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92名儿童被灼伤事件:国人追捧的三伏贴,为何差点要孩子的命

2019-07-18 17:23 来源:网友分享

这几天的天气,只能用一个字形容-----热!

看了我们大广东的鸡腿,被烧得火红红,进了三伏,这鸡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没那么红。

不过话说进入三伏天气,一些原本门诊楼不大的中医院,这段时节就诊人数也忽然达到平日是十倍之多,不为了什么,只为了给自己或给自家孩子贴三伏贴。

但有时候,你自认为治病的三伏贴,却成了致病.......江西省儿童医院:三伏贴致92名儿童现不良反应,已暂停

近日,江西南昌多名家长反映,自家孩子在江西省儿童医院贴“三伏贴”后被灼伤。

随后院方通报称,目前有92名儿童出现瘙痒、灼烧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已暂停“三伏贴”项目,当地卫健委已介入调查,具体原因仍然在调查之中。

三伏贴,究竟是什么?

随便网上一搜“三伏贴”,最常见就是“冬病夏治”理论,具体就是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通常就是三伏天)将中药贴在相关穴位上治疗冷天发作一些疾病。

在中医古籍记载,最早关于三伏天,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将针对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药物贴敷治疗,促使药物可以更好循经导入,有效治疗、调整肺脏疾患,使用方便,副作用小。

然而,这一套专业水准的说辞,听起来似乎颇有几分道理,也让家长们迫不及待掏钱,但问题是,最基本道理还是一样,“冬病夏治”也好,“伏前加强”也罢,证据呢?

我相信很多人会说,这是属于中医理论体系治疗方法,根本就不能用西医来强硬解释。

(李时珍:我可没说过三伏贴...)

那么,咱们今天来聊聊关于三伏贴的3种问题!

问题一:贴在穴位上中药,是否能进入人体?

我们都知道,皮肤是作为人体一道天然屏障,一般物质很难透过皮肤来被人体吸收,就好比你在游泳池泡的时间再久,也还是避免不了口渴喝水。

既然连水都没法通皮肤被人体吸收,那么比水分子更大药物分子,还能指望用皮肤吸收?为何我们在服药的时候还得选择口服、注射呢?

问题二:即使药物能够透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在人体内是否又能达到一定浓度?

小康医生,你咋就知道三伏贴里的中药成分,就不能被皮肤吸收呢?

当然,有个别药物能够被皮肤吸收,所以我们暂且假设三伏贴中药成分也能被皮肤吸收。

但问题来了,药物要想发挥药效,就得需要在血液里达到一定药理浓度,关键是三伏贴的药物量本来就少,即便能被人体所吸收,量根本就无法在血液里达到药理浓度,何来治病呢?

问题三:即便三伏贴药物被吸收,也能达到药效,为何还要等待冬天才有治病效果?

小康医生,你咋不知道三伏贴可以多次贴,就能起到治病所需要的药理浓度。

但问题来了,咱们暂且假设前两个都是成立,药物一般在使用后,都会在身体起到一定治疗效果。

就好比你感冒发烧,需要吃药或打针就能很快有所缓解或治愈,那为何这种三伏贴就一定得在人体内“静静”存储好几个月,等到冬天来了才能表现出疗效呢?

这种所谓的“冬病夏治”,在理论上真的能够值得推敲嘛?

三伏贴,到底能否治病?

我想依然有很多小伙伴们依然会觉得我们在批判中医,但事实上中医理论体系的治疗方法,的确是不能用现代医学体系标准来评价。

但我们在查看关于三伏贴疗效的研究论文,在数据里找到穴位贴敷治疗疾病研究报道和综述,很多研究结果也仅仅只是提出了贴敷治疗对疾病有效的结论,但依然有很多问题。

要想判断一个疗法是否有效,不能简单只看患者治疗前后区别,还需药一个关照的对照组,比如安慰效应、疾病自愈、患者生活方式和环境改变等,只有这样“双盲”实验条件下,才能得出是否有疗效的这一结论。

再加上三伏贴成分种含有多种毒性成分,比如延胡索(肝肾神经毒性)、细辛(有肾毒性的马兜铃酸、有肝毒性的黄樟醚)、甘遂(可导致呕吐、血压下降),一旦不注意量,随时都会引起中毒。

而我们所说的冬病夏治,但问题是咱们中国地大物博,纬度阔度很大。

虽说每年农历的“三伏天”的头伏、二伏、三伏,但问题是不同地方的气候条件不同,比如北方到了头伏,南方早就已经提前进入了头伏。

难道为了治疗效果还得挑日子,这到底是玄学还是中医学呢?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漫健康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