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引关注 精神疾病人群学生居首位

2017-03-01 08:29 来源:网友分享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9日,记者从市精神卫生中心了解到,2008年至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在精神疾病发病人群中已居首位 。据专家介绍,这主要是因为学业压力大和不良的亲子关系导致的。家长应加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八成休学因心理问题

  “现在精神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学生,在整个发病人群中居首位。”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逄淑涛向记者介绍说,他们在2008年到2010年对进行心理咨询的7319人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精神疾病患者中居前五位的人群分别为学生、公司职员、无业人员、普通工人和退休人员。

  逄淑涛介绍说,以前学生请假休学主要是因为传染病等身体疾病,而现在80%的休学都是因为心理问题。2009年,他们还专门针对岛城两所高中和两所初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学生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达到了15.3%,而2008年的数据是10.4%。患病者大多数表现为精神障碍、厌学、偏执等症状。

  学业压力大成诱病首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心理疾病频发呢?“首先就是学业压力大。”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王冠军向记者介绍说,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所以孩子的升学压力很大。

  “我今天下午刚接诊了一个因为压力大不想上学的高中生。”王冠军告诉记者,这名男孩平时学生成绩挺好,现在已经上高三了,由于离高考越来越近,十一长假家长给他报了补习班,然而开学之后他去死活不愿意上学。这名男孩说,由于假期没能得到休息,“总感觉压力没释放,又要开始紧张了。”他还向医生介绍说,父母平时对他很好,为了让他安心学习,父母在家都不大声说话,他觉得考不好没脸面对父母,所以越想越不敢上学。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一味追求学习成绩。”王冠军介绍说,孩子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成绩只是暂时的,孩子如果只有成绩好,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保障,不会跟人交往,也是不成功的。

  王冠军对记者说,现在的孩子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缺乏抗挫折能力。家长要正确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失败。孩子失败后家长要帮着找原因 ,接纳孩子,不要提出过分的要求,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

  不良亲子关系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王冠军接诊的一个初一女孩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女孩今年13岁了,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从小父母就强调素质教育,所以在她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让她学钢琴,孩子在上五年级的时候钢琴已经考到了六级。但是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她的母亲一直坐在旁边陪着,如果孩子出现错误,不是打就是骂。时间长了孩子只要一坐在钢琴前边就不舒服,后来慢慢的孩子就出现了强迫症。

  “这就是父母过分追求完美,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这种不良的亲子关系给孩子造成了心理障碍。”王冠军分析说,家长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出现恐惧心理。

  王冠军说,除了学习压力大导致孩子患精神疾病外,这几年不良亲子关系又成为新的原因 。初高中这个阶段,是青少年人格结构成型的重要阶段,通常会出现叛逆心理,如果家长处理不好的话,孩子很可能出现心理疾病。

  ■分析

  社会变化快“心病”患者增

  王冠军告诉记者,他最近接诊了一位患抑郁症的小伙子。据介绍,小伙子姓张,今年25岁,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没多久,公司派他到青岛的分公司,当时小张心里不高兴,但还是过来了,在青岛工作期间,他交了个女朋友,刚刚稳定,公司又安排他去济南,小张一时没法接受,因为他怕女朋友跟他分手,最后决定辞职。谁知辞职后,女朋友嫌他没工作,天天叨叨他,小张觉得很痛苦,晚上失眠睡不着觉,得了抑郁症。

  王冠军介绍说,虽然没有做详细统计,但是从门诊上看,病号数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这就是社会发展太快了,人们对未来没有预期、没法适应导致的。”王冠军分析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拥向城市,流动人口大,居民每天面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事情,心理素质本来就不好的人就会很难适应。同时,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生活节奏随之加快,居民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放松身心,导致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发生。

扩展阅读:


一、精神病的检查

   针对精神病的检查诊断工作,专家提出了RDC诊断标准:活动期至少具有下列两项者,可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具备一项者,作为疑似病例处理。

   1、思维被广播,思维被插入,思维被夺。

   2、被支配(或被影响)妄想,其他怪异的妄想,或多个妄想。

   3、躯体妄想、夸大妄想、虚无妄想或其他妄想,但不伴被害或嫉妒内容,且持续一周以上。

   4、任何类型的妄想,伴任何形式的幻觉,且持续一周以上,这也是精神病的检查诊断标准。

   5、持续评述患者行为或思想的幻听,或两人以上的会话性幻听。

   6、与患者的情绪不协调的言语性幻听。

   7、任何形式的幻觉,终日存在且持续数日,或断续出现持续一月以上。

   8、显着的思维形式障碍,伴钝化或不适切的表情,或伴任何类型的妄想或幻觉,或伴显着的行为紊乱。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理茶社心理 FM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