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4 18:36 来源:网友分享
“习惯”两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好习惯、坏习惯”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有时甚至能因为习惯衍生出对一个人教养的讨论。因此,有些习惯会说话,特别是作为妈妈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他的新书《巨婴国》里跟大家分享,有时一些习以为常的行为,没准就是你内心的“告白”。
你,为什么习惯性迟到
习惯性的迟到,包含着一种很深但却不容易觉知的心理——尽可能多地待在我自己的世界里,尽可能少地进入别人的地盘。
因为,进入别人的地盘,会有失控感,会不自在,以及其他种种不舒服的感觉,根本性的感觉是——别人的地盘不欢迎我。
一位朋友,有一半时候会迟机,然后改签机票。还有一位朋友,总在最后一刻抵达机场或火车站等,并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每次都能上机上车。有时,为了上机上车,会施展出神奇的策略,那种戏剧性,绝对可上电影。她们两人都怕提前抵达,因为讨厌等待,等待时会有弥散的焦虑。这份焦虑貌似很浅,但深入体验会发现,它非常深,简直像死亡即将到来。
还是要回到母婴关系上。婴儿时若将妈妈知觉为不欢迎自己,长大后就会将外部世界知觉为不欢迎自己。对婴儿而言,妈妈的不欢迎就等于可怕的孤独与死亡,它会一直存在内心深处,长大后呈现出来。
一个人可以发展出各种各样的能力与技巧,乃至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让自己对抗孤独与死亡的焦虑,或者说,存在性焦虑。但只有在自己的地盘上,他们才能感觉,自己的能力与技巧乃至人际关系,是可以奏效、可以掌控的,一离开这个地盘,自己就什么都不是。所以,迟到会成为一种很常见的自我保护。
基于这样的原因,一个成年人,在外部世界是没脾气的好人——因他控制不了,而在家则可以是肆虐无度的暴君。
暴君,会试图用强力控制一切,让他的地盘上的事情都如他所愿。
不同的暴君有不同势力范围,在势力范围内,他神武英明,但出了势力范围,他甚至是弱智,譬如萨达姆。
一位德国心理学家将萨达姆人称为“穴居人”,意思是,在他所统治的洞穴里,他无所不能,但他的目光只能看到洞穴的范围,而出了洞穴,他就无比脆弱。
不必嘲笑萨达姆,这世上太多穴居人。
再说说早到。习惯性的早到,尤其是早到比较久,是一种顺从。从社会功能上讲,早到貌似比迟到好一些,因不会招人烦。然而,迟到者因追求强力控制,常常会发展出强大的意志和能力,所以容易有世俗的成功,而习惯性早到者过于考虑别人,意味着将控制权交给别人,这会导致他们在社会中总处于被动一方,反而影响他们取得成就。
不过,早到者也会有其他方式追求掌控,譬如拖延。他们态度上会显得非常顺从,非常愿意考虑别人,但内心深处,他们很多时候想对别人说“shit(垃圾)”于是,拖延就成了他们对别人的隐形攻击。
以前,我也将习惯性迟到视为一种攻击,但现在,我觉得不是,它是为了对抗极度焦虑而发展的掌控策略。
温尼科特提出一个概念,足够好的妈妈。一开始我觉得这个要求不算太高,但现在越来越觉得,他说的足够好的妈妈,宛如上帝或耶稣。
我现在想,无论起点如何,我们都要学习如何让自己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即意味着,我不将当下的外部世界视为敌对的,也不逃避自己内心的情绪,而是和当下融为一体,这种融合,即爱,或者说比爱更大。特别是,比正能量要大很多很多。
一方面,我觉得“足够好的妈妈”是上帝,是耶稣。但另一方面,一想起一个视频“收到礼物的小萝莉”,又觉得这个要求不算高,做到视频中的父母那样就可以了。父母准备的所有礼物,都很简单,但却是女儿想要的。女儿的真实存在常被看到,所以她的感受流动得那么天然。很多习惯性迟到者或早到者会问,怎么治疗啊?向她学习吧。
多说一句,不断问,怎么治疗啊,有什么方法,就是焦虑的典型表现。这时,不妨静下来,去看看,你的内心在发生着什么。
你,为什么习惯性撒谎
我们有很多种微妙的方式逃离真自我。因为,如果真自我不曾被看见,那么,展现真自我就成了羞耻或危险的事。
印象最深的一个意象,是一位男士常梦见一个无敌意的巨人,一旦被发现,就会有人蜂拥而上攻击他,直到他倒地。这个巨人,即是他的真自我,也即性欲、活力、能量或感觉的集合体。
真自我,即我们在每件事中的感觉与活力,若被看见并被祝福,就可化为热情;若不被看见,它或不敢呈现,并因想呈现时而感到羞耻——都没人理你,你还总把自己拿出来让人看,有毛病啊!或呈现时,会充满绝望与愤怒,如绿巨人。
灭掉性欲,至少灭掉性魅力,灭掉攻击性,也灭掉情绪与火热的情感,徒具好人的外壳,这是最常见的逃离真自我的方式之一。真自我是危险可怕的,而好人是会被认可的。以此,可能就保留了人际能力,但失去活力的内核。
还有一些不起眼的逃离方式。譬如多位来访者,会习惯性撒谎,多是无伤大雅的,最严重的,简直想在任何一件事上撒谎。这样做,是为了呈现给别人看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总保持一点距离,这样别人就伤不到真实的自己了。譬如买件衣服,好友问多少钱,她或多说或少说,极少会报准确的数。我概括说,你向人讲的情况,总离事实有距离,不远,就几厘米远,但这样一来,她的真自我就永不会现身了。
在咨询室中见证的一个例子:正和一位男士做咨询,电话意外打来,那边有人问,你在哪儿?他在广州,却说在惠州。放下电话,问他为什么撒谎,他说这是一种本能了,如果他在惠州,那么就会撒谎说在广州。他回家,妻子问,你今天去了哪儿?他脱口而出的,都是谎言。
还有印象特别深刻的故事,遇到几个超外向美女,若外向程度满分是十,得给她们打十二或十五分才行,活力四射,朋友无数,到哪儿都是中心。但她们一致说,自己的心事,这辈子没有和任何人讲过。
很多人都会有习惯性的撒谎,其中一部分人的原因是,掩盖一下真实自我的信息,而避免坦露真实自我不被回应时产生巨大的羞耻感。譬如,他们被问到收入时,会说高或者会说低,就是不坦露真实,这不关乎利益,也不关道德,而是自我保护而已。