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31 17:33 来源:网友分享
有多少患者遭遇过误诊?国内误诊率究竟有多高?对此,我国迄今没有官方的数字。在我们身边,亲朋遭遇误诊的案例并不鲜见。误诊带给人们的,常常是过山车般的振荡:有的“起死回生”,虚惊一场;有的贻误病情,丧失生命。
误诊之殇:多少患者曾被耽误
误诊有医生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够的原因,还与个体差异和病症的复杂性、技术的局限性密切相关。如江西3名患者都因骨头痛被基层医院诊断为肩周炎、颈椎痛和腰椎痛,后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CT等检查,被确诊癌症骨转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蒋泽先说,这些误诊一方面是没有典型症状,另一方面是因为基层医院缺乏检查设备和技术条件。
误诊,对医生和患者而言,都是噩梦。它伤害患者的身心,也损害医生的形象和自信。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误诊造成病情复杂化的占36.58%,导致病情恶化甚至致残或死亡的占4.14%。
误诊之惑:无法实现的“零概率”
误诊不可避免给人们带来伤害,那么误诊本身能否避免?受访专家直言,误诊“零概率”几乎不可能,也不符合科学。这或许是误诊真正的“痛”。
“误诊随时存在,不论医院大小,都不可避免。”现在医学对人体秘密的认知仅有很小一部分。“老百姓对误诊都不太接受,但这正是医学的风险所在,它合理存在但不合情。”
一般人们认为,基层医院由于诊断设备和接诊病人的局限性,误诊率会比大医院高。其实不然,基层医院对疑难疾病误诊率可能偏高,而对基层发病率高的疾病,其判断水平却高过大医院。
陈晓红说,国内外文献中样本量提及的误诊率在20%-40%,但国内是多少没有准确的统计。任何一个新病种的出现,都要经历“不认识-逐渐认识-熟悉-掌握”的过程。在不认识的阶段难免发生误诊,甚至误诊率很高;对早已熟悉的疾病,由于病人个体差异,也有可能让医生感到“困惑”,难免出现误判。尽管医学的进步必然要付出代价,但是这种代价越少越好。
山东大学医学伦理学研究所教授曹永福认为,临床医生不能因为误诊的客观存在而放松对技术和责任心的要求。生命伦理学有个“不伤害”原则,医生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
误诊之过:万分之一与百分之百
“只有正视误诊,才能降低误诊率,才能减少误诊带来的伤害。”多位受访专家如是说。
减少误诊率,关键在医方。作为患者性命相托的医生,一定要增强责任心,提高医德医术,努力降低误诊率。
“对医生来说误诊可能是万分之一,对患者来说就是百分之百。”蒋泽先认为,健全的制度、科学的流程和敬业精神,可以有效减少误诊。以口腔癌为例,如果用消炎药7天患者症状没有消除,就要做活检,或送上级医院或组织专家会诊,而不应再独立操作。
陈晓红指出,医生要从误诊中吸取教训。临床医生面对自己的诊断失误,勇于撰写误诊文献,这是一种自我反思的高尚研究,也让后人借前车之鉴。误诊文献是珍贵的临床资源,能帮助医院、医生完善诊断技术和提高诊断思路。但我国医学文献年均发表数量50万篇,误诊文献仅占其中1.5%。
有的医院为了避免误诊引发的医患纠纷,则让患者过度检查。蒋泽先认为,适度检查和过度检查之间的度很难把握,只要医生不是出于私心、为了个人利益,就不应该认为是过度检查。“在临床治疗中,有的患者确实是多做了检查,但很多检查不得不去做,因为有的疾病隐藏得很深。”
郑雪倩则认为,不管是误诊文献少,还是过度检查,都表明了医生面对误诊的畏惧和不敢担当心理。究其原因,与国家缺少相应的制度支持不无关系。她建议,医学的风险,不应由医院或医生来承担,国家应设立保险或基金来支持,在医院医生无过错的情况下,误诊也能被担当,患者能获得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