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生二胎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应当注意什么呢

2018-11-14 07:52 来源:网友分享

一、糖尿病患者能不能生二胎

  全面放开二胎,让很多70后很兴奋,同时,也让甚多人感到很焦虑。算一算,最大的70后,今年已经45 岁,不论是年龄还是身体状况,生二胎都需要慎重。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哪些人群不 适合生二胎?

  不适合生二胎的人群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生二胎?最好先到医院评估

  年龄越大,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就越高,因此,对于“高龄”追生二孩的女性来说,确实还要考虑一下血 糖的状况。研究表明,年龄增加10岁,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60%。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怀孕第一个孩子 时曾罹患高血糖、妊娠高血压的人以及肥胖人群,或者直系亲属有糖尿病的话,最好在怀孕前到内分泌 科做个糖耐量实验。

  对于那些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高龄女性,能不能怀孕,最好到医院做个评估。看看是否已经出现了各种 并发症。如果出现了严重的视膜病变或者肾脏病变等,建议慎重怀孕。如果没有并发症,需要在怀孕 前将血糖控制到比较理想的水平。此外,口服降糖药不适合孕妈妈,所以,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如果准备 怀孕,最好在怀孕前将口服降糖药改为注射胰岛素。

二、糖尿病生二胎的危害

  糖尿病生二胎的危害?糖尿病生二胎的危害,容易引起宝宝有遗传糖尿病的情况,而且糖尿病的状况要注意积极通过药物来治疗的,然后注意进行怀孕的。平时要注意每天服用药物,并且注意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糖的食物,要注意平时多喝水的。生活要规律,否则,还有以下危害:

  1、心脑血管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通常是指糖尿病人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以微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由于糖尿病人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粥样硬化,极易患心脑血管病。

  2、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病症,常见的损害是肾小球硬化症,表现为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

  3、糖尿病性眼病

  糖尿病所并发的眼部疾病常见的有7种:糖尿病并发视膜病变、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改变、糖尿病性视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屈光改变。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膜病变,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破坏视力最常见的合并症。

  4、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它包括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等。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合并症。周围神经病变又分为多发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病变可单侧,可双侧,可对称,可不对称。突出表现为双下肢麻木、胀痛、伴有针刺样、烧灼样异常感,很难忍受。有的患者可出现自发性疼痛闪电样痛或刀割样痛。

三、糖尿病爆发有什么原因呢

  1.遗传因素

  糖尿病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四、糖尿病患者治疗需要注意的几点

  1.教育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3.口服药物治疗

  (1)磺脲类药物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体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疗效。但对肥胖者使用磺脲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使体重逐渐下降,与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联用较好。下列情况属禁忌证:一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二是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及大手术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三是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四是糖尿病孕妇,妊娠高血糖对胎儿有致畸形作用,早产、死产发生率高,故应严格控制血糖,应把空腹血糖控制在105毫克/分升(5.8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20毫克/分升(6.7毫摩尔/升)以下,但控制血糖不宜用口服降糖药;五是对磺脲类药物过敏或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