手手指代劳,一样由前往后梳,并用指腹在头皮上画圈按揉,或轻敲整头头皮,都可促进头部的气血流动。如果头皮某一区域头发变白、掉落特别明显,可在这个地方加强按摩。
1、将黑豆淘洗干净并经反复蒸、晒后,贮于瓷瓶内,每日食2次,每次食6克,嚼后淡盐水送下。同时,每天再吃鸡蛋1个,大核桃仁2个,坚持服用,必有疗效。
2、大豆煎,用米醋、大豆,以米醋煮豆至烂,去豆煮稠,涂发,能乌须黑发,使白发变黑。
3、将黑芝麻、鲜桑椹各250克捣烂,再加入蜂蜜少许调匀置瓶中,每次1汤匙,用白开水送服,每日3次。
4、黑豆250克,白果30粒,研碎炒熟,黑芝麻100克,何首乌150克炒熟,四味混合后放入瓶中,每天早饭后服用30克。
5、取核桃仁1000克,放冷水中浸泡3天,取出后去掉皮尖,然后将适量白糖放入锅中,待溶化后倒入桃仁中搅匀,冷后即可食用。每日吃2次。每次10克。
6、糯米泔水发酵搓洗法,将淘糯米滤下的泔水,沥取基底层存放3日,待其发酵变酸后,用其擦搓头发,后清洗净,每日1次。经久使用,能促使白发变黑,而且有润发、使头发乌黑发亮的功效。
长白发皆源于“虚”
专家说:“事实上,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白发,都是由“虚”造成的,即便是所谓血热引起的少白头,本质也是体内肝血肾精耗散引起的。”
从中医理论来说,发为血之余,又发表于肾,所以说肾其华在发,当心肾不交(失眠,神经衰弱)时,或先天禀赋不足,或思虑过度耗伤精血,或担惊受怕伤肾精时,头发都会变白。
正常情况下,40岁后都会长白发,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的精气逐渐衰减,不能荣养头发,就会出现白发。这属自然现象,也不需治疗。但如果突然一段时间内头发变白,多是由于体内的气机紊乱造成的,这时针对病因采取治疗,往往白发能重新变黑。
忧思过度使白发早现
现代医学认为,忧思过度、恐慌、惊吓和精神过度疲劳等状况都会使供应毛发营养的血管痉挛,使分泌黑色素的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导致白发产生。比如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业不顺、或家人去世、或遭遇大病等时,就会在短时间内长出许多白头发,甚至会短期内头发全部变白。这其实都是由于情志的影响造成的。
情志抑郁或者忧思过度,都会导致肝郁气滞,使气血运行失和,导致血不能荣养毛发而变白。这类人通常还伴有口干咽燥,消化不良,胸闷腹胀等,尤以压力较大的中年人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