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盐中毒的危害 中毒后的症状有哪些

2018-09-24 08:15 来源:网友分享

一、亚硝酸盐的危害表现是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高剂量的亚硝酸盐还是会产生很大毒性。误食了亚硝酸盐会导致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长期使用甚至会导致食道癌和胃癌。而且,科学家还缺少临床试验证明亚硝酸盐可以治疗心脏病等疾病。所以,科学家正在积极征集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并开始寻觅合适的药物生产商负责研发亚硝酸盐类药物。

  亚硝酸盐具有防腐性,可与肉品中的肌红素结合而更稳定,所以常在食品加工业被添加在香肠和腊肉中作为保色剂,以维持良好外观;其次,它可以防止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产生,提高食用肉制品的安全性。但是,人体吸收过量亚硝酸盐,会影响红细胞的运作,令到血液不能运送氧气,口唇、指尖会变成蓝色,即俗称的“蓝血病”,严重会令脑部缺氧,甚至死亡。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但在烹调或其他条件下,肉品内的亚硝酸盐可与氨基酸降解反应,生成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

二、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1. 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及食盐与亚硝酸盐的快速鉴别:

  用袋内附带小勺取食盐1平勺,加入到检测管中,加入蒸馏水或纯净水至1ml刻度处,盖上盖,将固体部分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该色板上的数值乘上10即为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 kg,(国标规定食盐(精盐)中亚硝酸盐的限量卫生标准应≤2 mg/kg)。当样品出现血红色且有沉淀产生或很快退色变成黄色时,可判定亚硝酸盐含量相当高,或样品本身就是亚硝酸盐。

  2. 液体样品检测:直接取澄清液体样品1ml加入到检测管中,盖上盖,将试剂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找出与检测管中溶液颜色相同的色阶,该色阶上的数值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L(以NaNO2计)。

  (牛乳及豆浆也可直接检测,结果不得超过0.25mg/L ,有颜色的液体样品可加入一些活性炭脱色过滤后测定)。

  3. 固体或半固体样品检测:取粉碎均匀的样品1.0g或1.0ml至10ml比色管中,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纯净水)至刻度,充分震摇后放置,取上清液(或过滤或离心得到的上清液)1.0ml加入到检测管中,盖上盖,将试剂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该色板上的数值乘上10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 kg,L(以NaNO2计)。如果测试结果超出色板上的最高值,可定量稀释后测定,并在计算结果时乘上稀释倍数(如从10ml比色管中取出1.0mL转入另一支10ml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从中取1.0mL加入到检测管中测定,测试结果乘上100(倍稀释)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三、亚硝酸盐在食物中出现原因有哪些

  食物中本身含有硝酸盐,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主要是细菌),逐渐形成了亚硝酸盐。食物有两种方式会使得亚硝酸盐大量生成:腌制食品和隔夜食品。

  腌制食品一般在腌制2~3天到7天之间时,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高峰,之后亚硝酸盐的浓度就会迅速降低,直至消失。所以一般来讲,腌制食品的腌制时间不要太短,一般腌制30天后,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才会降到一个极低值,这时候再吃才是最好的。其实亚硝酸盐能致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能够致癌的是由亚硝酸盐转化的亚硝胺。而在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和偏酸性的环境下有利于亚硝胺的合成,这也就是网传泡菜(泡菜是酸的)会致癌的原因。但是只要做到泡菜腌制时间足够长,比如30天,那么腌制出来的泡菜可以放心的吃,因为此时的泡菜里面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低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不会产生亚硝胺了。

  食物中亚硝酸盐产生的方式还有一种,就是隔夜菜,严格来讲,并不是隔了夜的菜,而是1~10小时,有些菜甚至在1小时后就会产生亚硝酸盐,久一点10小时之内也会产生亚硝酸盐。产生的原因还是因为细菌,筷子上的细菌或者来自空气中的细菌等进入食物里,与食物本身的硝酸盐产生反应,生成亚硝酸盐。这个过程是无法避免的,毕竟食物总要接触空气。所以大家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做菜要适量,不要一下子做很多,如果实在做多了吃不完,可以放冰箱冷藏起来,这样保存,一般食物中的亚硝酸含量不会超标。

  最后给大家科普一下食物中自带硝酸盐的含量排名吧。叶菜类>果菜类>根茎类>肉类,带叶子的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排名最高,比如白菜、青菜、油菜等;其次是果蔬类,比如辣椒、黄瓜、番茄等;然后是根茎类,比如土豆、胡萝卜、莲藕等;最后是肉类。索性的是,像素菜类的一般家庭都不会剩下来,荤菜才会一次吃不完,放在冰箱保存一下,等到下一顿吃的时候,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几乎不会超标。

四、亚硝酸盐中毒有哪些症状出现

  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一般潜伏期1-3小时,中毒的主要特点是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的发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头晕、头痛、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一般而言,人体只要摄入0.2~0.5克的亚硝酸盐,就会引起中毒;摄入3克亚硝酸盐,就可致人死亡。

  亚硝酸钠中毒发病急速,一般潜伏期1-3小时。

  中毒的主要特征是,因组织缺氧引起紫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

  同时伴有头晕、头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一旦发生中毒症状,要立即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部进行催吐,并及时到医院救治。

  餐饮单位若发生疑似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应首先迅速协助救治中毒人员,并立即向区市场监管局和当地政府报告。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