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误区 心理健康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2017-09-19 08:51 来源:网友分享

一、心理健康基本简介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健康指导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期驻校,以开设心理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同时,开设“亲情聊天室”,为亲情的连接打开通道,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畅途。

二、心理的健康标准

1、智力标准。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用IQ值来表示。智商≥90为正常,上不封顶,<70为智力落后。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但是IQ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成就,IQ高也不能保证心理健康。因此,IQ高的人不要幸灾乐祸。

2、情绪标准。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情绪稳定,而且还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且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还要与情绪反应的程度相适宜。

3、意志标准:是指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支配自己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阶梯,如果做事过于优柔寡断、徘徊不前、思前想后,或不计后果、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现。

4、社会适应标准: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①具有较好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②能建立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既治病也致病,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之必须;③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如作出决定、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情绪控制、心理换位、人际沟通等能力。

5、“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基本相符。研究证明,不能有效地面对现实、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面对现实、把握现实,主动适应现实。

6、心理活动特点应符合年龄、性别特点。人的一生要经历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该年龄阶段的特点。

7、注意力集中度。注意力是一切活动取得成功的心理保证。如果一个人缺乏注意集中和保持稳定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完成有目的的活动,如儿童多动症,成人的焦虑抑郁症等都会存在注意力问题。一般5~7岁可连续注意时间约为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为30分钟,甚至更多。

三、社会心理健康趋势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世界卫生组织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中证明, 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中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 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 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必然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种种社会矛盾、人际关 系的矛盾、成人社会的诸多心理冲突等,必然突出地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中反映出来。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几代人给予的压力,社会变革中的断层和种种羁绊,束缚着 孩子们的心灵和手脚,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然而,只要及早加以重视和预防,现在开始努力也不迟,重要的是为父母、为师长者要切实了解孩子,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迷津”。

四、现代人的认识误区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一方面是指人心理的表现状态、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是指为改善人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发展水平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人是什么样子、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称得上心理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虽然有很多学者对心理健康作出了这样那样的解释,也提出了很多标准来区分心理健康与否,但由于认识上的不尽一致,对心理健康解释和评判标准的出入也就在所难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对心理健康如何定义,而是如何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如何认识、面对心理健康。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些与心理健康精神相抵的认识或观念进行分析,使人们澄清一些错误、模糊的认识,期望能够对人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加强心理健康运动有一定帮助。

误区之一:只有精神异常的人才应该关注心理健康,自己心理没毛病,无须考虑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是人们的共同需求,并不仅仅是某些人的问题。诚然,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人因心理问题,正常生活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如社交恐怖症、焦虑症、精神病等),心理健康需要更为迫切,但这只是低层次的心理健康情绪。

误区之二:心理健康就是追求完美,正常人难以做到

关于心理健康,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标准,有些人对照检查,发现自己很多方面达不到要求,从而认为心理健康高不可攀,对心理健康失去信心,这种完美化倾向也是不足取的。其实,心理健康所描述的只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心理表现状态或发展水平,并没有绝对的标准,而且,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是与时俱进、因地而异的,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应有不同的心理健康尺度。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环境中,大多数人的心理应该都是健康的,不健康的毕竟只是少数。只要我们能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一致,与他人融洽相处,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目标,就应该是健康的心理,而这些通过努力是不难做到的。

误区之三:社会对自己太不公平,没理由乐观

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健康心理的标志。生活中,有人列举种种理由,诸如经济条件差、容貌不漂亮、婚姻不如意、事业无成就等等,为自己的消极、悲观寻找借口,整日怨天尤人、牢骚满腹,这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理茶社心理 FM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