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2 11:23 来源:网友分享
“上帝对人是公平的,他多给你一分美貌,就会少给你一分智慧……”关于美貌与智慧的问题纵观古今、横通中外,国外网站“诠释者”(explainer)日前票选出了2011年最热门问题――为什么智慧总与美貌无缘却与丑陋常伴。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美、丑、愚、智间的不解之谜。
外表和智力间的关系在许多年前就引起了科学界的兴趣,科学家试图探究是否真有可能通过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他的智商。1918年,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位科研人员做了一项实验,他将十余张穿着同样考究的小孩的肖像照展示给一个由医生和教师所组成的评判小组,小组成员须根据肖像照对孩子们的聪明程度进行判断、排序,这种主观判断的结果会与客观智力测验的结果相比对。最终所得结论是,人们多少是可以依据相貌丑俊来判断智商高低的。
此后,许多科学家都做了与上述实验相近的研究,结论也都几乎一致,但他们始终无法搞清到底那些照片传达出了怎样的信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于1920年提出了另一个理论――晕轮效应。该理论认为:当我们被要求去描述他人的多样品质时,倾向于将描述对象的某种特质不断放大并影响到我们对其整个人的看法。随后的研究证明,晕轮效应可以源自单纯的一张照片――如果一个人相貌英俊,我们很可能会推论认为他同时也更聪慧、更擅交际、更通达明理。
如此以来就有了两条相关的科学结论:其一,我们确有可能通过一个人的长相来判断他的智力;其二,我们在以貌取人时往往认为长相的丑俊与智力的低高成正相关。现在的问题便是,美、丑、愚、智间的实际关系是否真的是美智为伴、丑愚为伍呢?
从已有的相关文献来看,美丽与智慧间确有些许关联。该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进化心理学家禅洲金泽( satoshi kanazawa),他的研究数据取自英国全国儿童发展研究(包括生于1958年的1.7万人)和美国的国家青少年健康纵向研究(包括生于1980年前后的2.1万人),二者都记录有在档人员的长相和智力测验分数。以英国的数据为例,金泽发现,漂亮孩子的智商要比同龄孩子的平均智商高出12.4。金泽认为,晕轮效应并非是认知错觉而更像是一种对世界的准确解读――俊朗、靓丽的人会让人觉得更加聪明是因为他们确实如此。
不过,并非所有的研究都得出了与金泽相同的答案。新近的一项以1957年美国威斯康星州某高中的年鉴相册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对于男孩来说,相貌和智力毫无关联;但对女孩来讲,长相与智商确存在正相关性。而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的研究则注意到,所谓的正相关结论似乎只适用于相貌欠佳的人群,也就是说,拥有靓丽外表的人也可能十分蠢笨,但长相丑陋的人却不太可能有多聪明。
然而不管论述如何、争论怎样,上述这些声音都无法回答“诠释者”网站的2011年票选结果,为何会有那么多的网民提出“为什么智慧总与美貌无缘却与丑陋常伴”这样的问题。
一种解释是,丑陋的天才在中外历史长河中不胜枚举,关于这些人的故事往往会更为我们所注意并给我们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此外,金泽曾得出过这样的结论,尽管在他的分析中长相极其丑陋的人通常更笨,但若有长相极丑的人出现在聪明者的行列,那此人通常位列前茅。换言之,相貌不堪的人要么就是大愚,要么就是大智。但金泽并不承认聪明人通常较丑这种刻板印象的存在,他在实验中完全没看出这样的关系。他认为人们可能是觉得聪明人是书呆子,而书呆子则往往缺乏社交能力,是否具备社交能力又和是否有魅力相关,而魅力多寡又间接与智商高低相连。
假如金泽所言无误,长相美丑与智商高低间具有正相关性,那这个现象又怎么解释呢?首先,可能是一些遗传因素既决定了美丽又决定了聪慧。再者,可能是聪慧的基因与美丽的基因的不断结合,也就是说智力较高的成功男人通常娶美丽女子,其后代刚好兼得智慧与美貌。
还有理论认为,母亲的子宫为胎儿发育所创造的环境和胎儿刚出生后接触到的外部环境会对孩子的相貌和智力发育产生两种影响――如果孩子面部和身体的对称度高,则智力发育水平也相对均衡;如果孩子外貌对称度低,则智力也会受到影响,即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最后一种说法是,漂亮的小孩通常在成长过程中会从周围人那里得到更多的关注,接受更用心的教育,才智自然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