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损伤的护理方法 十二指肠损伤的病因

2017-06-18 09:07 来源:网友分享

一、十二指肠损伤应该怎么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多为闭合性损伤,大多数无特征性表现,必须结合病人全身情况进行分析。密切观察病情,禁食、补液,有效胃肠减压。当患者出现烦躁、口渴、脉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时,首先应考虑腹腔出血的可能。一旦明确诊断,予止血、补充血容量、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必要时手术探查。

  2.体位

  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腹腔残留液体流入盆腔,预防膈下血肿及膈下气肿的形成,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3.引流管护理

  每天大量的消化液通过十二指肠,尤其胰液是引起肠瘘的主要因素。有效的十二指肠腔内减压(包括胃、十二指肠造瘘、T 管等引流) 可降低肠液对创口的刺激,促进创口愈合。黎介寿指出,有效的引流对控制感染较抗菌药的应用更为重要。因此,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防止扭曲、折叠、堵塞,并定时挤压引流管,以确保引流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颜色、性质、量。并向家属说明引流的重要性,防止引流管脱出。

  4.有效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

  十二指肠损伤术后肠瘘发生率较高,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肠瘘病人常合并有较严重的腹腔感染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或中毒性休克。此时,要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及抗休克治疗。同时抽取血标本作血生化、血气分析,及时纠正可能存在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5.加强心理护理

  由于肠瘘的发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并可能再次手术,患者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消极、绝望心理。此时,应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安慰和鼓励,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肠瘘的一般知识,帮助患者及家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十二指肠损伤是怎样形成的

  十二指肠损伤主要有2大原因,即腹部外伤与医源性损伤。前者分为闭合伤和开放伤2大类。后者常因内镜检查和治疗以及右半结肠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右肾切除术等手术时误伤所致。

  因腹部挫伤所致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机制一般认为是外力直接将十二指肠管挤压于腰椎椎体上而造成。受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主。在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十二指肠处于固定位置,而与之相连的空肠则游离,受伤时空肠上端被突然扯动时,所产生的剪力造成十二指肠远端处的破裂。也有人认为十二指肠空肠曲为锐角,受伤时如幽门括约肌紧闭,十二指肠即有可能成一闭襻,外力作用于肠管使腔内压力骤增,促使肠管爆裂。

  发病机制

  十二指肠所受外力的程度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类型的损伤:

  1、轻者为肠壁挫伤形成血肿

  十二指肠之间血肿可能存在于黏膜下、肌肉内或浆膜下,以浆膜下最多见。较大的血肿可阻塞十二指肠,临床上出现高位肠梗阻症状如呕吐胆汁,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重者则破裂穿孔

  由于十二指肠前半部在腹腔内,后半部在腹膜外,故其破裂穿孔可以发生在腹腔内,亦可发生在腹膜外。发生在腹腔内的破裂穿孔,因肠内容物大量溢入腹腔,而引起腹膜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很明显;发生在腹膜外的破裂穿孔,则造成腹膜后间隙感染,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或延迟出现,胰腺与肝胆管因其解剖关系常合并损伤。部分病例可损伤十二指肠大血管而致大出血。以上诸多原因均可导致病人发生休克。

三、十二指肠损伤有哪些典型症状

  1、腹腔内十二指肠破裂

  临床表现明显。主要是突发的剧烈腹痛,以右侧为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随着腹腔渗液的增加及腹膜炎的加重,出现腹胀和停止排气。上腹部压痛及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肝浊音界下移。

  2、十二指肠壁间血肿

  临床表现早期一般较轻,以上腹部疼痛与压痛为主,随后可能出现梗阻症状,反复发生胆汁性呕吐为主,随呕吐的加重可能出现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的失调。若因外伤后巨大血肿压迫十二指肠第2、3段,可发生十二指肠广泛坏死、穿孔。

  3、腹膜外十二指肠破裂

  常发生在上腹部严重钝性创伤之后。可能暂时失去意识,但数分钟后即恢复,并无特殊不适,甚至可以继续行动和工作。经过一段时间逐渐感觉到持续性腹痛,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含血液。腹痛一般局限于右上腹或背部,并逐渐加重。由于腹膜后睾丸神经与伴随精索动脉的交感神经受到肠内流出物的刺激,偶可发生睾丸痛和阴茎勃起的症状。体查时右上腹或背部有压痛,并可见皮下气肿。早期轻度腹胀,腹肌紧张不显著,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体温、脉搏、呼吸在初期无大变化。但随病程的进展,上述的临床表现逐渐增强或明显,甚至压痛可能延至右肾区、右腰大肌内缘,右腹叩击浊音逐渐扩大。

四、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治疗

  十二指肠损伤的患者可能会有腹痛或腰背部剧痛,可伴有呕吐血液、胃液或胆汁、血便等等,一旦确诊十二指肠严重受损,应该马上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以防十二指肠损伤部位出现大出血,重者可出现休克导致死亡。

  治疗原则

  1.防治休克。

  2.抗生素治疗。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诊断明确或有探查指征时,应尽快剖腹探查。手术原则:仔细探查,以免遗漏腹膜后十二指破裂和邻近脏器损伤的诊断。术式有修补术,肠切除吻合术,十二指肠憩室化,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5.术后营养维持和对症治疗。

  用药原则

  1.十二指肠损伤以手术治疗为主,并需用各种药物辅助治疗,其中主要有液体疗法和抗生素治疗。

  2.术前必须补液,必要时输血,以防治休克及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提高病人的抵抗力和手术耐受性。

  3.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期间,也需经静脉输入液体、电解质、葡萄糖和维生素等,一般需4-5天,以维持热量和水电解质平衡。

  4.病情重,术后不能进食或发生并发症的病人,需要积极给予营养支持,此类病人有必要选用用药框限“B”中的营养药物。

  5.如胰腺同时受伤,术后发生胰瘘并发症,就必须应用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根据病情,可从用药框限“A”、“B”和“C”中选用此类药物。

  6.术前、术中和术后均需应用抗生素,特别是腹膜炎严重或合并有其他内脏损伤者,更需联合用药,术前和术中可先选用用药框限“A”中的抗生素药物。

  7.术后继续抗生素治疗,定期检查血尿常规,直到体温、血象恢复正常后2-3天为止。

  若术后3-4天,体温不是逐渐下降而是逐渐上升,应查明原因并作相应的处理,不能盲目应用抗生素。

  8.根据剖腹探查情况及腹腔污染程度,术后渗液、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术后对用药框限“A”中之抗生素效果不佳,特别是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可从用药框限“B”和“C”中选择更为有效的抗生素。

  当出现不明因素的腹痛或腰背痛并伴有呕血时,应该马上前往医院就医,一旦医生确诊十二指肠损伤,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应该马上进行手术,以防损伤处大出血,危及生命。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保护好胃部以及十二指肠,少喝酒,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消化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