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6 12:30 来源:网友分享
2011年,迪安诊断成为国内首家医学诊断服务外包上市公司时,“精准医疗”这个词还未在大众媒体上出现。
但在今年,作为“精准医疗”的上游环节,基因检测、肿瘤检测被资本及市场引爆。迪安诊断也因此冠上了“精准医疗概念股”而被众多投资者所熟悉,在巅峰时刻,它的股价突破了160元,是年初的三倍。
在华大基因、达安基因、金域检验集团等巨头相继挑战诊断业务市场的同时,这家最早上市的检测公司如何看待如今的市场蛋糕切分,新兴检测技术已经撼动了传统诊疗手段的江湖地位了吗?在成本透明、竞争者不断涌入的第三方检测领域,这家上市公司未来十年又要走到哪里?
《第一财经日报》专访迪安诊断董事长陈海斌,尝试一一解答这些疑问。
市场格局未定,传统检测仍是主流
经过了“放开”、“禁止”、“再放开”的基因检测终于迎来了行业爆发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类提供基因检测相关的医学诊所数量保守估计超过200家。而在这其中,包括正在筹谋上市的华大基因、贝瑞和康、达安基因、金域检验都正在迅速跑马圈地。
第一财经日报:有人说目前包括迪安、华大、达安在内的一些巨头企业已经占据了比较多、比较稳定的市场份额,市场格局已定,您如何看待这个市场的竞争?
陈海斌:首先,在检测市场,过去是像罗氏这样的巨头企业垄断的。尽管近几年,像基因测序这样的技术对传统的检测方法有了一些冲击,但是传统的检测方法依旧不可取代。在医院的临床业务,传统的检测方法还是占很大的比例,比如说病理学的诊断,是最终确诊的方法,不可取代。我觉得现在有些过度渲染高科技的方法了。
其次,在新兴技术领域,目前产前筛查、肿瘤是热点,但我们做的还只是冰山一角,因为我们做的只是某一个疾病,所以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这个市场格局还远没有确定。
日报:那么您如何看待像华大这样的其他检测企业的竞争?
陈海斌:其实去年之前,我们没太把华大当一回事。因为我们做的1000多个检测项目中它只占了一两个项目跟我们有冲突,但是这件事情值得我们警觉:是不是华大会从这样一个单项转向多项?果然,前段时间他们就开始尝试(接受)司法鉴定这样的业务,那么我们的重合度也许未来会变高。
我们以前做了一个金字塔的塔底,我们做扎实了,而华大是横了一刀,直接从高大上开始,向下去整合。大家都会有交集、有交锋,这是一定的。不过从国外的商业模式来看,我们更有底气一点,我认为精准医疗,不要只盯着基因测序,如果病理学科的基础没做好,何谈精准医疗?这还是要人来确诊的,测出的数据也是靠人来解读,这是一个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