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症状有哪些 胆囊炎怎么治

2018-09-20 07:35 来源:网友分享

一、胆囊炎的症状

  1.急性胆囊炎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和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基本相同。

  (1)症状

  ①疼痛右上腹剧痛或绞痛,多为结石或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现绞痛样,多发生在进食高脂食物后,多发生在夜间;右上腹一般性疼痛,见于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现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乃系胆囊炎症刺激右膈神经末梢和腹壁周围神经所致。

  ②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如恶心、呕吐顽固或频繁,可造成脱水,虚脱和电解质紊乱,多见于结石或蛔虫梗阻胆囊管时。③畏寒、寒战、发热轻型病例常有畏寒和低热;重型病例则可有寒战和高热,热度可达39℃以上,并可出现谵语、谵妄等精神症状。④黄疸较少见,如有黄疸一般程度较轻,表示感染经淋巴管蔓延到了肝脏,造成了肝损害,或炎症已侵犯胆总管。

  (2)主要体征腹部检查可见右上腹部及上腹中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阳性。伴胆囊积脓或胆囊周围脓肿者,于右上腹可扪及有压痛的包块或明显肿大的胆囊。当腹部压痛及腹肌紧张扩展到腹部其他区域或全腹时,则提示胆囊穿孔。或有急性腹膜炎。有15%~20%的病人因胆囊管周围性水肿、胆石压迫及胆囊周围炎造成肝脏损害,或炎症累及胆总管,造成Oddi括约肌痉挛和水肿、导致胆汁排出障碍,可出现轻度黄疸。如黄疸明显加深,则表示胆总管伴结石梗阻或并发胆总管炎的可能。严重病例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血压常偏低,甚至可发生感染性休克,此种情况尤易见于化脓坏疽型重症病例时。

  2.慢性胆囊炎

  (1)症状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右下肩胛区疼痛;进食高脂或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病程长,病情经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相交替的特点,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胆囊炎症状同,缓解期有时可无任何症状。

  (2)体征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和叩击痛,但无反跳痛;胆汁淤积病例可扪到胀大的胆囊;急性发作时右上腹可有肌紧张,体温正常或有低热,偶可出现黄疸。胆囊压痛点在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的交点,胸椎压痛点在8~10胸椎旁,右膈神经压痛点在颈部右侧胸锁乳突肌两下角之间。

二、胆囊炎的检测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急性胆囊炎时,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如白细胞计数超过20×109/L,并有核左移和中毒性颗粒,则可能是胆囊坏死或有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2)十二指肠引流慢性胆囊炎时,如胆汁中黏液增多;白细胞成堆,细菌培养或寄生虫检查阳性,对诊断帮助很大。

  2.其他辅助检查

  (1)急性胆囊炎

  ①超声检查B超发现胆囊肿大、壁厚、腔内胆汁黏稠等常可及时做出诊断。

  ②放射线检查腹平片具有诊断意义的阳性发现是:胆囊区结石;胆囊阴影扩大;胆囊壁钙化斑;胆囊腔内气体和液平。胆囊造影:口服法:胆囊一般不显影;静脉注射法,对急性胆囊炎则有诊断意义。

  ③放射性核素检查对诊断急性胆囊炎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5%,亦具有诊断价值。

  (2)慢性胆囊炎

  ①超声波检查如发现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缩小或变形,有诊断意义。

  ②腹部X线平片如系慢性胆囊炎,可发现胆结石、胀大的胆囊、胆囊钙化斑和胆囊乳状不透明阴影等。

  ③胆囊造影可发现胆结石、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浓缩及收缩功能不良、胆囊显影淡薄等慢性胆囊炎影像。当胆囊不显影时,如能除外系肝功能损害或肝脏代谢功能失常所致,则可能是慢性胆囊炎。

  ④胆囊收缩素试验如胆囊收缩幅度小于50%,并出现胆绞痛,为阳性反应,表示为慢性胆囊炎。

  ⑤纤维腹腔镜检查直视下如发现肝脏和胀大的胆囊为绿色、绿褐色或绿黑色。则提示黄疸为肝外阻塞;如胆囊失去光滑、透亮和天蓝色的外观,变为灰白色,并有胆囊缩小和明显的粘连,以及胆囊变形等,则提示为慢性胆囊炎。

  ⑥小剖腹探查小剖腹探查是近年来新提倡的一种诊断疑难肝胆疾病及黄疸的方法,它既能对慢性胆囊炎做出明确诊断,又能了解肝脏的表现情况。

三、胆囊炎的疾病诊断

  1.急性胆囊炎

  ①多以食用油腻食物为诱因。

  ②突发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伴阵发性加重,可向右肩胛部放射,常有恶心、呕吐、发热。

  ③右上腹有压痛、肌紧张,墨菲征阳性,少数可见黄疸。

  ④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血清黄疸系数和胆红素可能增高。

  ⑤B超可见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或毛糙,囊内有浮动光点,伴有结石时可见结石影像。

  ⑥X线检查:胆囊区腹部平片可有胆囊增大阴影。

  2.慢性胆囊炎

  ①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或伴有右肩胛区疼痛。

  ②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

  ③病程长,病情经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交替的特点。

  ④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的叩击痛。

  ⑤胆汁中黏液增多,白细胞成堆,细菌培养阳性。

  ⑥B超可见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或变形。

  ⑦胆囊造影可见胆结石,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或胆囊显影淡薄等。

四、胆囊炎的医治

  1、慢性胆囊炎:要依据起病的因素及合并症等因人而异,针对具体病情,采用适当灵活的治疗原则。

  2、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以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为主,临床症状显著者采用手术疗法,而对胆囊病变较轻的患者,手术后症状不能解除。

  3、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可试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4、反复发作或伴有较大结石的胆囊炎:诊断一经确定就行胆囊切除术是一合理的根本治疗,如病人有心、肝、肺严重疾病或身体状况不良、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内科治疗。

  5、急性胆囊炎:一般经非手术治疗,症状多可缓解,以后再行择期手术。非手术疗法包括卧床休息、禁食、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应用抗生素及维生素,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腹痛时可给予解痉剂和镇痛剂,如阿托品、度冷丁等,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