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6 07:17 来源:网友分享
艾灸取穴:以患处为主,最好在艾灸之前有彩超医生给你准确定位,那么这里应该是你施灸的重点。同时还要灸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中脘,神阙,阳陵泉,胆囊穴,太冲。病灶部位的艾灸,不应该低于30-40分钟,其他部位的艾灸,可以每天选择几个穴位施灸,总体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时间可以自己选择,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艾灸的耐受程度也会不同。
神阙穴,也就是肚脐。中医认为灸神阙可以补元气,这个穴位对于改善食欲和促进消化、消退腹水有很好的作用。艾灸很多情况下都有双向调节的作用,而不是象药物一样。
中脘穴、中脘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中脘穴是腑会,即六腑交汇的地方,所以可以治疗六腑的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的疾病。
关元穴:中医古代道家非常重视灸关元,道家和气功师所说的“丹田”即是指此。灸丹田可以起到补肾和强壮的作用,所以灸关元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很好的作用。
引起胆囊息肉的病因多种多样,并且复杂,有可能是由于人体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出现紊乱有很大的关联、以及肥胖吸烟、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以及肝硬化、消化道胆道的异常都可以引起胆囊息肉的生长的因素。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有以下这些表现,大部分患者没有疼痛、身体并没有不适的感觉,但是在人体的健康检查,或者是人群普查学就会经过分析就会发现,这种症状会有上腹部闷胀,但是一般不会很严重,而且人们都可以耐受,如果是由于病变位置在胆囊的颈部,那就可以影响到胆囊的排空,就会在餐后出现腹痛的症状。
感染以及梗阻:如果人体有全身感染或者局部感染的情况,病菌会随着淋巴以及血液等进入到人体的胆囊中,病菌也能够通过周围的一些器官炎症而扩散侵入到胆囊。除此之外就是寄生虫感染等也是导致胆囊息肉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如果胆囊管受到了梗阻的侵扰,胆囊会出现膨胀的情况,而高浓度的胆汁会因此在胆囊内聚积,其中胆盐是引发胆囊炎症的一个重要因素,胆囊炎会造成胆囊息肉的发病。
1、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2、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3、低胆固醇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4、其他。胆囊息肉注意保证充足的热量供给,一般每日以8400~10500千焦(2000~2500千卡)比较适宜。过去提倡的肝炎的高热量疗法是不可取的,因为高热量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最终可致脂肪肝,反而会使病情恶化,故弊大于利。
胆囊息肉在现在是对健康有非常大的伤害的疾病,这疾病可以分成两种,有一些这个疾病的病人同时还会有内科的病患,就像糖尿病
、高血压等等,如果急性的发作,就会使病情更加重,死亡率增大。
对于胆囊息肉的病人有很多的病人都没有什么清楚的症状,它隐藏的很好,不容易被发现,只有在B超的时候才发现。有少一部分的病人有发热的现象,有右上腹有疼痛感,比较明显,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消化系统、肝功能发生了异常,还有的病人会发生癌变。
这种病隐藏的很好,它有很大的危害。它的状况和慢性胆囊炎差不多,主要都是表现出右上腹的不舒服,如果还有胆结石,有时就会出现胆绞痛。但是绝大多数此病的人没有什么症状,只有在体检或者是查其他的病的时候才被人发现了。
现在我们了解到了胆囊息肉给我们带来的坏处了,我们在平时就一定要看自己的身体,如果哪天发现了自己有患这病的可能,就要及时的到大的医院进行相关的一些检查,只有明确了这种病的原因我们才可以对症下药,才可以很好的治愈这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