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7 10:48 来源:网友分享
一般人都会认为运动要出汗了才有效果,就算是大冬天的也要练到出汗为止,否则就有白运动的赶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运动和出汗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有时出太多汗反而对身体不好,这是怎么回事呢?
▎真相:运动效果和出汗并没有必然关系
到底,运动的效果和出汗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呢?
出汗是身体核心温度上升的自然反应,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一般来讲,出汗多少与自然环境、气温环境、个人体质以及运动前的饮水量有关,因此,出汗多少并不是衡量运动量有关。
因此,出汗多少并不是衡量运动量的标准,大汗淋漓并不能表示运动量达标,而微微出汗也不代表运动量不够,运动的关键是在于坚持,长期坚持才能收效明显,目前世界公认的建议是:每周保证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等等,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身体变得更加强壮,身材更好,疾病也会绕道跑。
虽然说出汗和运动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总是大量出汗那可要当心啦。
▎大量出汗非好事
有的人认为通过汗液可以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具有排毒的作用,所以觉得出汗越多越好。汗液其实来自血液,汗液中含有一定的血液成分。出汗时部分水分蒸发了,而固体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等则留在皮肤表面,经皮肤表面微生物的作用,可产生一些具有汗酸味的物质,所以也有人觉得汗液不干净。
但其实汗液中除了一些代谢废物外,还有许多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如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随着汗液的丢失,这些营养物质也随之丢失了。
因此,对于少量的出汗,可以不必太在意;但对于大量的出汗,我们就不该等闲视之了。因为大量出汗使体液减少,如果不及时补液,可导致血容量下降,心率加快,排汗率下降,散热能力下降,体温升高,机体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引起脱水,严重时甚至导致中暑。脱水导致机体的一些主要器官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如心脏负担加重、肾脏受损。钠、钾等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可导致神经-肌肉系统障碍,引起肌肉无力、肌肉痉挛等症状。脱水还会使运动能力下降,产生疲劳感。
▎出汗后该如何补水
当知道了大量出汗对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后,我们自然会得出答案:出汗后应该补水。那么,应该怎么补呢?
补什么?
一般来说,如果出汗量不大,补充常见的饮料,如矿泉水、白开水、茶水、碳酸饮料、果汁、绿豆汤、牛奶、运动饮料等均可。如果出汗量大,则最好补充含有一定量电解质的运动饮料、盐水、菜汤等。出汗量大时不要单独狂饮白开水,以免引起低钠血症。
补多少?
补液量的原则是:失多少,补多少。那么,怎么知道丢失的汗量呢?一般根据出汗后体重的减少,大致可得知丢失的体液量,普通人也可以根据口渴的程度补充。补充水都应该少量多次,即每次补充100~200毫升,不要暴饮。
何时补?
运动的前、中、后都应补水。人们常习惯于运动中或运动后补水,而往往忽视运动前补水。如果想保持最佳体能状态,就应该始终保持体液的平衡,不能出现脱水,哪怕是轻微的脱水也不行。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补液。
因此,运动的时候就尽情地放开来,不要过多关注自己是否出汗,只要运动方式得当,并且能坚持下去,就会有效果啦。当然,运动后的补水和饮食也是很重要的,千万不可忽视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