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7 18:35 来源:网友分享
1、多
秋季进食太多会导致胃酸、胰液、胆汁等消化液分泌增加,超出分泌能力,可能会导致胆管胰管等相对狭窄、梗阻,造成消化功能紊乱。
2、冷
肠胃疾病具有季节性,易在秋冬交替时期高发,容易出现胃痛、腹部不适,消化能力降低等。干燥的秋季尤其要注意养胃。秋季应少进食生冷食物,以免引起或者加重胃部不舒服症状。
3、坐
运动有助于胃肠的蠕动,能帮助消化。
刚吃完饭不适合埋头工作,因为胃肠的消化需要有足够的血液保障,如吃完饭就工作,血液供给大脑,胃肠得不到消化所需的循环血量,十分影响消化。
4、忍
很多人胃疼只是吃点药忍忍,这样可能使小病发展成大病。胃部不适是身体在报警,需要及时就医。
5、少
身体正常运行也需要能量。晚饭要吃少,并不是不吃,否则胃部分泌出的胃酸没有食物可消化,会损伤食管、胃肠黏膜(损伤较深即可形成溃疡)。
6、晚
很多人常会在晚上9点之后才吃晚饭,而且吃完就睡,这么做是极其不健康的。应按时吃饭,让食物在睡觉前有足够的消化时间。食物从胃排空、进入小肠消化大约需要两小时。
1. 燕麦
燕麦片中膳食纤维丰富,可长时间保持饱腹感,防止摄入过多的油腻和咸味食物,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而且还是“天然肠道刷洗工”,能帮助预防便秘。
2. 玉米
玉米含丰富的钙、磷、硒和卵磷脂、维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作用,能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玉米对胆囊炎、胆结石、黄疽型肝炎和糖尿病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3.苹果
苹果含有丰富的钾,可排除体内多余的钠盐。其丰富的果酸,具有防止脂肪聚积的作用,还能与其他降低胆固醇的物质如维生素C、果糖、镁等结合成新的化合物,从而增强降血脂效能。
4.海带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还能够及时地清楚肠道内废物和毒素,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直肠癌和便秘的发生。
5.山药
山药中的新液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肥胖。山药中的多巴胺,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另外,山药还能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增强体质。过年过节期间若有消化不良,可以用山药、莲子、交实加少许糖共煮。
1. 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这往往提示可能患有食管炎、食道憩室或食管癌早期。
2. 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这种情况要考虑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3. 饭后上中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病的时间可能已经很长 ; 疼痛有规律,如受凉、生气、吃了刺激性食物后发作。这种情况可能是胃溃疡。
4. 经常在饭后 2 小时左右出现胃痛,甚至半夜疼醒,吃点东西可以缓解,常有反酸现象。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节律。这类情况可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或十二指肠炎症。
5. 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可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近期才出现,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这种情况应高度警惕,因为有可能是胃癌。
6. 饮食不当或受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这种情况可能是急性胃肠炎、急性痢疾。
1.定时定量进食:胃酸分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一日三餐时的分泌高峰,常食零食,使胃工作紊乱,破坏了胃酸分泌的正常节律,久之可导致胃病,因此,日常饮食应一日三餐,不可过多进食零食。每餐的进食量应适度,过饥或过饭,或饥,饱不均饮食,使胃正常运转失常而致消化不良,因此,应养成定时,定时时饮食的良好卫生习惯。
2.进食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以“不烫不凉”为度,即一般保持在40-50摄氏度为宜,过冷饮食,使胃粘膜血客收缩,胃粘膜血流量减少,影响胃的功能,同时过冷饮食还能刺激胃蠕动增强,甚至产生胃痉挛。过热饮食,能烫伤胃粘膜,使胃粘膜保护作用降低,还能使胃粘膜血管扩张,可导致胃粘膜出血。
3.细嚼慢咽:少食粗糙,过硬食物,对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尽可能碎烂,可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唾液具有消化食物及杀灭细菌等作用,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因此,进食宜细嚼慢咽,不可囫囵吞枣。
4.食物结构合理:动物性食品,油腻食物不宜消化过多食用加重胃肠负担,影响食欲,过细米面食物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及食物纤维素大量损失,长期食用必将造成机体营养不良,导致机体各种功能下降。因此,多吃素菜和粗纤维食品如芹菜、香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