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1 08:29 来源:网友分享
专家:糖尿病人可适量喝茶 但不宜喝浓茶
赵益业教授认为糖尿病患者适当喝茶有益于健康。茶中的维生素C、咖啡碱能提神、消除疲劳和促进代谢。有研究提示,茶中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能够延缓或抑制糖在消化道的吸收,从而可能具有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所以有人主张糖尿病患者饭前饮一杯茶,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饭后高血糖,对糖尿病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
吃高蛋白食物后不宜立即饮茶
但是,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饮浓茶,以饮清淡一些的茶较好。泡茶最好用烧开后稍微冷却至80℃的水,这样可以减少因温度过高对茶中一些有效成分的破坏。此外,糖尿病患者在服药前后不要饮茶,也不要用茶水吞服药物,以免药物与茶叶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效。另外,不宜饮用长时间泡的茶;茶叶不宜煮着喝;吃高蛋白食物后不要立即饮茶。
有焦味和霉变的茶叶不能饮用
糖尿病患者适当喝茶是有益的,但有焦味和霉变的茶叶不能饮用。因为焦味的茶叶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苯并芘;霉变的茶叶有大量真菌孳生。如果饮用了这类茶叶,易引起腹痛、腹泻、头晕等症状,不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绿茶和乌龙茶最适合糖尿病人
绿茶、红茶和乌龙茶都具有刺激胰岛素产生的作用,绿茶还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延缓小肠对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不同的茶对糖尿病患者的保健效果基本相似,不过糖尿病患者多以阴虚燥热为主,最适宜选用绿茶和乌龙茶。
1、玉米须煲瘦肉
取玉米须30克,瘦猪肉100克,加水共煮汤。待熟后去玉米须,饮汤食肉。本方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但偏于肾阳不足者不宜。
2、家常炒洋葱
取洋葱250克,用家常烹炒法制成菜肴,随饭食用。或取洋葱50~100克,水煮1~2分钟后服食。洋葱有温中、下气、消积等功效,能提高血中胰岛素水平以降低血糖,还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血胆固醇升高,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动脉硬化患者食用。
3、枸杞子炖兔肉
取枸杞子15克,兔肉250克,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后加盐调味,饮汤食兔肉。枸杞子为滋补肝肾之良药,据药理研究,其有降血糖作用。兔肉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滋阴强壮之功用,《本草纲目》及《增补本草备要》均言能“治消渴”。该方适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肝肾不足者。肠燥胃热者不宜。
1、视力变差
你的眼睛出现视物模糊、视力减退时别一味以为是眼科疾病,出现这种症状也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据国外眼科博士指出,罹患糖尿病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值上升,出现眼球歪斜从而影响视力。长期的视物模糊要警惕2型糖尿病。
2、咽干舌燥
喉咙干燥似火烧,喝水喝不停,排尿也变得频繁。如此恶性循环,身体会始终处于缺水状态,使得人坐立不安,咽干舌燥。别以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其实有可能是糖尿病在作怪,烦渴多饮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3、怎么吃都会瘦
虽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当你吃得多却瘦得厉害时,却是要警惕是否疾病在作祟,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都会使身体消耗更大。当你胃口良好,吃很多食物体重却在下降,就要当心糖尿病,这病会渐渐将你体内蓄积的能量消耗殆尽。
4、刚吃完就觉得饿
吃了很多食物却仍觉得饿,这是因为体内的胰岛素机能失常,导致脂肪、肌肉及其他组织器官的机能低下。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胰腺分泌过高的胰岛素,就会促使大脑产生空腹感,这也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5、夜尿增多
多尿是糖尿病的三大症状之一,体内血糖值升高,人体会敏感地获取到信息,并自动将其排除,导致小便次数增多。因此,夜间尿频、夜尿增多的人群不要忽略这个信号,这也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一、口服药物治疗糖尿病
①可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如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等均能够有效的刺激胰岛素分泌,患者如尚存在胰岛功能即可取得好的疗效;②双胍类降糖药:这类药物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葡萄糖能够无氧酵解,那么肠胃对葡萄糖的吸收就会下降,在治糖尿病时非常适合有肥胖症状的患者;③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这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比较主要的一种药物,包括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等;④胰岛素增敏剂:
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等都是治糖尿病时常用的胰岛素制剂,其中胰岛素类似物的疗效最为长久,人胰岛素次之,动物胰岛素的疗效则比较短暂,目前临床上通常将这三种胰岛素制剂混合使用,常用的药物有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等,取得的疗效都是不错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副作用是比较少的,但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需注意。
三、运动和饮食治疗糖尿病
哪些方法是目前治疗糖尿病时常用的?患者在治糖尿病期间一定要每天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以此来控制体重,并且体力得到增加后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增加,如散步、慢跑、有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治疗糖尿病时饮食上也要有所注意。每日热量的摄入应该杨哥控制,以不超过1500千卡为宜,病逐月递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要占总热量的55%-65%,蛋白质尽量选择比较优质的,占总热量的12%-15%。脂肪可摄入总热量的25%,以不饱和脂肪酸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