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闭锁术后有后遗症吗 如何治疗肺动脉闭锁

2018-10-07 07:56 来源:网友分享

一、肺动脉闭锁术后有后遗症吗

  肺动脉闭锁属于比较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案比较复杂。效果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而异。治愈后遗症,根据具体治疗方案不同而异。行一次根治手术和多次手术后的后遗症都不同。

  肺动脉闭锁手术的成功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大多数在婴儿出生之后,都可以选择使用这种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之后多注意休息和饮食方面的安排,这个手术的成功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肺动脉闭锁手术治疗疾病的效果都是比较好的,由于孩子症状严重,程度不同,所以手术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出现了基本上最好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在两岁到三岁左右的时间,也可以选择手术来治疗疾病,一般成功率达到50%以上。

  肺动脉闭锁手术相对来说成功率比较高,手术之后应该多注意休息和饮食方面的安排,有效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控制病情病情的发展,在进行手术之前,也可以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方法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二、肺动脉闭锁的治疗

  治疗方法根据超声心动图所见的右心形态,特别是漏斗部的大小等情况决定。如条件合适可选择双心室修补手术,如不合适则可采用改良

  锁骨下动脉与肺动脉吻合术,日后再施行Fontan手术。近年来有报道试用镭射贯穿闭锁的肺动脉瓣取得成功。

  探讨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彩超的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对患者进行多方位多切面的探查。结果: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超声检查可见特征性改变。结论:彩超对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可获得可靠诊断,无创伤无痛苦,可反复检测,但对肺循环血流供应来源的判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1.5%,无性别差异。

三、肺动脉闭锁的手术效果

  一经诊断即应手术治疗。外科大多采用分期手术治疗。生后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以延迟动脉导管闭合时间。先行体-肺动脉分流术,或同时在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瓣切开术;第2阶段在3~5岁时建立右室到肺动脉的血流通道,闭合房间交通和心外分流。

  肺动脉闭锁手术效果:

  在新生儿期行姑息性手术的患儿,单独行肺动脉瓣切开术的存活率为27%,单独行体-肺动脉分流术的存活率为30%,同时施行上述两种手术的存活率为79%。

  早期手术死亡的主要因素为分流术后吻合口大小不当。在第1次分流术后,有25%因吻合口太小需在一个月内再次手术。其次,右心室腔与冠状动脉之间的心肌冠状动脉窦交通、右心室高压、年龄及左心室功能,也是早期死亡的因素。姑息性手术后未做矫治术的3年生存率为50%,5年生存率小于30%。

  根治术的早期死亡率为25%,死亡原因主要是左室功能不全。应用带瓣心外管道主要并发症是管道狭窄,需再次手术更换。长期生存的患儿心功能可恢复到Ⅰ~Ⅱ级。

四、肺动脉闭锁的表现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自然预后很差,50%的患儿于出生后两周死亡,85%的患儿于出生后6个月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特别容易发生在动脉导管闭合后。少数活到儿童期的病人主要靠较大的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极个别患儿靠较大的心外侧支循环活到成年。

  90%以上患儿于出生时或出生后很短时间内即出现紫绀,并呈进行性加重。紫绀的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动脉导管和其他体-肺动脉交通到肺的血流量。若动脉导管小,紫绀重,存活者均有杵状指(趾)。生长发育障碍,常有活动后心悸气短,但蹲踞少见。如果体-肺交通较大,紫绀较轻,易患呼吸道感染,常可早期出现心衰。如动脉导管趋向闭合,则紫绀呈进行性加重。重症患儿动脉氧分压可降至20mmHg,血氧饱和度仅为40%左右。右心衰竭多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有肝大、浮肿及心尖区奔马律。如顺产,一般患儿可发育较好,生后有紫绀,呼吸困难和代谢性酸中毒。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