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协和麻醉的三年规培生涯

2017-04-30 09:16 来源:网友分享

  转眼已工作三年。三年前,我以“麻醉零基础”的背景进入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参加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懵懂、忐忑、焦虑,但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期待。一切好像才发生过,仍历历在目。回忆规培时光,有汗水有付出,但更多的是收获、成长与感动。

  初来乍到:麻醉科的那些第一次

  作为一名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医学生,内外妇儿神样样通关的我,却是个名副其实的“麻醉零基础”菜鸟。初来乍到,连麻醉药都认不全,更别说各种各样的麻醉技术操作和复杂的麻醉管理,内心的忐忑和焦虑可想而知。初来乍到,虽然是“三线”,也就是跟班学习的那个,不像一线那么紧张,但是掰着手指倒数着即将从三线变成一线屈指可数的日子,压力一点都不小。面对困难必须咬紧牙关,我于是拼命地多看多想多做,以最快的速度学习麻醉基础。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14天的学习我通过了考核,顺利地成为了一线。

  14天,从零基础到独立在手术间做一线,只花了14天时间。现在回想起来我仍不禁问自己,为什么当时我们可以如此迅速地从零基础变成合格的一线?答案无疑是在那些过渡的日子里,我们拥有协和麻醉科老师无限的包容、理解、照顾、教导和鼓励。

  麻醉科操作繁多,曾经有人问我,你记得第一次做各种操作的时候在旁边指导你的老师是谁吗?我回想起来惊奇地发现,虽然从来没有刻意去记,但这些老师的名字以及各个场景的细节都历历在目。第一次穿动脉,卢素芳老师温柔又耐心地在旁边指导我要领;第一次穿中心静脉,龚亚红老师没有嫌弃我速度慢,细心提点我操作中的各种细节;第一次打椎管内麻醉,徐嘉莹老师没有嘲笑我紧张到发抖的手,而是面带微笑耐心地等待我找到手感;第一次用纤支镜,黄宇光主任手把手教我使用要领,并督促我,只有平时使用熟练了,真正遇到危急情况才能得心应手。麻醉科的老师们看到我们并不熟练甚至难免犯错误时的青涩,没有嫌弃,没有催促,反而不断教导和鼓励。这些教导和鼓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推助器。

  幸福成长:医教研,一个都不能少

  黄主任常说:“有为才能有位。”规培的三年正是我们为“有为”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协和麻醉科一向鼓励我们医教研全面发展,只要你有想法、有能力,科室永远给予最大的支持。

  协和麻醉科是一个十分注重教学的科室。科里不仅有各种常规的讲课,例如英文早交班、特殊病例小讲课、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文献汇报、eia(english in anesthesia)、miller讲堂、气道俱乐部、神经阻滞小讲课、进修医生讲课等等;还有高大上的微信教学平台,随时向大家推送讲课通知及课件,方便随时学习。这里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课程一应俱全。即使没有,只要提出来,科里的老师们会很快找到合适的人选来授课,满足大家的需要。

  临床是规培中最重要的部分,临床教学自然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在基本掌握麻醉基础之后,便开始加强麻醉类型的多样性和麻醉管理的复杂性培训。协和医院是复杂疾病和危重疾病聚集的地方,为我们这些规培生带来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是不小的挑战。操作过程中,我们时刻认真谨慎,努力把每一个细节做好,把麻醉做得更加精细,争取做一个让二线放心的一线,当我们面对失误和危机情况时,科室强大的团队给予了我们无限的支持,使我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进步。

  除了临床,科研也是临床医生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所以科研教学也成了重要的一环。协和麻醉科以各种方式培养大家的科研能力,鼓励所有人参与科研工作。目前科里成立的各个亚专业组都有相关课题,对规培学生全部开放。科室还会根据课题需求安排cad(clinical academic day),给大家留出时间专注科研工作。不仅如此,科室还会鼓励大家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与麻醉界的同仁们交流学术成果,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协和麻醉规培期间,很多同事参加了国内外各种会议的比赛,屡屡获奖,充分展示了协和麻醉青年人的风采。每年12月协和麻醉举办的品牌学术论坛大讲堂,吸引数百位全国各地的麻醉同仁前来参会。论坛中协和医院麻醉科老师们的课程内容之丰富精彩,让规培生年年都有新收获。

  医教研之外,协和麻醉还会支持每个人全面发展。如果擅长英语,科里有足够的国际会议翻译甚至同声传译的机会;如果有才艺,可以在协和医院丰富的文化活动中崭露头角;如果擅长演讲,近到协和麻醉大讲堂,远到国际会议,都可以申请发言,在演讲台上大展风采。大家做这些的时候,没有丝毫顾虑,因为协和麻醉会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会给我们最多的支持。

  科室文化:协和麻醉,温暖的大家庭

  不能否认麻醉医生真的很辛苦。求职面试时,黄主任问我:“干麻醉科未来很辛苦,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我当时在心里愣了一小下。所有人都觉得,麻醉医生很轻松,每天不就是坐在那里插插管给点药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师姐说,麻醉医生是外科医生中的内科医生,是手术中唯一一个管着病人死活的人;师兄说,麻醉科住院医的工作强度实际是所有住院医里面最大的,他经常早上7点干到晚上7点,中间只有半小时吃午饭的时间;主任说,麻醉医生需要很强的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不仅需要在头脑里及时判断病人的情况,还要立即把脑子里想出的处理方法落实到手上。渐渐地我也有了深切的体会,经常工作学习到很晚,但却从没想过要退缩。有次手术做到半夜12点半,二线老师问我,咱们麻醉科这么辛苦,吓怕了没?我淡定地笑笑说我不怕。在科里做课题时我常跟老师们开玩笑说,要是把我的工作时间算一算,一定是加班时间第一名。于是老师们问我,如果让你先进科体验再重新选择,你还会选麻醉吗?我没有犹豫,说我会。因为在协和麻醉这样一个团队中工作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

  黄主任常说,一流的科室管理靠文化。协和麻醉科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浓厚科室文化的集体。走进手术室,就能看到我们的照片墙,每一个麻醉科的工作人员都在用笑脸迎接即将开始一天繁忙工作的你。走进交班室,能闻到浓浓的咖啡香和茶香,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还记得一次一位规培生意外出了车祸,他第一个想到的是给麻醉科打电话,麻醉科的同事们在得知消息后,包括主任在内的十几位麻醉医生迅速赶往急诊,焦急地等待着他被救护车送来医院,并一路陪同照顾,直至顺利住院才放心离开。后来我问他,当时为什么会第一个给科里打电话?他说当时很慌张,但心里很清楚麻醉科是最能给他安全感的地方。这就是麻醉科,当你取得收获时,老师们毫不吝惜地鼓励你;当你遇到困难时,小伙伴们二话不说地帮助你,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三年来对协和麻醉的感情,三年的收获和感动,已经深深藏在心底,三年来协和麻醉在潜移默化中给我们的深深烙印,也许不是单纯靠文字可以表达,却将永远伴随我们更加坚定地迈向未来的麻醉路。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社会万象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