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1 16:54 来源:网友分享
1、 先天性斜颈:这是一种由遗传异常导致只有一块胸锁乳突肌发育。因为还有许多其他的肌肉能使头部旋转和伸缩,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借助理疗加以克服。
2、 婴儿斜颈:在妊娠晚期,胎儿可能会以头部歪向一侧的方式躺着。这种姿势会造成胸锁乳突肌缩短或弱化,还会造成头骨变形。通常可以通过戴一种重塑头骨的特殊头盔和加强锻炼来治愈此病。
3、痉挛性斜颈:这种先天性疾病是病灶性肌张力异常(一种与中枢神经系统紊乱有关的异常肌肉收缩)的最常见类型。这种痉挛可能是强直性的(持续收缩)、阵挛性的(震颤)、或二者兼有。这种疾病会在颈部、背部和肩部出现慢性疼痛。此病发作缓慢,一般在2-5年内达到高峰。痉挛性斜颈偶尔会自发性消退,但在多年后再次发生。
4、歪脖:这是一种单纯性颈部僵直,经常是因第七颈椎处的横突间韧带受到刺激引起。颈椎错位也可以引发此病,这种类型的斜颈要知道肌肉和骨骼排列都好转后才可恢复。颈夹肌中存在触发点以及颈夹肌痉挛是可能引发此病的其他原因。斜颈的暂时性病例可能是由于睡眠姿势不正确引起的,或者是某些能对颈部肌肉产生刺激作用的其他情况或外伤所致。
先天性斜颈的发病不是很高,但是却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先天性斜颈的诊断有以下几种:
①畸形表现为头颈倾向患侧,而脸转向对侧并后仰;
②新生儿胸锁乳突肌挛缩可触及梭形纤维肿块,肿块可在胸内自行消退,胸锁乳突肌变短并挛缩,随年龄增长上述畸形加重,而且邻近器官产生继发畸形;
③头面五官不对称,如双眼不在同一水平,甚至大小不等,患侧颅骨发育扁平而小,颈胸椎出现代偿侧弯,双肩不平等一系列畸形;
④先天性斜颈诊断并不困难,但应与其他原因所致的斜颈相鉴别:如应注意排除骨关节疾患或损伤所致的斜颈;通过X线片排除先天性颈椎畸形、颈椎半脱位、高肩胛症、颈椎外伤、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等;亦应排除肌炎、淋巴结炎、眼病引起的斜颈,某些神经性疾患和痉挛性斜颈以及姿势异常等引起的斜颈。
先天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后形成的畸形。一般认为发病原因是一侧胸锁乳突肌在难产时受伤,发生出血、机化,以致纤维变性后引起该肌挛缩。
临床表现为:婴儿出生后,在一侧胸锁乳突肌内,可摸到梭形的肿块、质硬而较固定。约3~4个月后,肿块逐渐消失而发生挛缩,出现斜颈(但亦有部分患儿由于病情较轻,不发生显著挛缩,亦无畸形出现)。
到1周岁左右,斜颈畸形更为明显,头部向一侧倾斜,下颌转向健侧。如勉强将头摆正,可见胸锁乳突肌紧张而突出于皮下,形如硬索。在发育过程中脸部逐渐不对称,健侧饱满,患侧短小,颈椎侧凸,头部运动受限制。若不及时治疗,畸形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局部解剖: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阔肌的深面,起点有两个头,即胸骨头和锁骨头,分别起于胸骨柄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两头汇合后,肌纤维斜向后外上,止于颞骨乳突和上项线。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面部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或拉头向前。该肌主要受副神经支配。
治疗:中医经络微创刀治疗根据患儿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等不同情况,其治疗方法分述如下:对起点的治疗一般每个患儿都需要治疗。令患儿取患侧在上的侧卧位,在起点处及有压痛、硬结、条索处定若干点,进刀。
在起点处深达骨面后,使刀口线与肌纤维垂直,上下切割数刀,出针刀、止血,用创可贴封贴针刀孔后,用手压迫针刀孔2~3min。在有条索、硬结、压痛处,使刀口线和肌纤维平行,纵行切开条索和硬结,然后先纵行剥离,再横行剥离2~3次出针,压迫针孔片刻,贴上创可贴。对肌腹部的治疗肌腹部挛缩性病变主要位于下段,此段无较大神经血管通过,故行中医经络微创刀治疗是安全的。
令患儿取患侧在上的侧卧位,在胸锁乳突肌下段的条索、硬结处取数点(一般3~4点)用手将肌腹捏起,针体与体表呈15°~20°角斜行刺入,刀口线与肌纤维平行,用通透剥离法,注意切勿垂直刺入,以防误伤颈部的大血管。对止点的治疗患儿体位同上,在止点处的痛点及硬结或条索处定2~3点,刀口线与肌纤维平行刺入,深达乳突骨面,用纵行切开剥离法。
温馨提示:
本病大多为先天性,无有效预防措施,临床上最主要是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给患儿带来进一步的损伤。
斜颈是指以头向患侧斜、前倾及面部变形为特点。少数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及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外,一般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多数学者认为,斜颈与损伤有关,如臀位产和胎位不正,颈部胸锁乳突肌受压,血管受压缺血,患侧胸锁乳突肌的动脉管腔均栓塞不通,而致肌肉发育不良,或肌肉出现水肿、炎症使肌细胞退化,产生纤维变性,最终为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