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1 17:29 来源:网友分享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renal vascular hypertension)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各种病因引起的一侧或双侧肾动脉及其分支狭窄进展到一定的程度,即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经介入或手术治疗后血压可恢复正常或改善。本病可导致缺血性肾病及晚期肾脏病,与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小动脉硬化不同。
其发病机理与病理特点: 一是肾实质病的病理特点表现为肾小球玻璃样变性、间质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管萎缩、肾细小动脉狭窄,造成了肾脏既有实质性损害,也有血液供应不足。 二是肾动脉壁的中层粘液性肌纤维增生,形成多数小动脉瘤,使肾小动脉内壁呈串珠样突出,造成肾动脉呈节段性狭窄。 三是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引起肾脏 血流灌注不足。
(1)对心脏的影响:由于血压升高,左心室的阻力上升,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大,扩张,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重量增加,同时高血压损害冠状动脉,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变化,此时的冠状动脉出现狭窄,供应的血液减少。两者合力作用,会导致心律紊乱,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交瘁等。
(2)对脑的影响:在长期的高血压作用下,脑部的小动脉会出现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容易形成脑血栓。微小血管堵塞,形成腔隙性梗塞,可以导致脑萎缩,发展成为老年性痴呆。
(3)对周围血管的影响:由于血管病变使氧和营养物质向周围的组织运转减少,出现以痛性痉挛和疼痛为特征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常发生于动脉栓塞后。早期表现为肢体皮温下降,足部发凉,上举后变苍白,下坠后发紫,静脉充盈迟缓,足背动脉波消失。后期皮肤变薄,萎缩,毛发脱落,最终出现溃疡。
1、高血压
发生于年轻人的高血压、老年人的突发性高血压。常伴有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抽搐、甚至昏迷,一般降压药物治疗无效。高血压表现为发展快、病程短,多呈持续性,舒张压明显升高,一般>15.96 kPa(120mmHg)。
2.腹部血管杂音
有2/3的病人可在上腹部或背部听到血管收缩期杂音或伴有轻度震颤。
3.可有间歇性跛行
腰痛、臀部放射痛等下肢供血不足的现象。
4.肾动脉有栓塞时可有腹痛
发热、血象升高的情况。
5.肾功能受损者可出现血尿及蛋白尿。
6.眼底改变呈现高血压的眼底表
原发性肾动脉疾病常累及大的肾动脉,而继发疾病以小血管与肾内血管病为特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对肾血管高血压的诊断,应从肾动脉狭窄的程度,肾功能意义及血流动力学三个方面加以综合判定,方能明确诊断。
7.肾动脉狭窄的程度
肾动脉狭窄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概念不同,肾动脉狭窄并不意味着就是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较肾血管性高血压更为常见。关于肾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类,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病理分为4级,狭窄<25%,属轻度;狭窄25%~50%,属中度;狭窄50%~75%,属重度;狭窄>75%属极重度。临床分为3级,狭窄<50%,属轻度;狭窄50%~75%,属中度;狭窄>75%,属重度。早在1964年Holly等通过临床病理对比研究,对256例血压正常者(平均年龄58岁)尸检发现,肾动脉呈中度或重度狭窄者占49%。Dustan经血管造影发现,肾动脉狭窄>50%者60例,其中39例(65%)血压正常。有人对304例血压正常者分析,其中98(32%)例显示肾动脉阻塞。目前关于肾动脉狭窄达到什么程度才会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在国际上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各国学者报道也不同,包括狭窄≥50%,狭窄≥60%,狭窄≥70%,狭窄>75%共四种诊断标准,一般学者公认,肾动脉狭窄<50%,没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狭窄50%~60%,由于狭窄区血流速度加快的代偿,肾血流量无明显改变,一般不会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的判定以目测法为准,如狭窄60%或70%往往难以准确判定。大多数学者认为,狭窄≥70%,肾血流量下降,引起肾缺血才能发生肾血管性高血压。副肾动脉至少占15%,大多数为1支,也有2支者,若肾动脉正常,其副肾动脉明显狭窄,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
8.肾功能意义
单纯肾动脉狭窄不一定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有的肾动脉阻塞,但血压不高,可能与肾脏侧支循环形成有关。当肾动脉狭窄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肾缺血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才能发生肾血管性高血压。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血管造影与RVRR综合分析,对诊断及估计介入或手术疗效很有价值。但此法属有创性,即或用卡托普利激发试验,敏感性增高,但仍有假阴性率,故目前临床应用较少,仅在肾动脉阻塞伴肾萎缩者,是否有肾切除指征时,才做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一般采用肾γ照像及卡托普利试验来判定肾动脉狭窄有否功能意义,并估计介入或手术疗效。
9.血流动力学的诊断价值
血管造影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为“金标准”,但对狭窄50%~60%或狭窄60%~70%之间难以准确判定。Nahman等通过肾动脉狭窄远、近端收缩压差研究发现,收缩压差与狭窄程度、肾功能、高血压之间相关性良好;休息收缩压差与注入硝酸甘油0.3mg后收缩压差具有相关性。肾动脉狭窄50%时,收缩压差为22mmHg,肾动脉狭窄面积<60%时,收缩压差<30mmHg,没有功能意义。有人提出至少>70%,收缩压差>30mmHg,反映肾动脉狭窄具有功能意义,才能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Selkurt等研究,当收缩压差约40mmHg,肾血浆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注入硝酸甘油后收缩压差可增大约10mmHg。但有的患者,肾动脉呈重度狭窄伴肾萎缩者,其收缩压差<30mmHg,由弓形与小叶间动脉硬化,周围阻力增高所致,即或注入硝酸甘油,收缩压差变化不明显。
10.缺血性肾病
肾血管性高血压与缺血性肾病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缺血性肾病是由于肾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肾缺血及排泄功能障碍所致。缺血性肾脏综合征,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难以解释的慢性或进行性尿毒症。可发生在服用ACEI后1~14天;或急性缺血性肾病也可在服用利尿剂或其他抗高血压药物。
1、在我国占第1位的是多发性大动脉炎
(aorto-arteritis,AA),可能是一种由感染因素激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动脉中层,外膜及内膜也受侵犯。
2、动脉粥样硬化症
(atherosclerosis,AS)是全身性疾病,多见50岁以上,常累及肾动脉的起始部,在西方国家AS是最常见病因,占60%~70%。国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3、动脉肌纤维性结构发育不良
(fibromuscular dysplasia,FMD)或肌纤维增生不良(fibromuscular hyperplasia),是胚胎性病毒感染(风疹)或先天性中膜肌细胞发育障碍,表现为动脉内膜或中层中心性或偏心纤维组织增生,病变多位于肾动脉的远端2/3,常同时有多发狭窄。多见于40岁以下的女性,常伴低血钾,国内占RVH中的第2位病因,约20%。
4、其他原因
如肾移植术后动脉吻合口狭窄、肾动脉损伤、肾动脉瘤、肾内或肾周病因的影响使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肾动静脉瘘(先天或后天性)发生窃血(分流)。以上原因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激活以及激肽释放酶-激肽-前列腺素系统(KKPS)拮抗RAAS系统减弱,同时可能有心房利钠素的共同作用而引起高血压。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